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常熟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1229205839]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字常熟会计电算化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目录
前言 1
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2
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2
1.2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2
1.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3
2 常熟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4
2.1常熟中小企业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 4
2.2常熟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的验收方式 4
2.3应用普及、处理规范、转变职能 4
2.4常熟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5
3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6
3.1政策法规欠缺 6
3.2电算化推行缺乏领导的理解与支持 6
3.3企业管理基础不适于电算化运行 6
3.4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完善 7
3.5会计信息的资料安全性不够,信息保密度不高 7
3.6电算化培训内容滞后,专业人员缺乏 8
3.7软件市场混乱,购买软件存在风险 8
3.8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程度有待提高 8
4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9
4.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 9
4.2加大宣传促进企业领导重视 9
4.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基础 9
4.4 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 10
4.5注意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10
4.6 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1
4.7软件供应商做好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软件的协调 11
4.8 实现财务信息网络化管理 12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前言
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电算化作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被很快地引入了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会计电算化进程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才逐渐开始探索会计电算化的开发和使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加快。经过20多年的发展,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及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会计的研发人才,中小企业也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我国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的一项关键的,具有先导作用的工作。会计电算化不仅使得会计的信息安全可靠,同时也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会计电算化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传统的手工核算工作冗长,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决策需要,同时企业的信息意识较差,而专业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又相对缺乏,会计电算化软件水平参差不齐,这都会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处在不利位置。因此,我们需要对会计电算化所面临的问题做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决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
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结合传统的会计和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为主体将所有的电子信息技术都集合起来为会计服务,它是一个很好的将计算机融合在内的电子信息系统。它的实质就是以计算机为主体,将现实中的一些信息技术贯彻到会计中去,与传统手工帐结合,使电算化能够既快速又有效地完成企业的会计工作,为未来会计电算化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这项技术广泛化,不仅将其应用于会计核算板块,还应用于规范企业会计工作的进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宣传,同时也促进了它的发展进步,由于计算机高效的运算能力,为企业节约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也对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旦会计财务管理方面的效率提高了,整个会计领域也就得到了发展,它将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1.2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领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会计发展的一个趋势所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的发展对其具有很大的意义。所以,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就很有必要。
1.2.1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时效性
通过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使得企业告别了以前繁琐的手工帐,减少了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失误,提高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企业的人工成本,同时也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及时录入,保证了会计核算信息的时效性。
1.2.2促进会计人员职能的转变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
采用电算化对企业的会计人员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获取一些与会计工作有关的信息,为企业会计工作分析和未来发展的预测做好基础,也为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提高企业工作的整体效率。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就需要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士,这样能够使得企业传统的会计人员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
1.2.3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减少舞弊现象的发生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精确性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它会对企业原始凭证的录入进行相应的检查,确保其正确性。数据的录入和处理都要求在会计准则规定的程序控制下进行,对一些会计手工帐很难发现的问题却很容易在计算机中显现,这样不会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且能更好的保证会计工作的进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不同的岗位都是由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登陆操作的,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传统帐的舞弊现象发生。
1.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3.1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
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建立是我国企业未来的首要发展趋势之一。首先,会计电算化可以使开发商有规律可依,有制度可循;其次,会计电算化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所以企业要考虑其兼容性,才能使产生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最后,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将使得会计电算化的更新和升级变得更加便利、快捷。
1.3.2会计电算化的共享化
建立资源共享是会计电算化今后发展的另一个趋势。资源共享是会计工作的另一个核心内容。一方面它可以保证数据的透明化,实现各个企业间的对比性;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企业间的友谊关系,达到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1.3.3会计电算化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完善
不断改进会计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整个会计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所在,对于电算化也是一样。为了避免越权越级现象的出现,企业不但要限制不同岗位的用户权限,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问题,培育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意识的人员,防止因为数据被他人窃取而造成的整个电算化系统的崩溃。
2 常熟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2.1常熟中小企业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
在会计电算化蓬勃发展的初期,一般应用于一些大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普及率很低。这一现象在2005年发生了转变,一家名为用友的软件公司针对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款会计电算化软件,这也就将会计电算化推广到中小型企业中间。从那时起,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使得会计电算化不只是大型企业的专利,在中小型企业中也开始慢慢推广以及普及。根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截至 2013 年,由于在会计从业人员上岗证考试中,会计电算化是必考科目,所以从业人员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达到的比率几乎为100%,常熟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也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在当地中小企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字常熟会计电算化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目录
前言 1
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2
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2
1.2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2
1.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3
2 常熟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4
2.1常熟中小企业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 4
2.2常熟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的验收方式 4
2.3应用普及、处理规范、转变职能 4
2.4常熟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5
3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6
3.1政策法规欠缺 6
3.2电算化推行缺乏领导的理解与支持 6
3.3企业管理基础不适于电算化运行 6
3.4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完善 7
3.5会计信息的资料安全性不够,信息保密度不高 7
3.6电算化培训内容滞后,专业人员缺乏 8
3.7软件市场混乱,购买软件存在风险 8
3.8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程度有待提高 8
4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9
4.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 9
4.2加大宣传促进企业领导重视 9
4.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基础 9
4.4 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 10
4.5注意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10
4.6 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1
4.7软件供应商做好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软件的协调 11
4.8 实现财务信息网络化管理 12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前言
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电算化作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被很快地引入了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会计电算化进程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才逐渐开始探索会计电算化的开发和使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加快。经过20多年的发展,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及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会计的研发人才,中小企业也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我国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的一项关键的,具有先导作用的工作。会计电算化不仅使得会计的信息安全可靠,同时也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会计电算化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传统的手工核算工作冗长,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决策需要,同时企业的信息意识较差,而专业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又相对缺乏,会计电算化软件水平参差不齐,这都会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处在不利位置。因此,我们需要对会计电算化所面临的问题做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决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
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结合传统的会计和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为主体将所有的电子信息技术都集合起来为会计服务,它是一个很好的将计算机融合在内的电子信息系统。它的实质就是以计算机为主体,将现实中的一些信息技术贯彻到会计中去,与传统手工帐结合,使电算化能够既快速又有效地完成企业的会计工作,为未来会计电算化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这项技术广泛化,不仅将其应用于会计核算板块,还应用于规范企业会计工作的进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宣传,同时也促进了它的发展进步,由于计算机高效的运算能力,为企业节约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也对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旦会计财务管理方面的效率提高了,整个会计领域也就得到了发展,它将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1.2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领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会计发展的一个趋势所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的发展对其具有很大的意义。所以,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就很有必要。
1.2.1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时效性
通过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使得企业告别了以前繁琐的手工帐,减少了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失误,提高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企业的人工成本,同时也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及时录入,保证了会计核算信息的时效性。
1.2.2促进会计人员职能的转变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
采用电算化对企业的会计人员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获取一些与会计工作有关的信息,为企业会计工作分析和未来发展的预测做好基础,也为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提高企业工作的整体效率。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就需要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士,这样能够使得企业传统的会计人员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
1.2.3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减少舞弊现象的发生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精确性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它会对企业原始凭证的录入进行相应的检查,确保其正确性。数据的录入和处理都要求在会计准则规定的程序控制下进行,对一些会计手工帐很难发现的问题却很容易在计算机中显现,这样不会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且能更好的保证会计工作的进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不同的岗位都是由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登陆操作的,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传统帐的舞弊现象发生。
1.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3.1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
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建立是我国企业未来的首要发展趋势之一。首先,会计电算化可以使开发商有规律可依,有制度可循;其次,会计电算化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所以企业要考虑其兼容性,才能使产生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最后,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将使得会计电算化的更新和升级变得更加便利、快捷。
1.3.2会计电算化的共享化
建立资源共享是会计电算化今后发展的另一个趋势。资源共享是会计工作的另一个核心内容。一方面它可以保证数据的透明化,实现各个企业间的对比性;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企业间的友谊关系,达到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1.3.3会计电算化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完善
不断改进会计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整个会计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所在,对于电算化也是一样。为了避免越权越级现象的出现,企业不但要限制不同岗位的用户权限,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问题,培育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意识的人员,防止因为数据被他人窃取而造成的整个电算化系统的崩溃。
2 常熟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2.1常熟中小企业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
在会计电算化蓬勃发展的初期,一般应用于一些大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普及率很低。这一现象在2005年发生了转变,一家名为用友的软件公司针对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款会计电算化软件,这也就将会计电算化推广到中小型企业中间。从那时起,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使得会计电算化不只是大型企业的专利,在中小型企业中也开始慢慢推广以及普及。根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截至 2013 年,由于在会计从业人员上岗证考试中,会计电算化是必考科目,所以从业人员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达到的比率几乎为100%,常熟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也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在当地中小企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