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2016年度上市公司数据(附件)

摘 要 本文将根据2016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2016年度整体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然后再按照具体的非标意见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以此对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进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最后发现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与非标意见之间显著负相关,并据此提出建议。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2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 非标准审计意见具体分析 3
(一)非标准审计意见发展分析 3
(二)非标准审计意见因素分析 4
三、 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 5
(一)研究假设 5
(二)研究样本及变量 5
四、 研究内容分析 6
五、 研究建议与结论 10
(一)结论 10
(二)建议 10
六、 研究局限及展望 11
(一)研究局限 11
(二)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越来越影响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状况,所以研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因素至关重要。如果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会对公司后期的资金流动、投资活动带来负面影响。而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原因主要是:持续经营状况、诉讼案件以及立案调查。因此,本文只选取其中的一个因素,从持续经营状况入手;我认为非标准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进而从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这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分析,将2016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理论支撑,提出合适的建议,尽量减少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二)研究意义
研究非标意见的影响因素,使上市公司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可以得到提醒,减少因为同样的问题而被出具非标的可能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使用价值,促进上市公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
有利于投资者根据审计报告的意见,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真正意义上为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
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1.研究框架
为研究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六章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提及本文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明确全文的框架与方向。根据已经研究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而选取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非标准审计意见具体分析。通过对非标准审计意见具体内容的分析,清楚上市公司对出具非标意见的影响因素,并做出假设。
第三章: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根据假设,以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根据所设置的变量,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
第四章:研究内容分析。将搜集到的2016年度的上市公司数据导入SPSS20.0统计软件,进一步分析数据,并得出数据结果。
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建议。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对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原因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研究,以期减少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的可能性,为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第六章:研究局限及展望。对于自己论文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期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弥补,完善结论。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查找相关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文献资料,研究之后找到他们其中的关联之处,是什么原因导致上市公司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并以此进行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可以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以及国泰安数据库等。
因子分析法:运用因子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用少量的因子能密切的去描述众多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反应因子之间的各种联系。在使用因子分析法时,需要KMO的值大于0.5,Bartlett检验结果需小于0.001,才可以再进行后续的分析过程,而且因子分析中的累计贡献率越大越能说明变量之间更具有代表性,越具有研究的可行性。
回归分析法: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是为寻找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将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方法。将搜集到的2016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数据资料导入SPSS20.0软件,就可以通过分析后的图表发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以及具有怎样的关系。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李平、曲岩(2010)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对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并把资产负债率做为控制变量,得出资产负债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1]。
(2)张瀚文(2012)以2010年的审计数据为基础,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得出不同的的董事会规模对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的结果也是不同[2]。
(3)叶莲、程腊梅(2013)研究了20092011 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投资者合理使用报告,减少投资风险做出了分析,并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3]。
(4)李少博(2014)研究2007年至2012年沪深A股市场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之间的影响,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各种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建议[4]。
(5)保艳波(2015)研究2007年至2013年沪深A股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得出了应收账款周转率、监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结论[5]。
(6)范丹阳(2015)研究2009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的影响因素,同时发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6]。
2.国外研究现状
(1)KamWah Lai(2009)研究审计意见更改与营业收入、公司亏损之间的影响,得出了营业收入、公司亏损会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之间具有相关性[14]。
(2)Gul,Sami和Zhou(2009)研究了1995年至2000年沪深A股市场的财务数据,分析了流动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市公司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影响,得出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与被出具的非标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4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