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研究
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研究[20191229205305]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常熟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常熟中小企业刚刚兴起,存在着像自身企业规模过小,融资渠道不够多,信用等级不够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资金的来源问题成为了制约常熟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深入研究,对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建立良好的自身信用体系,强化内部治理;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对常熟中小企业担保;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达到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目的;政府部门应开拓创新,提供多种多样的融资渠道供中小企业选择。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字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目录
1.绪论 7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7
1.1.1选题的背景 7
1.1.2选题的意义 7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7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7
1.2.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8
2.常熟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融资现状 10
2. 1常熟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10
2. 2常熟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1
2.2.1常熟中小企业主要以间接债务融资为主 11
2.2.2常熟中小企业以银行为主的间接债务融资比较困难 12
3.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13
3.1造成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 13
3.2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 13
3.3宏观经济下行期常熟中小企业间接债务融资困境具体原因分析 14
4. 解决常熟市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对策 16
4.1完善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 16
4.2 积极引导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16
4.3大力发展常熟当地中小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 17
4.4在常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建立集群企业互助模式 17
4.5可学习浙江温州,将不合法的民间融资转变成合法化 17
4.6加强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18
5.结论 19
6.参考文献 20
7.致谢 21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每年的出口和创造的GDP都占半数以上,而且起到了增加国家税收,增加就业率,推动创新等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发展中小企业是必然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在长三角地区的常熟,为了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到2012年底,常熟市约有中小企业22200多家,占常熟市所有企业的98%左右,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到的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中小企业一般很难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导致这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常熟依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为此,常熟市政府在2007年设立中小企业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大多数金融机构考虑到自身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把大部分资金都贷给了规模较大的企业,虽然有部分小企业也相应的得到了机构的少量贷款,但是相对应大企业来说,这些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相应的被上调了许多,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一些经营不太好的企业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因此,对近期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研究,寻求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对常熟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1.2选题的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该如何解决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系列方案,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常熟中小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使其为常熟经济的发展多做贡献。一是吸引投资者投资常熟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的数量;二是使常熟中小企业为当地政府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三是能够大量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等。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苏南的去首先实行了改革开放。常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近三十年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日益增加,融资问题成为了制约他们顺利发展的一个最大因素。为了使中小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学术界也掀起了讨论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这一问题的浪潮。在各位学者多年的研究和对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借鉴后,中国学者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从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方面研究:郭声琨和陈晓红在2001的《中小企业融资》中系统全面的对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渠道都作了详细的研究,最终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1]。同年,林毅夫和张捷也认为组建针对中小企业为目标的中小金融体系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他们说组建多个中小企业的信用团体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有利办法[2]。
(2)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2000年张维迎和樊刚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没有稳定的信用联系,因此,银行贷款给国有大型企业可以降低自身的风险,就算国有企业到时不能还债,责任有在国有企业,银行可以规避风险[3]。同年,张杰也认为,解决信用困境才能根本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4]。2001年林毅夫和李永军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和中小企业实际信息不相符,从而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这样投资者的利益就受到了损害,降低的中小企业的信誉,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5]。
(3)从融资渠道方面研究:李扬和杨思群于2001年的《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一书中提出了只有有效利用和发展好我国的民间融资,才能最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6]。2003年,罗正英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中小企业必须建立自己良好的信誉,完善财务上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才能更有效的进行融资[7]。
1.2.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际学者大约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进行的研究, 采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和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企业可以提供“抵押”
哈默特.巴斯特(Helmut Bester)在 1985 年指出,中小企业可以将财产“抵押”作为融资的一种有力渠道[8]。 他认为,银行可以在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后,在确定企业的抵押水平,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贷款利率,这样就能使风险较低的企业获得更高的抵押资金 ,同时享受比较低的贷款利率;风险较高的企业则相反。这样就有利于缓解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贷款。
(2)形成产业集群相对而言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
2003 年,吉尔斯.高史迪(Giles Golshetti)实地考察和分析了企业集群中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9]。他认为,中小企业受金融机构扶持力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产业集群地区,而那些较为分散的企业很难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主要原因是:在产业集群的地区金融机构可以更容易的获得较为可靠的中小企业的各类信息,金融机构对集群信息的处理也较为方便和高效。
2006 年,狄多.塞哈(Didar Sing)实地考察了印度某纺织工业园中的中小企业集群,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在当地政府、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组建了一个叫做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s)的组织,该组织主要承担向当地各金融机构申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然后每月按时向当地中小企业收取少量会费,不存在单个企业贷款或担保的形式。这种集群式的贷款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基本缓解了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10]。
2.常熟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融资现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常熟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常熟中小企业刚刚兴起,存在着像自身企业规模过小,融资渠道不够多,信用等级不够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资金的来源问题成为了制约常熟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深入研究,对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建立良好的自身信用体系,强化内部治理;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对常熟中小企业担保;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达到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目的;政府部门应开拓创新,提供多种多样的融资渠道供中小企业选择。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字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目录
1.绪论 7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7
1.1.1选题的背景 7
1.1.2选题的意义 7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7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7
1.2.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8
2.常熟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融资现状 10
2. 1常熟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10
2. 2常熟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1
2.2.1常熟中小企业主要以间接债务融资为主 11
2.2.2常熟中小企业以银行为主的间接债务融资比较困难 12
3.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13
3.1造成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 13
3.2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 13
3.3宏观经济下行期常熟中小企业间接债务融资困境具体原因分析 14
4. 解决常熟市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对策 16
4.1完善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 16
4.2 积极引导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16
4.3大力发展常熟当地中小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 17
4.4在常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建立集群企业互助模式 17
4.5可学习浙江温州,将不合法的民间融资转变成合法化 17
4.6加强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18
5.结论 19
6.参考文献 20
7.致谢 21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每年的出口和创造的GDP都占半数以上,而且起到了增加国家税收,增加就业率,推动创新等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发展中小企业是必然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在长三角地区的常熟,为了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到2012年底,常熟市约有中小企业22200多家,占常熟市所有企业的98%左右,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到的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中小企业一般很难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导致这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常熟依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为此,常熟市政府在2007年设立中小企业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大多数金融机构考虑到自身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把大部分资金都贷给了规模较大的企业,虽然有部分小企业也相应的得到了机构的少量贷款,但是相对应大企业来说,这些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相应的被上调了许多,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一些经营不太好的企业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因此,对近期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研究,寻求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对常熟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1.2选题的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该如何解决常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系列方案,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常熟中小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使其为常熟经济的发展多做贡献。一是吸引投资者投资常熟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的数量;二是使常熟中小企业为当地政府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三是能够大量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等。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苏南的去首先实行了改革开放。常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近三十年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日益增加,融资问题成为了制约他们顺利发展的一个最大因素。为了使中小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学术界也掀起了讨论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这一问题的浪潮。在各位学者多年的研究和对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借鉴后,中国学者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从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方面研究:郭声琨和陈晓红在2001的《中小企业融资》中系统全面的对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渠道都作了详细的研究,最终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1]。同年,林毅夫和张捷也认为组建针对中小企业为目标的中小金融体系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他们说组建多个中小企业的信用团体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有利办法[2]。
(2)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2000年张维迎和樊刚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没有稳定的信用联系,因此,银行贷款给国有大型企业可以降低自身的风险,就算国有企业到时不能还债,责任有在国有企业,银行可以规避风险[3]。同年,张杰也认为,解决信用困境才能根本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4]。2001年林毅夫和李永军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和中小企业实际信息不相符,从而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这样投资者的利益就受到了损害,降低的中小企业的信誉,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5]。
(3)从融资渠道方面研究:李扬和杨思群于2001年的《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一书中提出了只有有效利用和发展好我国的民间融资,才能最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6]。2003年,罗正英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中小企业必须建立自己良好的信誉,完善财务上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才能更有效的进行融资[7]。
1.2.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际学者大约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进行的研究, 采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和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企业可以提供“抵押”
哈默特.巴斯特(Helmut Bester)在 1985 年指出,中小企业可以将财产“抵押”作为融资的一种有力渠道[8]。 他认为,银行可以在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后,在确定企业的抵押水平,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贷款利率,这样就能使风险较低的企业获得更高的抵押资金 ,同时享受比较低的贷款利率;风险较高的企业则相反。这样就有利于缓解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贷款。
(2)形成产业集群相对而言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
2003 年,吉尔斯.高史迪(Giles Golshetti)实地考察和分析了企业集群中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9]。他认为,中小企业受金融机构扶持力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产业集群地区,而那些较为分散的企业很难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主要原因是:在产业集群的地区金融机构可以更容易的获得较为可靠的中小企业的各类信息,金融机构对集群信息的处理也较为方便和高效。
2006 年,狄多.塞哈(Didar Sing)实地考察了印度某纺织工业园中的中小企业集群,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在当地政府、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组建了一个叫做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s)的组织,该组织主要承担向当地各金融机构申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然后每月按时向当地中小企业收取少量会费,不存在单个企业贷款或担保的形式。这种集群式的贷款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基本缓解了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10]。
2.常熟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融资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