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其相关理论 1
2.1 中小企业 1
2.2 信用担保 3
2.3 信用担保体系 4
3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 5
3.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历程 5
3.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运作模式 6
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8
4.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外部问题 8
4.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内部问题 9
5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对策 10
5.1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0
5.2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10
5.3 积极推进银担互利合作 11
5.4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内部建设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瑞士是国际上最早采用信用担保制度的国家,在1840年颁布的瑞士银行法中首次写入了现代担保制度。自从这以后很多国家相继也采用了现代信用担保制度。日本在1937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这种信用担保法主要是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国台湾地区在1974年创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1998年中国香港紧接着也创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我国内地在1992年开始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进行实践。原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6月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标志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正式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开始进上逐步完善的进程。2003年1月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部专门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施行。2009年9月国务院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政策文件。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体两翼四层”的体系格局,政策性信用担保为主体,商业性信用担保和互助性信用担保为两翼,中央、省、市、县为四层。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极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众类型企业中遥遥领先,其生命力和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一些大型国企以及外资企业。从具体的方面来说,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社会就业和财政收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上提供了很多支持。现如今,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都依赖于中小型企业。然而,中小企业自己却处于不好的发展状况中。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它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缺少资金、贷款困难以及与银行难以合作。因为没有规范有效的融资担保,所以中小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缺少资金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为了在实际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难题,良好的融资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恰恰是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其相关理论
2.1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指与大企业相对的概念,相对于所处行业的大型企业而言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以及经营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经济单位。这一类的企业一般资产总额、从业人数、营业总额都不大,该类企业大多是由个人或少数人提供的资金组建成的,因此在经营上很少受外界的干涉,多数由业主自主管理。
中小企业分布广泛,各个领域都有,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甚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不尽相同。虽然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都有所不同,但是,各国一般都是从质的指标或量的指标这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界定,我国是通过量的指标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企业的从业人数、营业总额、资产总值等等数值。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研究制订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是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的标准,见表1:
表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单位 中型 小型 微小
工业 从业人员数 人 300-1000 20-300 <20
营业收入 万元 2000-40000 300-2000 <300
建筑业 营业收入 万元 6000-80000 300-6000 <300
资产总额 万元 5000-80000 300-5000 <300
批发业 从业人员数 人 20-200 5-20 <5
营业收入 万元 5000-40000 1000-5000 <1000
零售业 从业人员数 人 50-300 10-50 <10
营业收入 万元 500-20000 100-500 <100
交通运输 从业人员数 人 300-1000 20-300 <20
营业收入 万元 3000-30000 200-3000 <200
邮政业从业人员数人300-100020-300<20
营业收入万元2000-30000100-2000<100
住宿餐饮从业人员数人100-30010-100<10
营业收入万元2000-10000100-2000<100
农林牧渔营业收入万元500-20000500-20000<50
待续
行业名称指标名称单位中型小型微小
仓储 从业人员数 人 100-200 20-100 <20
营业收入 万元 1000-30000 100-1000 <100
房地产开发经营 资产总额 亿元 0.5-1 0.2<0.5 <0.2
营业收入 亿元 0.1-20 0.01<0.1 <0.01
信息传输 从业人员数 人 100-200 10-100 <10
营业收入 亿元 0.1-10 0.01-0.1 <0.01
软件和信息技术 从业人员数 人 100-300 10-100 <10
营业收入 万元 1000-10000 50-1000 <50
租赁和商务服务 从业人员数 人 100-300 10-100 <10
资产总额 亿元 0.8-12 0.01-0.8 <0.01
5.4.2 强化信用担保机构内部建设与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分散出资、规模小的问题,一个地区内的财政资金应该相对集中使用,可以采用再担保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分散出资、委托集中管理的方法。对于信用担保机构高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低、没有从业经验、风险意识较差等问题,担保行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关于担保行业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来进行对人员的审查以及对担保机构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的督促。而对于普通职员,应提高从业门槛,建立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认证管理,并设立后续培训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培训相关担保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为担保业的整体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其相关理论 1
2.1 中小企业 1
2.2 信用担保 3
2.3 信用担保体系 4
3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 5
3.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历程 5
3.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运作模式 6
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8
4.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外部问题 8
4.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内部问题 9
5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对策 10
5.1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0
5.2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10
5.3 积极推进银担互利合作 11
5.4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内部建设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瑞士是国际上最早采用信用担保制度的国家,在1840年颁布的瑞士银行法中首次写入了现代担保制度。自从这以后很多国家相继也采用了现代信用担保制度。日本在1937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这种信用担保法主要是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国台湾地区在1974年创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1998年中国香港紧接着也创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我国内地在1992年开始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进行实践。原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6月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标志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正式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开始进上逐步完善的进程。2003年1月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部专门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施行。2009年9月国务院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政策文件。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体两翼四层”的体系格局,政策性信用担保为主体,商业性信用担保和互助性信用担保为两翼,中央、省、市、县为四层。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极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众类型企业中遥遥领先,其生命力和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一些大型国企以及外资企业。从具体的方面来说,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社会就业和财政收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上提供了很多支持。现如今,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都依赖于中小型企业。然而,中小企业自己却处于不好的发展状况中。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它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缺少资金、贷款困难以及与银行难以合作。因为没有规范有效的融资担保,所以中小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缺少资金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为了在实际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难题,良好的融资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恰恰是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其相关理论
2.1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指与大企业相对的概念,相对于所处行业的大型企业而言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以及经营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经济单位。这一类的企业一般资产总额、从业人数、营业总额都不大,该类企业大多是由个人或少数人提供的资金组建成的,因此在经营上很少受外界的干涉,多数由业主自主管理。
中小企业分布广泛,各个领域都有,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甚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不尽相同。虽然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都有所不同,但是,各国一般都是从质的指标或量的指标这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界定,我国是通过量的指标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企业的从业人数、营业总额、资产总值等等数值。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研究制订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是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的标准,见表1:
表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单位 中型 小型 微小
工业 从业人员数 人 300-1000 20-300 <20
营业收入 万元 2000-40000 300-2000 <300
建筑业 营业收入 万元 6000-80000 300-6000 <300
资产总额 万元 5000-80000 300-5000 <300
批发业 从业人员数 人 20-200 5-20 <5
营业收入 万元 5000-40000 1000-5000 <1000
零售业 从业人员数 人 50-300 10-50 <10
营业收入 万元 500-20000 100-500 <100
交通运输 从业人员数 人 300-1000 20-300 <20
营业收入 万元 3000-30000 200-3000 <200
邮政业从业人员数人300-100020-300<20
营业收入万元2000-30000100-2000<100
住宿餐饮从业人员数人100-30010-100<10
营业收入万元2000-10000100-2000<100
农林牧渔营业收入万元500-20000500-20000<50
待续
行业名称指标名称单位中型小型微小
仓储 从业人员数 人 100-200 20-100 <20
营业收入 万元 1000-30000 100-1000 <100
房地产开发经营 资产总额 亿元 0.5-1 0.2<0.5 <0.2
营业收入 亿元 0.1-20 0.01<0.1 <0.01
信息传输 从业人员数 人 100-200 10-100 <10
营业收入 亿元 0.1-10 0.01-0.1 <0.01
软件和信息技术 从业人员数 人 100-300 10-100 <10
营业收入 万元 1000-10000 50-1000 <50
租赁和商务服务 从业人员数 人 100-300 10-100 <10
资产总额 亿元 0.8-12 0.01-0.8 <0.01
5.4.2 强化信用担保机构内部建设与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分散出资、规模小的问题,一个地区内的财政资金应该相对集中使用,可以采用再担保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分散出资、委托集中管理的方法。对于信用担保机构高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低、没有从业经验、风险意识较差等问题,担保行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关于担保行业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来进行对人员的审查以及对担保机构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的督促。而对于普通职员,应提高从业门槛,建立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认证管理,并设立后续培训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培训相关担保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为担保业的整体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