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附件)
摘 要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银行的管理中,是商业银行加强内控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实现价值最大化、防范经营风险的战略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应用的意义;其次分析了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重视不够;组织结构设置制约管理会计的应用;基础信息制约方面有待改善。最后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工作的建议管理者积极推动管理会计应用工作;组织结构应为实施管理会计提供保障;加强银行基础数据信息的质量管理。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2. 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综述 3
2.1 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 3
2.2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 3
2.3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困难 4
3.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分析 5
3.1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会计的现状 5
3.2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会计的效果分析 6
4.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0
4.1 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重视不够 10
4.2 组织结构设置制约管理会计的应用 10
4.3 基础信息制约方面有待改善 10
5. 完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工作的建议 12
5.1 管理者加强对管理会计的推动工作 12
5.2 组织结构应为实施管理会计提供保障 12
5.3 加强银行基础数据信息的质量管理 13
6.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世界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国外众多优秀商业银行都逐渐建立起了自身成熟的管理会计体系。而在这样的金融大环境下,我国虽然也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四大优秀的金融支柱。但国内多数的商业银行同世界前列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相对于外部市场建设与服务质量的提高,经营模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落后是当务之急,更重要的是本行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问题。一个商业银行只有做到自身内部的“强大”,才能由内而外的发展,成为世界优秀的银行。那么怎样才能使一个普通的商业银行迅速发展起来呢?从银行的的内部着手,通过管理会计的创新运用提高其核心力量,使其整个良好运作起来。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篇论文通过学习和吸取西方优秀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找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罗列出国内失败与成功的案例,搜集它们具体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最终,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这一问题,给出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等正确的答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一片《ABC In RetailFinancial Services》对当时的管理会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金融行业重燃光芒。而这项伟大的成就来自西方的Sephton M、Ward两位教授。
全面成本控制系统,是蒙特利尔银行在1996年开创出来的独特的管理会计体系。之后位于英国的劳德埃银行、纽约银行等先行者也都开始了对内部管理会计应用的探索和创新。渐渐地,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方法也不在局限于过去的几种固有模式,新式的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一一出现。
Jani Taipaleenmaki和Seppo Ikaheimo在2013年发表的 《On the convergence of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一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 accounting change)
在2011年,沈如军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平台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文章指出了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追上世界优秀银行的脚步,就应该创新出本行独有的管理会计体系。同年,在《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这篇文章中,也同样讲到了管理会计是否能够良好的发展,对一个银行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当然还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在各类的期刊文章提出了有关金融市场下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应用的问题。但总而言之,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观点,就是管理会计将在日后商业银行的内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首先在管理会计发展进程中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困难;其次提出应该解决的问题都有哪些;最后,找出解答上述问提的正确方案。
本篇论文采用的方法有:归纳法,搜集文献法等。通过二者方法的结合,更好的阐述了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综述
2.1 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
从1990年开始,受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各国的铁路建设开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对钢铁的需求也带动了炼钢、铁等相关重工业企业的发展。轻工业方面,以纺织为主的企业依然稳定发展。在这样良好循环的背景之下,一些思想超前的企业管理者开始不满现状,决定对自家企业进行改革。首先就是内部管理的更新,这也就是管理会计最先的雏形。 到了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飞速发展,到是在书面学术上取得一定突破。例如:①资本预算的折现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②利润和投资中心的剩余利润考核方法;③规划和控制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④信息经济学理论;⑤代理理论;⑥交易成本理论的引入等。慢慢的,管理会计被更多的日常经营采纳使用,为后来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运用不单是将这门学术硬搬运用,更应将其详细实际运用到各个具体部门里。在银行内部的业绩方面,运用管理会计能够很好地控制复杂的运行过程;在银行未来长远发展规划上,管理会计的使用很好地降低产生的风险,并且能够制作出一个详细完整的预算框架。
在银行内部业绩方面,管理会计的职责像位大管家。一个商业银行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是难以预料、没有规律的。实际经济活动得出的业绩,可能超过预期的计算。而往往预先较稳妥的经济业绩指标,实际中却有可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在从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了管理会计的运用,就可以使一个经营活动的预期估值和实际结果两者之间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差额得到缩小。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和方便为每一个经济活动的责任部门交出一份完整公平公正的业绩结果。在我国也有着为数不多的先行者,例如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其在内部业绩方面就有自身独有的一套叫做PVMS的系统。里面包括了:关键业绩指标、成本分摊、内部转移价格等。特别的一点是,在成本的范围中,贵行尝试将风险这一项也算入其中,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里的首位。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2. 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综述 3
2.1 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 3
2.2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 3
2.3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困难 4
3.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分析 5
3.1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会计的现状 5
3.2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会计的效果分析 6
4.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0
4.1 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重视不够 10
4.2 组织结构设置制约管理会计的应用 10
4.3 基础信息制约方面有待改善 10
5. 完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工作的建议 12
5.1 管理者加强对管理会计的推动工作 12
5.2 组织结构应为实施管理会计提供保障 12
5.3 加强银行基础数据信息的质量管理 13
6.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世界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国外众多优秀商业银行都逐渐建立起了自身成熟的管理会计体系。而在这样的金融大环境下,我国虽然也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四大优秀的金融支柱。但国内多数的商业银行同世界前列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相对于外部市场建设与服务质量的提高,经营模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落后是当务之急,更重要的是本行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问题。一个商业银行只有做到自身内部的“强大”,才能由内而外的发展,成为世界优秀的银行。那么怎样才能使一个普通的商业银行迅速发展起来呢?从银行的的内部着手,通过管理会计的创新运用提高其核心力量,使其整个良好运作起来。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篇论文通过学习和吸取西方优秀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找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罗列出国内失败与成功的案例,搜集它们具体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最终,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这一问题,给出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等正确的答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一片《ABC In RetailFinancial Services》对当时的管理会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金融行业重燃光芒。而这项伟大的成就来自西方的Sephton M、Ward两位教授。
全面成本控制系统,是蒙特利尔银行在1996年开创出来的独特的管理会计体系。之后位于英国的劳德埃银行、纽约银行等先行者也都开始了对内部管理会计应用的探索和创新。渐渐地,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方法也不在局限于过去的几种固有模式,新式的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一一出现。
Jani Taipaleenmaki和Seppo Ikaheimo在2013年发表的 《On the convergence of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一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 accounting change)
在2011年,沈如军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平台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文章指出了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追上世界优秀银行的脚步,就应该创新出本行独有的管理会计体系。同年,在《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这篇文章中,也同样讲到了管理会计是否能够良好的发展,对一个银行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当然还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在各类的期刊文章提出了有关金融市场下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应用的问题。但总而言之,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观点,就是管理会计将在日后商业银行的内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首先在管理会计发展进程中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困难;其次提出应该解决的问题都有哪些;最后,找出解答上述问提的正确方案。
本篇论文采用的方法有:归纳法,搜集文献法等。通过二者方法的结合,更好的阐述了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综述
2.1 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
从1990年开始,受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各国的铁路建设开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对钢铁的需求也带动了炼钢、铁等相关重工业企业的发展。轻工业方面,以纺织为主的企业依然稳定发展。在这样良好循环的背景之下,一些思想超前的企业管理者开始不满现状,决定对自家企业进行改革。首先就是内部管理的更新,这也就是管理会计最先的雏形。 到了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飞速发展,到是在书面学术上取得一定突破。例如:①资本预算的折现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②利润和投资中心的剩余利润考核方法;③规划和控制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④信息经济学理论;⑤代理理论;⑥交易成本理论的引入等。慢慢的,管理会计被更多的日常经营采纳使用,为后来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运用不单是将这门学术硬搬运用,更应将其详细实际运用到各个具体部门里。在银行内部的业绩方面,运用管理会计能够很好地控制复杂的运行过程;在银行未来长远发展规划上,管理会计的使用很好地降低产生的风险,并且能够制作出一个详细完整的预算框架。
在银行内部业绩方面,管理会计的职责像位大管家。一个商业银行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是难以预料、没有规律的。实际经济活动得出的业绩,可能超过预期的计算。而往往预先较稳妥的经济业绩指标,实际中却有可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在从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了管理会计的运用,就可以使一个经营活动的预期估值和实际结果两者之间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差额得到缩小。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和方便为每一个经济活动的责任部门交出一份完整公平公正的业绩结果。在我国也有着为数不多的先行者,例如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其在内部业绩方面就有自身独有的一套叫做PVMS的系统。里面包括了:关键业绩指标、成本分摊、内部转移价格等。特别的一点是,在成本的范围中,贵行尝试将风险这一项也算入其中,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里的首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