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及控制
摘 要 当前,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模式正在快速发生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攻势,而碳金融是气候治理过程中催生的产物,是经济由高碳过渡到低碳的催化剂。在我国对低碳经济的大力推行下,做为金融行业的主力军的商业银行正积极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发展道路。新疆是个资源大省,而且其好几个市先后成为了低碳试点城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目前新疆发展碳金融业务的优势及其目前的发展层面,发现在新疆发展碳金融业务市场十分广阔,可再生能源丰富,被批准的CDM项目较多,但是目前新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涉及方面较窄,除了绿色信贷其他方面并没有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新疆浦发银行绿色产品体系,从当地的政府和银行两个层面,为新疆浦发银行以后开展以及创新绿色信贷业务给出建议,推进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的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文献述评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相关理论基础 4
2.1 碳金融的相关理论 4
2.1.1 碳金融的定义 4
2.1.2 碳金融的作用 4
2.1.3碳金融的由来 4
2.2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 5
2.2.1 绿色信贷 5
2.2.2 低碳理财产品 5
2.2.3 基于CDM项目的中间业务 5
3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实践分析 6
3.1 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情况 6
3.2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特色服务产品 6
3.3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创新碳金融融资服务模式 7
3.4风险的类别 8
3.4.1 法律风险 8
3.4.2 市场风险 8
3.4.3 政策风险 8
3.4.4 社会风险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风险及控制分析 10
4.1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面临的风险 10
4.1.1 风险的类别分析及度量 10
4.1.2 风险的成因分析 12
4.2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控制途径 12
4.2.1 加大对碳金融的宣传,提高参与度 12
4.2.2 设立碳金融服务机构,引进与培养专业人才 12
4.2.3 健全自治区规章制度与设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3
4.2.4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 13
5 总结及建议 15
5.1 总结 15
5.2 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现在新疆自治区处于特殊发展时期,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让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新疆在用煤炭和石油发展基础经济时,严重污染环境和消耗能源。因此,应该处理好高速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矛盾。新疆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部分地区的碳金融业务在其商业银行开展早,利润大。然而,新疆各大商业银行对其涉入不深,了解不足。因此,本文以新疆浦发银行为例分析碳金融业务,探讨其发展中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并提出改善建议,对于碳金融业务长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发展碳金融一方面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另一方面能够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一直主张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由此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绿色低碳。然而,我国碳金融发展起步晚发展慢,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主动性不强,因此急需完善的碳金融市场,增强我国碳交易的竞争力。新疆浦发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涉及较早,但是对于风险的防范方面较弱。
(2)现实意义
第一,在对新疆浦发商业银行提高碳金融业务的关注度方面有积极作用,以便浦发银行接下来的规划和部署,并且往后更好的投入到碳金融业务中来。第二,通过对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的研究,有利于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提高其整体竞争力。第三,使得新疆浦发商业银行更好认识与发展在碳金融业务上,包括其内部的环境和外部的条件,从新疆浦发商业银行和当地政府一起提出对策与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Sebastian Eisenbach(2013)[1]提出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对项目融资行业有很好的影响,所以更加要求这些行业自愿遵循行为守则,如赤道原则对项目融资行的影响很深。
Subhash Lane(2015)[2]在绿色项目的开展,因为受到巴塞尔协议的束缚,银行不能供大额度的长期贷款,所以部分优秀的绿色项目无法开展,从而欧盟在政策上鼓励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Venkatachalam Anbumozhi(2017)[3],在G20演讲中谈到我们要推进关于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创新,我们要引入竞争机制来实现国际竞争目标,从而减少碳排放。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盛春光(2015)[4]提出中国作为全球碳金融业务CDM(项目干净成长机制)最年长的供应方,这是发展的机会。但是,机会与风险共存,中国遭到国际买方市场的限制和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限制,所以中国追求碳金融业务立异成长,势在必行。
刘大伟(2015)[5]提出低碳经济时代的来到,这时代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任务就和碳金融的深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碳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于节能减排,因此。碳金融业务是金融创新型业务的核心,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顺应发展的选择。
赵锋(2016)[6]提出碳排放权具有可交易的商品属性,与之碳金融业务在其商品属性之下也应运而生。同时,碳期货、碳掉期(互换)和碳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增多,这种情况下碳金融业务发展快速,其风险状况呈现复杂化。
张春辉(2017)[7]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必须后不断产品创新,要往更多有益的方面做尝试,同时也会面临CDM项目合规性不足,还有环保风险评价复杂,碳交易定价权缺失等问题。
1.2.3 文献述评
低碳经济的产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利于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业态,要求各国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可促进传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外的低碳经济相比较我国起步早、发展快、体系较为完善,特别是对碳金融的研究,应侧重与碳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创新方面,在国内相对发展较成熟的绿色信贷基础上,积极推进其他创新领域开发与研究。总而言之,我国碳金融发展道路艰难,但前途光明。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文献述评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相关理论基础 4
2.1 碳金融的相关理论 4
2.1.1 碳金融的定义 4
2.1.2 碳金融的作用 4
2.1.3碳金融的由来 4
2.2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 5
2.2.1 绿色信贷 5
2.2.2 低碳理财产品 5
2.2.3 基于CDM项目的中间业务 5
3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实践分析 6
3.1 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情况 6
3.2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特色服务产品 6
3.3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创新碳金融融资服务模式 7
3.4风险的类别 8
3.4.1 法律风险 8
3.4.2 市场风险 8
3.4.3 政策风险 8
3.4.4 社会风险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风险及控制分析 10
4.1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面临的风险 10
4.1.1 风险的类别分析及度量 10
4.1.2 风险的成因分析 12
4.2 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控制途径 12
4.2.1 加大对碳金融的宣传,提高参与度 12
4.2.2 设立碳金融服务机构,引进与培养专业人才 12
4.2.3 健全自治区规章制度与设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3
4.2.4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 13
5 总结及建议 15
5.1 总结 15
5.2 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现在新疆自治区处于特殊发展时期,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让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新疆在用煤炭和石油发展基础经济时,严重污染环境和消耗能源。因此,应该处理好高速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矛盾。新疆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部分地区的碳金融业务在其商业银行开展早,利润大。然而,新疆各大商业银行对其涉入不深,了解不足。因此,本文以新疆浦发银行为例分析碳金融业务,探讨其发展中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并提出改善建议,对于碳金融业务长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发展碳金融一方面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另一方面能够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一直主张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由此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绿色低碳。然而,我国碳金融发展起步晚发展慢,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主动性不强,因此急需完善的碳金融市场,增强我国碳交易的竞争力。新疆浦发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涉及较早,但是对于风险的防范方面较弱。
(2)现实意义
第一,在对新疆浦发商业银行提高碳金融业务的关注度方面有积极作用,以便浦发银行接下来的规划和部署,并且往后更好的投入到碳金融业务中来。第二,通过对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的研究,有利于新疆浦发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提高其整体竞争力。第三,使得新疆浦发商业银行更好认识与发展在碳金融业务上,包括其内部的环境和外部的条件,从新疆浦发商业银行和当地政府一起提出对策与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Sebastian Eisenbach(2013)[1]提出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对项目融资行业有很好的影响,所以更加要求这些行业自愿遵循行为守则,如赤道原则对项目融资行的影响很深。
Subhash Lane(2015)[2]在绿色项目的开展,因为受到巴塞尔协议的束缚,银行不能供大额度的长期贷款,所以部分优秀的绿色项目无法开展,从而欧盟在政策上鼓励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Venkatachalam Anbumozhi(2017)[3],在G20演讲中谈到我们要推进关于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创新,我们要引入竞争机制来实现国际竞争目标,从而减少碳排放。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盛春光(2015)[4]提出中国作为全球碳金融业务CDM(项目干净成长机制)最年长的供应方,这是发展的机会。但是,机会与风险共存,中国遭到国际买方市场的限制和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限制,所以中国追求碳金融业务立异成长,势在必行。
刘大伟(2015)[5]提出低碳经济时代的来到,这时代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任务就和碳金融的深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碳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于节能减排,因此。碳金融业务是金融创新型业务的核心,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顺应发展的选择。
赵锋(2016)[6]提出碳排放权具有可交易的商品属性,与之碳金融业务在其商品属性之下也应运而生。同时,碳期货、碳掉期(互换)和碳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增多,这种情况下碳金融业务发展快速,其风险状况呈现复杂化。
张春辉(2017)[7]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必须后不断产品创新,要往更多有益的方面做尝试,同时也会面临CDM项目合规性不足,还有环保风险评价复杂,碳交易定价权缺失等问题。
1.2.3 文献述评
低碳经济的产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利于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业态,要求各国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可促进传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外的低碳经济相比较我国起步早、发展快、体系较为完善,特别是对碳金融的研究,应侧重与碳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创新方面,在国内相对发展较成熟的绿色信贷基础上,积极推进其他创新领域开发与研究。总而言之,我国碳金融发展道路艰难,但前途光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