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问题和对策【字数:26487】

摘 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我国的审计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众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迫使其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一场内部控制革命正侵袭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践经验上发展仍比较滞后,且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改进、解决。通过论述我国非盈利组织的概况,分析其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对今后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摘 要 2
目录
ABSTRACT 1
第一章 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概述 3
1.1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概念 3
1.1.1非盈利组织和内部审计的概念 3
1.1.2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的概念 4
1.1.3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适用主体的特点 5
第二章 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
2.1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现状 8
2.2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组织管理存在问题 9
2.2.1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组织管理存在问题 9
2.2.2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 10
2.2.3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业务范围狭窄 11
2.2.4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使用相对落后的程序和方法 11
第三章 国外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2
3.1国外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经验 12
3.1.1美国教育机构内部审计状况 12
3.1.2澳大利亚教育机构内部审计状况 13
3.1.3英国教育机构内部审计状况 13
3.2国外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对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的启示 14
第四章 改进和完善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的意义和对策 14
4.1改进和完善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的意义 14
4.1.1体现了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14
4.1.2有利于促进非盈利组织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15
4.1.3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计体系 15
4.2改进和完善我国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的对策 15
4.2.1改善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执业的外部环境,加强规范和管理 15
4.2.2建立和健全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机构,改进组织管理 16
4.2.3拓展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作业领域 18
4.2.4全面提高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 19
4.2.5在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程序和方法 19
结论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概述
1.1非盈利组织内部审计概念
1.1.1非盈利组织和内部审计的概念
1、非盈利组织的概念
非盈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一词源于美国的国家税收法,它是相对于盈利组织而言的。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的组织团体种类繁多,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形成了不的称谓,有称自愿团体、非政府组织,还有称基层支持组织等等。而在我国,非盈利组织目前尚未确定一个单独的权威的定义,但在其不同的称谓下,有关这一组织的性质、特点却基本相同。本篇论文主要采用以下的概念和特点来对非盈利组织进行描述。
非盈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盈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等。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同时它具有非盈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
非营利组织通常亦被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非盈利组织还是必须产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动的资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营利组织因此往往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经常是免税的状态。私人对非盈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
非盈利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是介于政府与营利性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根据以上非盈利组织概念,可以得出非盈利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1,非盈利组织没有盈利目标,2,非盈利组织受到“非分配”条件的约束,即非盈利组织的收入,盈余与财产不能分配给组织内部成员。3,非盈利组织由于为公共服务的目的可免除其收入所得税。4,大多数政府非营利组织具有垄断权,即他们没有竞争对手来提供同样的服务。
2、内部审计的概念
1,劳伦斯.B.索耶的定义。美国著名内部审计学家劳伦斯.B.索耶在其名著《现在内部审计实务》一书中提出的内部审计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目标”他强调:职业的客观性和在组织中的地位促使组织应考虑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及建议:审计人员具有广泛的业务范围(不仅是差错防弊)和不受限制地接触所有有关文件、财产和人员的职权;审计人员不仅要执行规章制度,而且要发现规章制度是否充分得当,是否有利于企业当前目标的实现。审计人员 要审核内部和外部的法规和制度的执行,查明财务活动的处理是否得当,财务和经营报告是否正确、及时、有效。要审查人员、资金和材料的管理,将注意力集中在低效率和不经济的做法上,以便进行纠正;同时,报告和推荐好的做法。评价计划的任务和项目,以查明项目和活动是否正在达到预期的目的。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观点与企业中各级管理人员的观点相一致。强调内部需检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节约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即内部审计应向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延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