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目前,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步伐,从而更好的解决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养老服务机构市场化融资不足,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支持,融资模式传统单一,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从研究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融资主体薄弱、融资体系不健全、融资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特征及性质,立足机构所处内外部环境,建议政府调整政策性法规、改变投资者的认识、采用市场化融资、提高养老机构信托融资等对策来解决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问题。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研究评述 3
1.3 研究方法 3
2 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相关理论
2.1融资的定义 4
2.2养老服务机构定义 4
2.3养老服务机构融资方式的选择 4
2.4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的特征 5
3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现状 7
3.1.1筹资渠道及方式 7
3.1.2项目筹资运营模式 8
3.2 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存在的问题 8
3.2.1政府政策法规和战略选择不足 8
3.2.2投资者对养老机构的认识不足 9
3.2.3融资服务不完善 9
3.2.4融资体系薄弱,运营模式单一 9
4解决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问题的对策
4.1 陕西省应完善政策法规 11
4.2 提高投资者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认识 11
4.3利用养老服务机构信托融资模式,改善融资服务 12
4.4通过市场化融资模式,解决融资体系单一问题 12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会导致养老服务机构的兴起。目前,陕西人口老龄化趋势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认识 11
4.3利用养老服务机构信托融资模式,改善融资服务 12
4.4通过市场化融资模式,解决融资体系单一问题 12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会导致养老服务机构的兴起。目前,陕西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对2013年陕西人口的调查显示表明,14岁以下人口有538.21万人、15岁到64岁之间有2870.57万人、64岁以上人口有354.92万人,分别占比总人口的14.3%、76.27%和9.43%。与上一年相比,14岁以下和15岁到64岁的人口分别降低了2.99万人和4.67万人,而64岁以上的人口上涨了18.26万人。从2010年开始,陕西省老年人口不断上涨,说明社会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对2013年人口进行调查发现,陕西省64岁以上人口已高达354.92万人,与2010年相比64岁以上人口从8.53%提高到9.43%,社会老龄化速度逐渐增加,老龄化程度日渐严重。
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陕西政府逐步开始对养老的社会化福利制度体系改革,将养老对象扩大为社会上所有老年人群,给养老服务机构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会。因为改革开始的比较晚,所以省内各种养老服务机构从建设到发展上,都较为缓慢。据统计到2014年初,陕西省内有1074家养老服务机构,有近13万张床,平均每一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是24张,床位紧缺,无法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相适应。而且,伴随时间推移,民众会越来越认可养老服务机构,这也是促使养老人群对于社会化的养老机构要求的提升。由此可见,养老服务机构需要迫切的发展。
1.2 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陈茜(2011年)对比了美国、芬兰、瑞典、日本的养老模式和养老机构,指出日本己经将养老机构培育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1],日本政府计划利用医疗和护理设施的大规模,将养老机制发展成新兴的服务业机构,以此推动经济的迅猛发展。在这之中上门为养老人群服务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邓力、赵瑞娟(2013年)在对国外养老问题研究后发现:美国是以房养老的鼻祖,以房养老在美国的养老服务机构里占有重要地位[2]。在美国拥有房子的老人可以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就房子的剩余价值结合房主的年龄、银行的利率贷款等决定定期或一次性给老人一笔养老金或者是补助金,在房主去世之后银行收取房子的所有权。这种倒按揭方式非常受美国老人的欢迎,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问题,同时银行也从中取得了利润,可谓是双赢。英国主要是社区养老,在社区中设立很多养老服务项目,包括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在社区里将生活可以自理但无人照顾的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送入老人院,国家会针对这些老人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对照国外养老问题的研究发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是契合的,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年龄结构、消费观念、家庭构成等的层次性差异的出现,养老机构作为“夕阳事业、朝阳机构”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对于养老机构的研究随着政策和实践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在国外,养老机构的发展模式是在建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上的,而有些养老模式是与其本国国情相对应的,虽然不能直接用到中国的养老机构的发展中,但仍能为中国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前瞻性、借鉴性的启示。总体而言,关于养老机构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尚缺乏,对于养老机构发展中金融支持策略的研究更是缺乏。所以,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问题、融资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老年养老市场的研究也是从本世纪初才开始的。国内外对养老服务机构研究还十分有限,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市场研究,针对机构政策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白友涛 (2009年)等对老年人养老市场进行了研究。针对机构策略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也提到可以采用制度保障、财政投入、简历专项基金、信贷优先、吸引外资等政策扶持养老机构发展[5]。吴婵君(2012年)以分析陕西养老服务机构现行融资机制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现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创新养老服务机构筹资机制的若干建议,主要有创新融资体系、创新运营模式、创新配套政策[6]。周步天(2013年)更深层次的研究了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具体解决措施,认真谨慎梳理学术界已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探讨加快发展我国城市老龄化服务事业和机构的规律路径,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7]。
1.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研究评述 3
1.3 研究方法 3
2 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相关理论
2.1融资的定义 4
2.2养老服务机构定义 4
2.3养老服务机构融资方式的选择 4
2.4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的特征 5
3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现状 7
3.1.1筹资渠道及方式 7
3.1.2项目筹资运营模式 8
3.2 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存在的问题 8
3.2.1政府政策法规和战略选择不足 8
3.2.2投资者对养老机构的认识不足 9
3.2.3融资服务不完善 9
3.2.4融资体系薄弱,运营模式单一 9
4解决陕西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问题的对策
4.1 陕西省应完善政策法规 11
4.2 提高投资者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认识 11
4.3利用养老服务机构信托融资模式,改善融资服务 12
4.4通过市场化融资模式,解决融资体系单一问题 12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会导致养老服务机构的兴起。目前,陕西人口老龄化趋势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认识 11
4.3利用养老服务机构信托融资模式,改善融资服务 12
4.4通过市场化融资模式,解决融资体系单一问题 12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会导致养老服务机构的兴起。目前,陕西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对2013年陕西人口的调查显示表明,14岁以下人口有538.21万人、15岁到64岁之间有2870.57万人、64岁以上人口有354.92万人,分别占比总人口的14.3%、76.27%和9.43%。与上一年相比,14岁以下和15岁到64岁的人口分别降低了2.99万人和4.67万人,而64岁以上的人口上涨了18.26万人。从2010年开始,陕西省老年人口不断上涨,说明社会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对2013年人口进行调查发现,陕西省64岁以上人口已高达354.92万人,与2010年相比64岁以上人口从8.53%提高到9.43%,社会老龄化速度逐渐增加,老龄化程度日渐严重。
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陕西政府逐步开始对养老的社会化福利制度体系改革,将养老对象扩大为社会上所有老年人群,给养老服务机构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会。因为改革开始的比较晚,所以省内各种养老服务机构从建设到发展上,都较为缓慢。据统计到2014年初,陕西省内有1074家养老服务机构,有近13万张床,平均每一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是24张,床位紧缺,无法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相适应。而且,伴随时间推移,民众会越来越认可养老服务机构,这也是促使养老人群对于社会化的养老机构要求的提升。由此可见,养老服务机构需要迫切的发展。
1.2 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陈茜(2011年)对比了美国、芬兰、瑞典、日本的养老模式和养老机构,指出日本己经将养老机构培育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1],日本政府计划利用医疗和护理设施的大规模,将养老机制发展成新兴的服务业机构,以此推动经济的迅猛发展。在这之中上门为养老人群服务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邓力、赵瑞娟(2013年)在对国外养老问题研究后发现:美国是以房养老的鼻祖,以房养老在美国的养老服务机构里占有重要地位[2]。在美国拥有房子的老人可以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就房子的剩余价值结合房主的年龄、银行的利率贷款等决定定期或一次性给老人一笔养老金或者是补助金,在房主去世之后银行收取房子的所有权。这种倒按揭方式非常受美国老人的欢迎,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问题,同时银行也从中取得了利润,可谓是双赢。英国主要是社区养老,在社区中设立很多养老服务项目,包括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在社区里将生活可以自理但无人照顾的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送入老人院,国家会针对这些老人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对照国外养老问题的研究发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是契合的,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年龄结构、消费观念、家庭构成等的层次性差异的出现,养老机构作为“夕阳事业、朝阳机构”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对于养老机构的研究随着政策和实践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在国外,养老机构的发展模式是在建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上的,而有些养老模式是与其本国国情相对应的,虽然不能直接用到中国的养老机构的发展中,但仍能为中国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前瞻性、借鉴性的启示。总体而言,关于养老机构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尚缺乏,对于养老机构发展中金融支持策略的研究更是缺乏。所以,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问题、融资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老年养老市场的研究也是从本世纪初才开始的。国内外对养老服务机构研究还十分有限,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市场研究,针对机构政策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白友涛 (2009年)等对老年人养老市场进行了研究。针对机构策略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也提到可以采用制度保障、财政投入、简历专项基金、信贷优先、吸引外资等政策扶持养老机构发展[5]。吴婵君(2012年)以分析陕西养老服务机构现行融资机制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现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创新养老服务机构筹资机制的若干建议,主要有创新融资体系、创新运营模式、创新配套政策[6]。周步天(2013年)更深层次的研究了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具体解决措施,认真谨慎梳理学术界已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探讨加快发展我国城市老龄化服务事业和机构的规律路径,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7]。
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