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财务会计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摘 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已经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所证实。高校不仅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更是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因此,保障高等教育的合理、高校运行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必然性。特别是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资源整合幅度的不断加快,高校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其在经济社会中的职能也不断拓展。同时,高校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以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引致财务风险问题的现象,进而给高校的合理以及高效运行造成阻滞。而高校财务问题的恶化必然最终影响到诸如教学、科研等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探寻引致高校财务风险的促成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措施对高校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通过对其财务风险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发现了引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风险的促成因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能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风险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帮助。文章认为从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债务风险以及校办产业连带责任风险等防范措施入手无疑是提升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风险应对的有效措施。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aan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stitute; leading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system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主要内容及方法 3
1.3.1主要内容 3
1.3.2主要方法 4
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风险的概述 5
2.1财务风险定义 5
2.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风险种类 6
2.2.1筹资风险 6
2.2.2投资风险 6
2.2.3资金回收风险 7
2.3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风险的特点 7
2.3.1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遍性 8
2.3.2不确定性 8
2.3.3客观性 9
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0
3.1内在因素分析 10
3.1.1 开源重视不够 10
3.1.2 节流控制不足 10
3.1.3自筹资金能力较差 10
3.1.4竞争力不强 10
3.2外在因素分析 11
3.2.1国家投入不足 11
3.2.2学生欠缴费用现象严重 11
3.2.3学生数量的减少 12
4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应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3
4.1外部风险防范 13
4.1.1增强获取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 13
4.1.2提升学生现金缴费的范围 13
4.1.3扩大招生宣传力度 13
4.2内部风险防范 14
4.2.1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14
4.2.2扩大筹资渠道 14
4.2.3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推进经济社会和谐、高效运行的必然。然而,民办教育自筹经费、自负盈亏以及自主办学的特点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民办高校在经济社会中正向功能的发挥。同时,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教育自身所存在的诸如社会影响力小、社会观念歧视、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劣势更使得民办高校的发展举步维艰。特别是这些因素是制约民办高校融资活动开展的重要阻力。而民办高校资金的缺失有必然加大其运行的压力[1]。因此,提升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财务风险及防范”作为论文题目,旨在通过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活动的分析,进而发现其财务风险的引致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为财务活动效率的提升以及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借鉴和帮助。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财务风险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风险的表现、成因,提出系统的防范建议,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丰富陕西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
(2)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在网上以及采访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具体的分析当前背景下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财务运行的整体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具体的分析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然后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意见、建议和措施,使得陕西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让陕西高校走出盲目扩张的误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给其他省份的民办高校在 财务风险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相关研究从中后期转变为应用研究居多,同时还产生了不少针对高校财务风险评价的理论研究机构。Klynveld Peat Mar.wick Goerdeler,KPMG(2013)进一步完善了本机构过去构建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补充了相关细则,他们认为每一个看似相同的财务活动,其背后的意义都非常不同,这些反映高校特色的不同之处应该被保留[2]。Karen Kedem(2014)将债权评级的相关方法引入他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并设定了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以及临界值。Reissenweber Bettina(2015)主要探究财务风险评价对管理层决策的作用,以及管理层是如何利用这些结果进行决策的。Bers Trudy H(2016)等对社区学院进行了财务风险评价,并指出财务风险评价以及相关的资源分配效率的计算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中容易,所以应该谨慎对待。
1.2.2国内研究现状
王玲(2014)认为对于不同来源的投资资产,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已可以明确区分,但对于资本增值部分却难以区分受益人。如何区分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如何进行合理的回报,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投资者的收益,这应该是目前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朱蓉(2014)在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后,提出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建立责任制将责任与后果确立到人,同时还要建立内部激励制度和长效的考核机制。把内部控制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到负责人身上让他们在其位谋其事。通过内部激励制度和长效考核机制可以使高校财务负责人有更好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从而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马淑红(2015)认为高校领导层财务预期较为乐观,及高校财务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高校扩招和扩建引发过重负债从而导致高校财务风险。李超(2015)认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目前,部分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偏低,高校管理者财务风险意识偏低,无法对财务工作进行实时监督,缺乏有效监督控制机制。另外,一些高校管理者面对快速的经济发展,不能有效避免风险,财务管理无法发挥其职能。雷芳,邱卫林(2015)认为高校的 内部控制薄弱,内控制度不完善,运用职位便利挪用资金和违规收受他人财产,影响了高校的稳定发展,另外高校预算的科学合理性亟待提高,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难以及时对高校财务风险及时的预警[3]。刘虹(2017)认为高校在筹集资金时没有考虑到风险,过多的注意置于高校的快速扩张中,没有认清贷款能力的大小,资金来源依赖政府的限制性,加上财务人员的素质不一,对于政府的法令以及各种制度的遵守并不严格,奖惩制度也没跟上,导致财务人员内部矛盾,不利于整个高校财务的良好健康运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5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