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20191229205025]
摘 要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财务策略,更加是一种有效的筹资手段。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的决策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充分考虑还款期限以及融资机构等诸多因素,树立全面科学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在正确识别债务融资风险的前提上,制定合理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把债务融资风险有效控制于可控的范围以内,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杠杆作用,保证中小企业正常顺畅的生产经营活动,让中小企业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本文首先对债务融资的定义和类型结构进行了概述,然后总结归纳了当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面临的几个主要的风险问题,并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最后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三个角度探讨研究了有关如何有效防范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建议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防范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2.债务融资概述 3
2.1债务融资的定义 3
2.2债务融资的类型结构 3
3.当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面临的风险问题分析 4
3.1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渠道单一狭窄 4
3.2融资成本过高,秩序混乱 4
3.3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供给的结构不平衡 5
3.4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面临逆向选择 6
4.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剖析 7
4.1外部原因 7
4.1.1缺乏完整周末的政策法规 7
4.1.2市场利率与汇率水平的波动 7
4.1.3金融危机的影响 7
4.2内部原因 8
4.2.1企业投资报酬率存在不确定性 8
4.2.2企业管理人员债务融资风险意识淡薄 8
4.2.3负债结构不合理 8
5.有效防范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建议措施 9
5.1债务融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的问题 9
5.2防范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具体措施 10
5.2.1中小企业的具体措施 10
5.2.2金融机构的具体措施 11
5.2.3政府的具体措施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大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获得了积极的进步。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整体的繁荣稳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失业问题的解决和财政收入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13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总数里有99%为中小型企业,其解决了全国范围内75%的新增就业人口,在新增的工业产值中贡献率近70%,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0%,出口贸易贡献率为65%,但在银行机构的贷款中却仅占35%。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数年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有限,大部分融资需要依靠外源性的债务融资来解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风险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显得日趋迫切,只有让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才能够让中小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得到保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私企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巨大,与此同时,资金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其深入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的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回顾国内学者有关讨论,绝大部分都将其症结归于制度歧视这一类观点可归为体制论。另外的一些文章则运用调查分析、新闻描述的方式,直接中小企业在开药方,还有一些文章思路更加开阔,作者运用国际比较法,借鉴西方国家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的经验,提出解决中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的措施;综合这些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学者们以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对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融资困境的成因和政府对策分析层面,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1.3.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企业融资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组织构架、市场价值之间的相互联系。尽管国外融资理论颇为丰富完善,仍然存在某些不足。包括(1)缺乏实证研究。由于相关指标的设立存在较大难度,以及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难以获得,这一领域的研究以理论推导为主;(2)由于国外学者所处的经济环境限制,在他们的论文中鲜见企业内外制度变化因素的影响;(3)研究集中于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领域,较少全面考虑中小企业融资过程整体性风险因素。
2.债务融资概述
2.1 债务融资的定义
债务融资指的就是企业单位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单位申请贷等方式获得融资资金的方法,这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债务融资恶意给企业单位带来显著的杠杆效益,当然也会让企业负债率受到增大。债务融资一旦到期,企业需要支付利息和本金,其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让债务融资经常使用在预期收益较小、经营成本较低的中小型企业中。债务融资有着流通性、负担性、可逆性、短期性等特征体现。
2.2 债务融资的类型结构
第一,企业借助银行进行融资,银行信贷是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所以,银行作为债权人的代表,有能力干涉企业的业务,有能力对债券资产进行保护。但银行信贷有其缺陷,首先,银行不能根据企业的价值变动而对信贷资产进行变动,洞察市场的能力较弱。其次,银行将资产借出后,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再次,银行信贷的流动性差,一旦投入企业将被“套牢”。
第二,债券融资是债务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与银行信贷有一定互补作用。首先,投资者可以在交易市场中随时出售或转让所持有的债券,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债券融资具有银行信贷所没有的流动性。债券人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留”或者“走”,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被分散了,债权的代理成本也相应的降低。其次,债券存在于一个广泛的交易市场中,债券的价格随着其价值的变化随时做出变动,债券价格的变动就像是一个信号灯,债券人可以通过观察债券价格变动来了解企业的价值是涨是跌、债权的变化,并以此为根据做出相应的措施。当然,债券融资也有其不足之处,债券人相对分散、素质差异大,进行集体行动时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且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显然这些缺陷不利于债券投资者约束债券的代理成本。
第三,商业信用的期限较短,经常与特定的交易行为相联系,风险在事前基本上就能被“锁定”,故其代理成本相对较低。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对企业的影响很小,这是因为商业信用每笔交易的额度较小,且比较分散,即使企业出现滥用资金等不良行为,债权人也很难干涉。
第四,租赁融资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债务融资形式来说其代理成本最低。在法律上,企业所租赁的物品的所有权一直是债权人所有,故对企业的隐匿或非法占有租赁物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银行信贷和企业债务是企业融资最重要的两种方式,两者既能够相互代替也能够优劣势互补。债务融资中四种融资方式在融资代理成本方面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将各种融资方式取长补短应用于债券融资中,使其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最大限度降低融资的代理成本。
3.当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面临的风险问题分析
债务融资不但可以让企业收获更大的收益,降低货币的贬值率,同时也能够让企业的综合市场经济力得到增加,但是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也面临着很多风险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狭窄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机制依旧处在一个起始发展的阶段,中小企业受到严格苛刻的金融管制,在市场准入资格的审查核准方面非常的严格,然而这种严格的制度审核体系在预防市场风险同事也导致中小型企业的资本严重不足,有效的融资渠道狭窄单一等问题。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单位主要是以来自身的内部积累,在外部融资的比例上相对过小,且在外部融资方面的主要形式集中在银行贷款上,然而银行机构所能提供的基本上又是以流动资金为主,极少向中小型企业提供长期的信用贷款。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资本来源中有78%左右是各类银行贷款,其中来自权益性的投资比例在33%左右。就权益性的投资构成看来,有奖金80%的中小企业依旧以自身资金累积为主,风险投资和股东投资分别是16.7%和18.1%,在中小企业中能够有效使用外商投资的比例只有4.9%。大部分中小企业单位难以获得有效的贷款融资,根据全国工商联有关17省市调研的数据得到有超过90%的中小企业单位表示基本上没有从银行成功的获得过贷款。
摘 要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财务策略,更加是一种有效的筹资手段。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的决策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充分考虑还款期限以及融资机构等诸多因素,树立全面科学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在正确识别债务融资风险的前提上,制定合理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把债务融资风险有效控制于可控的范围以内,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杠杆作用,保证中小企业正常顺畅的生产经营活动,让中小企业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本文首先对债务融资的定义和类型结构进行了概述,然后总结归纳了当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面临的几个主要的风险问题,并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最后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三个角度探讨研究了有关如何有效防范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建议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防范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2.债务融资概述 3
2.1债务融资的定义 3
2.2债务融资的类型结构 3
3.当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面临的风险问题分析 4
3.1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渠道单一狭窄 4
3.2融资成本过高,秩序混乱 4
3.3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供给的结构不平衡 5
3.4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面临逆向选择 6
4.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剖析 7
4.1外部原因 7
4.1.1缺乏完整周末的政策法规 7
4.1.2市场利率与汇率水平的波动 7
4.1.3金融危机的影响 7
4.2内部原因 8
4.2.1企业投资报酬率存在不确定性 8
4.2.2企业管理人员债务融资风险意识淡薄 8
4.2.3负债结构不合理 8
5.有效防范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建议措施 9
5.1债务融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的问题 9
5.2防范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具体措施 10
5.2.1中小企业的具体措施 10
5.2.2金融机构的具体措施 11
5.2.3政府的具体措施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大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获得了积极的进步。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整体的繁荣稳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失业问题的解决和财政收入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13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总数里有99%为中小型企业,其解决了全国范围内75%的新增就业人口,在新增的工业产值中贡献率近70%,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0%,出口贸易贡献率为65%,但在银行机构的贷款中却仅占35%。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数年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有限,大部分融资需要依靠外源性的债务融资来解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风险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显得日趋迫切,只有让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才能够让中小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得到保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私企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巨大,与此同时,资金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其深入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的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回顾国内学者有关讨论,绝大部分都将其症结归于制度歧视这一类观点可归为体制论。另外的一些文章则运用调查分析、新闻描述的方式,直接中小企业在开药方,还有一些文章思路更加开阔,作者运用国际比较法,借鉴西方国家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的经验,提出解决中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的措施;综合这些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学者们以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对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融资困境的成因和政府对策分析层面,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1.3.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企业融资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组织构架、市场价值之间的相互联系。尽管国外融资理论颇为丰富完善,仍然存在某些不足。包括(1)缺乏实证研究。由于相关指标的设立存在较大难度,以及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难以获得,这一领域的研究以理论推导为主;(2)由于国外学者所处的经济环境限制,在他们的论文中鲜见企业内外制度变化因素的影响;(3)研究集中于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领域,较少全面考虑中小企业融资过程整体性风险因素。
2.债务融资概述
2.1 债务融资的定义
债务融资指的就是企业单位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单位申请贷等方式获得融资资金的方法,这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债务融资恶意给企业单位带来显著的杠杆效益,当然也会让企业负债率受到增大。债务融资一旦到期,企业需要支付利息和本金,其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让债务融资经常使用在预期收益较小、经营成本较低的中小型企业中。债务融资有着流通性、负担性、可逆性、短期性等特征体现。
2.2 债务融资的类型结构
第一,企业借助银行进行融资,银行信贷是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所以,银行作为债权人的代表,有能力干涉企业的业务,有能力对债券资产进行保护。但银行信贷有其缺陷,首先,银行不能根据企业的价值变动而对信贷资产进行变动,洞察市场的能力较弱。其次,银行将资产借出后,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再次,银行信贷的流动性差,一旦投入企业将被“套牢”。
第二,债券融资是债务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与银行信贷有一定互补作用。首先,投资者可以在交易市场中随时出售或转让所持有的债券,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债券融资具有银行信贷所没有的流动性。债券人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留”或者“走”,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被分散了,债权的代理成本也相应的降低。其次,债券存在于一个广泛的交易市场中,债券的价格随着其价值的变化随时做出变动,债券价格的变动就像是一个信号灯,债券人可以通过观察债券价格变动来了解企业的价值是涨是跌、债权的变化,并以此为根据做出相应的措施。当然,债券融资也有其不足之处,债券人相对分散、素质差异大,进行集体行动时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且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显然这些缺陷不利于债券投资者约束债券的代理成本。
第三,商业信用的期限较短,经常与特定的交易行为相联系,风险在事前基本上就能被“锁定”,故其代理成本相对较低。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对企业的影响很小,这是因为商业信用每笔交易的额度较小,且比较分散,即使企业出现滥用资金等不良行为,债权人也很难干涉。
第四,租赁融资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债务融资形式来说其代理成本最低。在法律上,企业所租赁的物品的所有权一直是债权人所有,故对企业的隐匿或非法占有租赁物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银行信贷和企业债务是企业融资最重要的两种方式,两者既能够相互代替也能够优劣势互补。债务融资中四种融资方式在融资代理成本方面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将各种融资方式取长补短应用于债券融资中,使其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最大限度降低融资的代理成本。
3.当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面临的风险问题分析
债务融资不但可以让企业收获更大的收益,降低货币的贬值率,同时也能够让企业的综合市场经济力得到增加,但是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也面临着很多风险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狭窄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机制依旧处在一个起始发展的阶段,中小企业受到严格苛刻的金融管制,在市场准入资格的审查核准方面非常的严格,然而这种严格的制度审核体系在预防市场风险同事也导致中小型企业的资本严重不足,有效的融资渠道狭窄单一等问题。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单位主要是以来自身的内部积累,在外部融资的比例上相对过小,且在外部融资方面的主要形式集中在银行贷款上,然而银行机构所能提供的基本上又是以流动资金为主,极少向中小型企业提供长期的信用贷款。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资本来源中有78%左右是各类银行贷款,其中来自权益性的投资比例在33%左右。就权益性的投资构成看来,有奖金80%的中小企业依旧以自身资金累积为主,风险投资和股东投资分别是16.7%和18.1%,在中小企业中能够有效使用外商投资的比例只有4.9%。大部分中小企业单位难以获得有效的贷款融资,根据全国工商联有关17省市调研的数据得到有超过90%的中小企业单位表示基本上没有从银行成功的获得过贷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