大型企业绩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大型企业绩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200105123858]
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随着企业运营环境的转换,社会和市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企业必须高效运营、灵敏反应,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要求企业全面、高效的提升自身素质。科学的、全面的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使企业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有助于它们学习其它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强化自身素质和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本文从大型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2003-2012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财务数据分析了大型企业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型企业的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产权比率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大型企业,绩效指标,变量,回归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1
1.3研究意义1
1.4研究内容1
1.5研究方法2
2相关理论概述 2
2.1大型企业理论概述2
2.2企业绩效理论概述3
2.3文献综述3
3大型企业发展现状3
3.1地区分布 4
3.2行业分布 4
4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5
4.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
4.2大型企业绩效变量选取 6
4.3大型企业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6
4.4 绩效指标均值与GDP均值关联性描述15
5计量回归分析16
5.1分析指标的选择 17
5.2模型的建立 17
5.3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18
结论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因为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这种情况一直是存在的。对于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来讲,绩效变化、技术进步、居民消费水平、经营所在地进出口总额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中绩效变化是基础因素。另外,我国大部分大型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处的位置,而如何通过企业绩效变化正确认识到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优势劣势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对于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来说都是较困难的。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大型企业绩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是偿债状况分析、盈利状况分析、营运状况分析、发展状况分析以及绩效指标均值与GDP增长率的分析。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
1.2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stall软件建模,对大型企业绩效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通过两种模型十二个指标来分析绩效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大型企业的内部结构,提高企业的财务指标,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结构,并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型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研究,弥补对企业绩效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空缺,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企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为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使使用者更加了解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货币资金使用状况,提高企业的绩效指标,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本文以2003-2012年的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11统计软件对大型企业绩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包括五个部分:
第1部分:引言。本部分描述的是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第2部分:相关的理论概述。本部分是大型企业与绩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总结,同时也汇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
第3部分:我国大型企业的发展现状。本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大型企业的地区分布状况和行业分布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4部分: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本部分主要是以30个省的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样本数据,确定衡量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最后对所选择的样本企业的绩效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5部分:计量回归分析。合理选择自变量和因变量,构建绩效变量和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计量回归分析模型,利用2003-2012年30个省大型企业的财务数据,借助Stata11软件对样本企业绩效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回归分析。
1.5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是自馆藏资源和网上数据库,如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库、中国知网、国家统计局、万方数据库以及新浪等。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查阅、选取和整理,以此为研究的基础和论证的依据。
2. 比较分析法
本课题将全国大型企业各个种类的绩效变化进行差异分析。
3. 数据模型法
通过搜集全国大型企业各个种类的绩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作出相关模型,相互比较,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别表现,以便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型企业理论概述
由于大型企业的概念范围很广泛,因此我们很难对大型企业的概念进行很明确的界定。通常大企业的“大”是指其规模巨大、人数多、销售额大。本文从从业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个方面入手,对大企业的含义与范围进行说明。钱得勒(2004)将“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看作是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部门”。德克鲁(1996)认为大型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衡量大型企业的标准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有: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其中,销售收入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2003年 5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对大型工业企业做了明确的规定:大型工业企业是指从业人数在2000人及以上,销售额在30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在10000万元及以上。
2.2 企业绩效理论概述
Lbeas(1995)认为“绩效”是对企业执行其经营目标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杨国彬(2001)认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指的是对企业某个时点财务状况和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成果,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中国财政部提出了关于绩效较为全面的概念,即经过一定经营期间的努力,企业所达到的经营效益水平和经营者所实现的业绩。
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后续发展能力以及绩效指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偿债能力可以用流动比率、产权比率来衡量。盈利能力可以用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增长率等来衡量。营运能力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来衡量。后续发展能力可以用总资产增长率来衡量。
2.3 文献综述
Russel Smyth(2000)在比较日本和韩国的情况之后,利用1980-1997年中国工业产出数据,讨论了大型企业发展对中国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大型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Xian feng Huang,Ping Li,Richard Lotspeich(2010)认为,为了预防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导致的大规模的失业状况,大型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我国各省市的数据,1992-1997和1998-2007两阶段,阐述了大型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Kathy Foge、dall Morck、Bernard Yeung(2008)意识到:那些发展好的国家中的大型企业其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采用从1975年到1996年间的44个国家数据,通过分析得出这些国家大型企业的发展要慢于这些国家的GDP发展。姚洋、章奇(2001)从我国全国39个行业中抽取了37769个样本企业,采取多元化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研究的结论是,大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说明大企业拥有高素质人才,较先进的生产设备,更快获取资金的能力,较强的竞争力,并且大型企业拥有高素质管理人才,其管理水平也较高,因而大型企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就越大。邵雷(2007)指出到大型企业是经济增长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随着企业运营环境的转换,社会和市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企业必须高效运营、灵敏反应,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要求企业全面、高效的提升自身素质。科学的、全面的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使企业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有助于它们学习其它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强化自身素质和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本文从大型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2003-2012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财务数据分析了大型企业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型企业的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产权比率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大型企业,绩效指标,变量,回归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1
1.3研究意义1
1.4研究内容1
1.5研究方法2
2相关理论概述 2
2.1大型企业理论概述2
2.2企业绩效理论概述3
2.3文献综述3
3大型企业发展现状3
3.1地区分布 4
3.2行业分布 4
4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5
4.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
4.2大型企业绩效变量选取 6
4.3大型企业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6
4.4 绩效指标均值与GDP均值关联性描述15
5计量回归分析16
5.1分析指标的选择 17
5.2模型的建立 17
5.3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18
结论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因为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这种情况一直是存在的。对于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来讲,绩效变化、技术进步、居民消费水平、经营所在地进出口总额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中绩效变化是基础因素。另外,我国大部分大型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处的位置,而如何通过企业绩效变化正确认识到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优势劣势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对于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来说都是较困难的。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大型企业绩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是偿债状况分析、盈利状况分析、营运状况分析、发展状况分析以及绩效指标均值与GDP增长率的分析。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
1.2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stall软件建模,对大型企业绩效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通过两种模型十二个指标来分析绩效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大型企业的内部结构,提高企业的财务指标,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结构,并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型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研究,弥补对企业绩效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空缺,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企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为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使使用者更加了解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货币资金使用状况,提高企业的绩效指标,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本文以2003-2012年的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11统计软件对大型企业绩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包括五个部分:
第1部分:引言。本部分描述的是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第2部分:相关的理论概述。本部分是大型企业与绩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总结,同时也汇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
第3部分:我国大型企业的发展现状。本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大型企业的地区分布状况和行业分布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4部分: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本部分主要是以30个省的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样本数据,确定衡量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最后对所选择的样本企业的绩效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5部分:计量回归分析。合理选择自变量和因变量,构建绩效变量和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计量回归分析模型,利用2003-2012年30个省大型企业的财务数据,借助Stata11软件对样本企业绩效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回归分析。
1.5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是自馆藏资源和网上数据库,如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库、中国知网、国家统计局、万方数据库以及新浪等。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查阅、选取和整理,以此为研究的基础和论证的依据。
2. 比较分析法
本课题将全国大型企业各个种类的绩效变化进行差异分析。
3. 数据模型法
通过搜集全国大型企业各个种类的绩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作出相关模型,相互比较,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别表现,以便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型企业理论概述
由于大型企业的概念范围很广泛,因此我们很难对大型企业的概念进行很明确的界定。通常大企业的“大”是指其规模巨大、人数多、销售额大。本文从从业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个方面入手,对大企业的含义与范围进行说明。钱得勒(2004)将“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看作是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部门”。德克鲁(1996)认为大型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衡量大型企业的标准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有: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其中,销售收入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2003年 5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对大型工业企业做了明确的规定:大型工业企业是指从业人数在2000人及以上,销售额在30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在10000万元及以上。
2.2 企业绩效理论概述
Lbeas(1995)认为“绩效”是对企业执行其经营目标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杨国彬(2001)认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指的是对企业某个时点财务状况和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成果,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中国财政部提出了关于绩效较为全面的概念,即经过一定经营期间的努力,企业所达到的经营效益水平和经营者所实现的业绩。
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后续发展能力以及绩效指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偿债能力可以用流动比率、产权比率来衡量。盈利能力可以用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增长率等来衡量。营运能力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来衡量。后续发展能力可以用总资产增长率来衡量。
2.3 文献综述
Russel Smyth(2000)在比较日本和韩国的情况之后,利用1980-1997年中国工业产出数据,讨论了大型企业发展对中国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大型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Xian feng Huang,Ping Li,Richard Lotspeich(2010)认为,为了预防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导致的大规模的失业状况,大型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我国各省市的数据,1992-1997和1998-2007两阶段,阐述了大型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Kathy Foge、dall Morck、Bernard Yeung(2008)意识到:那些发展好的国家中的大型企业其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采用从1975年到1996年间的44个国家数据,通过分析得出这些国家大型企业的发展要慢于这些国家的GDP发展。姚洋、章奇(2001)从我国全国39个行业中抽取了37769个样本企业,采取多元化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研究的结论是,大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说明大企业拥有高素质人才,较先进的生产设备,更快获取资金的能力,较强的竞争力,并且大型企业拥有高素质管理人才,其管理水平也较高,因而大型企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就越大。邵雷(2007)指出到大型企业是经济增长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