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目 录
1 引言1
2 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概述1
2.1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1
2.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内外现状及特点2
2.2.1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2
2.2.2 国外非营利组织机构会计制度目前的状况3
3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4
3.1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的原因4
3.2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5
3.3 新旧制度衔接过程应重点关注的问题7
4 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8
4.1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的亮点8
4.2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面临的问题9
5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2
结论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事业单位也称非营利组织机构,会计在事业单位的角色不同于一般企业,它是对事业单位在日常业务中所发生的事项进行记录和督促经济活动,最后反映出预算结果的会计,它在预算会计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其会计工作人员所处的资金管理部门是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所重点关注的。事业单位的资金用处和分配不但涉及到自身,而且关系它的社会职能的顺利执行。
自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经济甚是可观,速度相当惊人,各项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动,随之带来的事业单位环境的改变。伴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事业单位体制也在不断改革,这就意味着对事业单位的预算和财务管理要求更高了,在旧制度下使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当今时代已经不适用了,所以国家要颁布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 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概述
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同于我们所说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于1997年由财政部颁布,依据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而制定的,目的是为我国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适应当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体制,进一步规范经济管理工作,让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而会计制度它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核算。因此两者之间有所不同。
2.1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
事业单位的特点有四个方面:一、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它的性质是非营利性的单位;二、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与所获得的收获不成正比;三、所有权不属于个人,而是委托人所有,而且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即便有所有权但不能转让和出售给他人;四、事业单位的活动由内部的成员一起选举产生。内部成员可以兼职即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在别的单位任职。
2.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内外现状及特点
2.2.1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
(一)收付实现制核算产生的弊端
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都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方法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方法的特点就是只要有收入不管是不是当期的,都纳入当期收入,只要有支出不管是不是当期的,都纳入当期支出中。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收支不对等,使得会计信息不准确,对于事业单位的投资管理有一定影响。
(二)会计报表呈现的信息不完整
1、表外披露内容不足
当前表外披露有报表批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可是在日常应用中,我国事业单位的表外披露内容出现了不足,报表批注大多是空白的,然后财务情况说明书中的内容不充实。
2、现金流量信息反映不到位
会计核算方法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均可作为核算方法,但我国事业单位基本上采用后者。收付实现制只记录收入支出情况,其它的像现金还有物资方面的信息则不能反映。无法反映具体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情况。
(三)资产的核算不科学
资产的核算是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的效果非常关键,与此同时,资产的核算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准确
我国目前对固定资产采用实际成本入账,但在核算成本时,只核算历史成本,而实际成本中是包含日常维修费用、损耗以及转移价值的,所以采用历史成本方法时忽视了这几块内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净值也就不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自身的价值,以及它的实际状态,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没法真实体现。
2、无形资产的管理不科学
目前我国尚未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作出明确规定,轻视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核算体制内容缺乏,会计管理体制不严谨都会造成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价值不准确,不合理。无形资产登记程序的缺少带来相应资料的无处可取,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受到影响,成本无从核对。如今,无形资产的价值核算由于其重要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需要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机制,避免由于无形资产的核算不当而造成事业单位价值的浪费。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完善
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或单位,实施任何项目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都需要进行监督,方能稳步朝前发展。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是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管中存在的不足,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监督管理,使得会计制度执行起来松散,相关工作人员遵守制度不重视。
2.2.2 国外非营利组织机构会计制度目前的状况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有三个方面:一、非营利组织的财产供应者提供绝大部分资产。二、从名字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机构不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三、即便有所有者,也不可转让或转移。国外非营利组织机构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基金,收入-支出=利润或损失。国外的会计核算方法是用权责发生制的。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机构会计制度不成熟,存在一些问题,国外像美国这个国家,它的会计制度改革比较成功,影响力度大,所以我国在会计主体、会计目标、会计报告体系、会计核算体系多向美国借鉴
(一)会计的主体
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将预算会计和基建会计分开,使用不同的会计体系,无论是会计账户还是报表也都是分开的,如果想查看报表,还必须要合并成一张,这就使得工作繁琐了不少。而发达国家像美国这些国家在会计核算的时候,专门设置几个会计主体,因为每个会计主体有不同的基金,各自有各自的会计主体,最后报告的时候再合成一个核算,统一的账户记录信息。所以我国在这方面浪费了资源,我国也像美国一样,规定会计主体“一对一”的模式。这样就能降低管理的难度,从而使管理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二)会计的目标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机构会计的目标是财务报表目标,我国要学习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它们的会计目标主要包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资金的使用,要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方可。第二: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收集的信息要完整。第三、资金的筹集,要满足实际需要。第四、财政法规的变化。所以我国在这方面没有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自我需求,所以我国的会计目标要提供像美国的这几方面信息。
(三)会计报告的体系内容
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机构的会计等式中收入-支出=损失或结余,但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与之有区别,我国的是收入-支出=利润即结余,但是在事实中不存在能反映结余的会计要素,这就与事实冲突了。我国有一些非营利组织机构不编现金流量表的,应该依据收入-支出=损失这一会计等式来编制,才能提供给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有关现金的所有的信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1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