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所选择可操控性应计和盈余信息的市场反应(附件)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向着强国方向努力着,资本市场的潜力巨大,2007年中国有1550家上市公司到2017年12月,中国已有3552家。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增长迅速。中国资本市场审计业存在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具备庞大的成长空间。可是“四大”是具有市场份额最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各上市公司加倍倾向于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而非“非四大”。是不是“四大”在中国的审计质量就和我们普遍认知的一样高于“非四大”呢?本文对“非四大”审计质量和“四大”在中国的审计质量进行研究。选取了2009至2015连续7年A股上市公司的所有数据实证研究了事务所选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盈余信息的市场反应。文章的研究结果是“四大”在中国的审计质量更高。这种审计质量表现在有更加低的可操控性应计,然而这种低的可操控性应计并未取得更好的市场反应。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方法 2
(三)研究意义 2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4
(一)国外研究评述 4
(二)国内研究评述 4
(三)研究假设 5
三、实证分析 7
(一)样本选择 7
(二)实证结果 10
结 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个被学术界的学者持久争辩的话题便是审计质量是不是在一些程度上被注册会计师所在的事务所规模所确定。在高度集中的美国审计市场,中国和美国的市场组成要素不同,社会环境也不一样,政府对审计会计市场的把控也有巨大的差异,所以逐渐的学术界对公司规模和审计质量的讨论已经慢慢转换了,人们更普遍的研究四大和非四大在中国的审计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差异在哪,如何提高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上。这方面钻研有良多概念,DeAngelo(1981)提出会计师事务所范围与审计质量的理论是多数人以为的主流概念:深口袋理论提出一个角度,从这个角度剖析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审计份额的原因。有一个解释认为,四大可以在世界上保持更高的质量水平是因为四大更加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视自己的声誉和自身品牌。为了保护自身声誉和品牌会计师事务所更容易迎合市场降低盈余的市场反应。但是,与这些研究分歧的是,人们认为,四大之所以有相对于更高的审计质量是“被迫”构成的:法令危害(KhuranaandRaman,2004)、投资者庇护(FrancisandWang,2004)等。不论是用了什么理论视角,只要四大的审计质量体系地高于非四大审计质量,我国相干羁系机构的强迫政策就能够说是有根据的。如果四大在国内审计时的审计质量和四大在海外审计时的审计质量相比,在中国的审计质量会明显低于四大在海外的审计质量,可以说整体上中国审计市场的审计质量低于海外审计市场的审计质量。我国强制性的市场管控不但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上市成本还限制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朝着有序良好的方向前行,降低了中国资本市场财务报告的整体质量。
会计信息的质量大小,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等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课题是会计理论和实务中重点讨论和研究的,在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结果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盈余,它直接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盈利情况。盈余反应系数基于资本市场来研究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并用于衡量公司的超额收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会计结果的预期部分。事务所选择和盈余信息的市场反应在理论界也引起争议。利润管理是指企业领导者获得某些私人利益的基本目的,以及相关团体实现盈利预期的压力。根据会计原则的普遍接受程度,为了达到理想水平会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方法或应计项目。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提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在不断进步,上市公司做选择时不再只考虑四大作为公司聘请事务所的首选。很多大型的海内事务早在21世纪一十年代就被批准在审计工作中可以使用中国大陆的审计标准向H型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这也代表着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上的一大进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间接得到了肯定。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上已经具备了一套特别完善的质量控制体制因为四大事务所是跟着国外的资本市场一起发展成熟的,从这方面来讲四大在我国的审计质量应该比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审计质量要高。但是从中国的资本市场来看,在不少审计案例中我们发现其中“四大”在对我国的上市公司审计时也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接二连三出现了重大的审计问题和系列的财务舞弊公司事件那么对这些舞弊的公司进行审计的事务所“四大”也未能幸免。
在这种情况下“四大”的社会公信力已经下降,另外我国本土事务所也正在紧张密鼓的筹备自身发展,通过事务所的合并达到规模的扩大化,以及不断增加注册会计师的人员数量来增加自己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那么针对这种境下是不是我国审计市场四大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仍旧高于我国本土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换而言之我国本土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就不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发展好吗?审计质量更高的事务所审计盈余市场反应更好吗?事务所在审计工作时获得更高的审计质量是不是因为他更加谨慎政策敏感性更高呢?
(二)研究方法
本文样本数据选择了从国泰安数据库查找筛选2009至2015年所有在A股上市的公司数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采用可操控应计。文章主要是实证研究。先选择合适的替代变量判断四大和非四大的大小。并对四大和非四大的审计质量大小给以趋势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不但采取了描述性统计还做了单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四大”和“非四大”的盈余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以盈余反应系数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指标然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通过对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解释“四大”的可操控性应计和盈余的市场反应的相关关系。
(三)研究意义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已经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达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事务所规模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通过事务所合并等手段达到了不断壮大和发展。业务结构也正在优化中,虽然正在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到了很大的跨越式进步但是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四大”和“非四大”审计质量的研究为我国本土事务所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和帮助。找出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差距。弥补了对我国审计质量研究的不足之处,预估了我国审计行业未来的发展,为我国事务所做大做强,为我国审计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丰富了事务所选择、审计质量和盈余的市场反应的理论研究。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一)国外研究评述
1996年,Subramanyam认为越大型审计公司越具有较高的审计质量,他采用回归分析比较“六大”事务所和“非六大”事务所的应计质量证明了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质量成正比。
Francisetal、Beckeretal、VanderBanwhede(2003)等学者都是研究可操性应计利润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高于非四大的,四大的客户所获得的盈余质量更高。审计质量不能直接测定,主要用盈余数据来间接反应(如,Basuetal,2002;Krishnan,2003;Beckeretal,1998;FrancisandKrishnan,1999;Seoketal,2004)并得出“非八大”比“八大”容忍客户有更多的盈余管理,大的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结论。Lenno在2005年认为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可作为替代指标并且得出结论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FrancisandWilson,1988提出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与企业负责人通过互相沟通商议的审计费用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的出相同结论:四大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Balsametal、Palmrose(1998)这些直接审计结果可能是资本市场反应的结果,会计师审计的法律或行政后果,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职称等作为替代指标的出的结论也是:在国外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5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