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附件)
摘 要摘 要随着国外商业银行的不断进入和壮大,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愈加激烈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成本管理方面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采用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提高银行内部的成本管理能力,有利于进行客户和产品管理的决策。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通过与传统成本法进行对比,突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其次,结合G银行Y支行的成本管理现状,剖析了其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对Y支行进行了案例性的研究,根据Y支行实施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效果,提出了商业银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建议。对于我国银行业在未来能够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更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 成本核算;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商业银行
目 录
0引言 1
1作业成本法的基础理论 1
1.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1
1.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 2
1.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2
2 G银行Y支行成本管理现状 4
2.1 G银行Y支行的基本概况 4
2.2 G银行Y支行成本管理现状 4
2.2.1G银行Y支行成本构成和特点 4
2.2.2 G银行Y支行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2.3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
2.3.1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6
2.3.2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7
3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方案规划和实例分析 8
3.1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方案规划 8
3.2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实例分析 9
3.2.1确定基本的资源消耗 9
3.2.2把总账归集到成本中心 10
3.2.3确定作业和成本动因 10
3.2.4成本计算 11
3.3作业成本法在G银行Y支行实施的效果评价 13
3.3.1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下成本信息的比较 13
3.3.2效果评价 13
4商业银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14
结 论 16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目 录
0引言 1
1作业成本法的基础理论 1
1.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1
1.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 2
1.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2
2 G银行Y支行成本管理现状 4
2.1 G银行Y支行的基本概况 4
2.2 G银行Y支行成本管理现状 4
2.2.1G银行Y支行成本构成和特点 4
2.2.2 G银行Y支行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2.3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
2.3.1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6
2.3.2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7
3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方案规划和实例分析 8
3.1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方案规划 8
3.2 G银行Y支行应用作业成本法实例分析 9
3.2.1确定基本的资源消耗 9
3.2.2把总账归集到成本中心 10
3.2.3确定作业和成本动因 10
3.2.4成本计算 11
3.3作业成本法在G银行Y支行实施的效果评价 13
3.3.1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下成本信息的比较 13
3.3.2效果评价 13
4商业银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14
结 论 16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深入壮大和“互联网+”金融等创新模式的兴起,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要实现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成本管理首当其冲。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采用传统成本管理方式,由于管理手段单一,银行管理者能够得到的成本信息较为片面,往往不能具体了解某项产品服务的成本收入信息,对盈利性分析不够精确,因而影响着管理者对产品服务和战略的决策。作业成本法将作业作为成本分摊的基础,确定某个作业的成本效益,进而确定成本对象的成本效益。商业银行应用作业成本法,不仅可以给决策者带来精准的成本信息,还可以发掘各项作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方便管理者进行产品的定价和成本的控制,以此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本文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通过与传统成本法进行对比,突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其次,根据G银行Y支行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了其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Y支行进行了案例性的研究,设计了其实施的具体方案,根据实施后的效果,提出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顺利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1作业成本法的基础理论
1.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在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之下,企业所在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生产方式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作为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1]。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成本动因理论作为基础,依照“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原理进行成本管理核算。即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消耗作业,而每一项作业都会消耗成本,作业成本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消耗的资源成本按照不同的原因归集到作业,从而得出作业成本,最后按照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量分配作业成本到相关的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作业成本法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资源、作业、作业中心、成本库、业务流程、成本动因、作业计量指标、作业成本、作业链及价值链等[2]。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
人力、材料等
采购、生产、销售等
产品、客户、服务、
市场、渠道等
图1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示意图
1.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原理简要可以描述为:作业成本法将核算的对象从产品转变为作业,按资源耗费的原因将资源归集到作业中,从而计算出作业成本和成本分配率,最终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对象[3]。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其核算成本的流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个步骤:
(1)确认、归集与计量各类资源的耗费。
(2)鉴别、确认作业,划分作业中心。
(3)确定资源动因,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并分配到作业成本库。
(4)确定作业动因,计算作业成本库分配率。
(5)计算最终产品成本。
1.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的直接成本在产品全部成本的比重比例逐渐下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快速准确的反映成本信息,特别是对于间接费用占比较大的银行业。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的程序上都可分为两大基本步骤,首先需要进行成本归集,其次是将归集的成本按成本比率分配给各个产品[4]。但是两种方法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同,两者的差别如表1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