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研究(附件)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成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企业是否违法经营。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山东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塑料机械设备制造厂,通过对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和实践的调查研究,以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不难发现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环境较差,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制度控制程序不合理。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制衡机制,没有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该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意识淡薄,素质不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改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组织结构,完善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每一个关节的建设等建议。做到以上这几点,企业才能更好的稳定持续经营,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目录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研究评述 2
1.3研究方法 3
2内部控制制度基本理论
2.1内部控制概念 4
2.2内部控制分类 4
2.3内部控制目标 4
2.4内部控制基本要素 4
2.4.1控制环境 4
2.4.2会计系统 4
2.4.3控制程序 5
3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3.1山东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概况 6
3.2山东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6
3.2.1内部控制制度环境较差 6
3.2.2内部控制制度偏重会计控制 6
3.2.3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程序不合理 6
4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4.1控制制度环境较差 8
4.1.1企业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 8
4.1.2企业员工的素质较低 8
4.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8
4.2.1授权批准制度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3.2.2内部控制制度偏重会计控制 6
3.2.3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程序不合理 6
4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4.1控制制度环境较差 8
4.1.1企业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 8
4.1.2企业员工的素质较低 8
4.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8
4.2.1授权批准制度不合理 8
4.2.2公司预算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9
4.2.3公司的用人制度缺乏标准 9
4.3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9
4.4控制程序不合理 9
4.4.1员工职责分工制度不合理 10
4.4.2凭证账单使用存在问题 10
5精达塑料机械公司内部控制制制度不合理的原因
5.1缺乏制衡机制 11
5.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创新性 11
5.3员工意识淡薄,素质不高 11
6.加强精达塑料机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6.1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 13
6.2改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组织结构 13
6.3完善对内部控制制度每一个关节的建设 13
6.3.1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13
6.3.2成本费用的内部管理制度 14
6.3.3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 14
6.3.4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14
6.3.5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内部控制制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现代企业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不令人满意,且现在对公司的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公司治理的结构以及产权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更严重的问题是有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1]。本文通过对山东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及时发现偏离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的行为,帮助精达公司采取有计划性的措施纠正偏差,更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1.1.2研究意义
文章以山东精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为例,着重研究企业在现代企业机制下如何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从理论上可以更好的丰富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并对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具有现实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国外研究情况
(1)国外内部控制制度的初始阶段
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 委员会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2]。
(2)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情况
15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的萌芽期[3],该时期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是内部牵制。
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属于内部控制的成长期,AICPA的审计处程序委员会(CAP)对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也进一步确定。
20世纪80年代属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期[3],1998年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中指出、该时期为内部控制制的结构建造阶段。
20世纪90年代属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成熟期,该时期对内部控制制的定义进一步完善,并且将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分为五大要素(要素五分法),因此,该阶段为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的整体框架阶段[3]。
(3)英国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情况
1992年到1999年,英国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制的研究逐步系统化[4]。1992年,英国的卡德伯利报告从财务方面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诠释,江将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制度相结合,改善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5];1998年,哈姆佩尔报告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提议董事会对内部控制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核,但内容缺乏新意,责任不够明确。
1.2.2国内的研究情况
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开始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期[6]。总体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
2000年,阎达五,宋建波在其文献中指出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的联系[7],“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