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论的国企改革关键问题审计研究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发展,国有企业也蓬勃发展。《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到审计应该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实现审计监督存在的意义。华润窝案作为近年来较为重大的事件,自从其被揭发就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而许多知名国有企业也都被揭发发生贪腐事件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我国目前国企的审计监督情况进行大致了解。并且以华润集团为例,深入了解,对案例的发生提出一些见解。分析引起质疑的收购案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高管人员在这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此得出相关结论。运用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理论,提出“免疫系统论”下的国有企业相关问题监督的完善和发展。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3
(四)创新之处 3
二、相关理论基础 4
(一)免疫系统论 4
(二)国有企业改革 4
(三)企业内部审计 4
(四)政府审计 4
三、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审计监督现状及存在问题 5
(一)企业内部审计方面 5
(二)政府审计方面 5
四、 案例分析——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6
(一)公司简介 6
(二)案例背景 6
(三)审计监督分析 7
五、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
(一)研究结论 8
(二)对策建议 8
(三)局限性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坚持改革开放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而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习近平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大力改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中的缺陷,加强对国企的领导层的监督与调查,搞好对国企的视察,加大审计力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证国企正常并且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营,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与监督更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对我国国企的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中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对之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作的总结,并且提出一些新的改革开放措施,这足以证明对改革开放的重视。而国企改革成败与改革开放的成败密不可分,国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杆和驱动力,而国企改革过程中,之所以有部分国企改革困难重重停滞不前,腐败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为了使国企改革取得突破,解决腐败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坚持“打虎灭蝇”,成为近年来反腐斗争的总基调,近年来反腐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经济发展的方向深受国企发展的影响,国企改革的发展对国家发展的路子起着引导作用,改革开放的成败与国企改革的成败密不可分,因此若是想要让国有企业的运转更加规范化,我们可以从完善国企的财务审计制度入手,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力度增加,使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国企改革的良好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后,国企改革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的看法也随之增多。
(1)关于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研究
尹平(2009)认为“免疫系统论”的提出对审计应用和审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以往审计理论中许多问题,为审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我国审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1]。冯先葵(2009)认为免疫系统论的提出丰富了审计的层次,揭示了审计的本质,升华了对国家审计的认知,为国家审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
(2)关于内部审计监督的研究
王兵、鲍国明(2013)认为应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实施集中化管理,同时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交流互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强化审计监督作用[3]。王兵(2013)认为内部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应该不断变革,吸取国外经验,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监督作用,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做服务[4]。郭巧玲(2013)认为应该丰富内部审计的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内向型管理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效率[5]。
关于国企审计的研究
王杨(2015)认为应构建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为路径的政府审计与国资监管的协同机制,以此来对国企进行监督,为国企更好地发展提供服务[6]。涂伟(2017)认为让社会审计参与到国有企业腐败的审计中,可以缓解国家审计机关的压力,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有效保护国有资产[7]。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研究主要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1)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
刘建军(2003)具体描述了英国、德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各国根据国情,制定了不同的改革制度,但是改革后政府都不得不成立新的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加大审计力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8]。
(2)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妙任(2015)对国外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她提到OECD指出,国企治理存在很多问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内部人主导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与管理层差不多几乎是一模一样,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决策制衡体系空有其表,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现象恶劣,因此要重新构建合理的董事会,构建超过半数人为外部董事的新型董事会,这样能有效解决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的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必须实行信息透明[9]。
3.文献评述
“免疫系统论”理论思想提出后,升华了对审计的认知,揭示了审计本质,而审计职能也被丰富,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部审计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随着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更加关注国有企业的审计,而对于国企的审计,如何将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以及政府审计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这个问题还需更好地研究。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为国有企业性质和其在经济中的特定作用,导致国有企业企业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推广与发展。各国根据各自国情,进行了不同的整改措施,由此各国审计方式也有些不同,顺应各国制度,制定出有效的审计监督方法才是重要的。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分析后,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相关审计监督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借助“免疫系统论”研究国企改革过程中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从“免疫系统论”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重新梳理了国企改革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审计监督方面的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日后国企改革以及国企正常有效的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文献。
现实意义
通过对所举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我国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不足、相关内部审计监督与政府审计监督的不足。通过将基于“免疫系统论”提出的相应对策更好地实践用于现在的审计工作中,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保证国有企业正常有序的运行及发展。
(四)创新之处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3
(四)创新之处 3
二、相关理论基础 4
(一)免疫系统论 4
(二)国有企业改革 4
(三)企业内部审计 4
(四)政府审计 4
三、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审计监督现状及存在问题 5
(一)企业内部审计方面 5
(二)政府审计方面 5
四、 案例分析——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6
(一)公司简介 6
(二)案例背景 6
(三)审计监督分析 7
五、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
(一)研究结论 8
(二)对策建议 8
(三)局限性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坚持改革开放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而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习近平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大力改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中的缺陷,加强对国企的领导层的监督与调查,搞好对国企的视察,加大审计力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证国企正常并且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营,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与监督更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对我国国企的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中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对之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作的总结,并且提出一些新的改革开放措施,这足以证明对改革开放的重视。而国企改革成败与改革开放的成败密不可分,国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杆和驱动力,而国企改革过程中,之所以有部分国企改革困难重重停滞不前,腐败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为了使国企改革取得突破,解决腐败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坚持“打虎灭蝇”,成为近年来反腐斗争的总基调,近年来反腐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经济发展的方向深受国企发展的影响,国企改革的发展对国家发展的路子起着引导作用,改革开放的成败与国企改革的成败密不可分,因此若是想要让国有企业的运转更加规范化,我们可以从完善国企的财务审计制度入手,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力度增加,使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国企改革的良好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后,国企改革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的看法也随之增多。
(1)关于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研究
尹平(2009)认为“免疫系统论”的提出对审计应用和审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以往审计理论中许多问题,为审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我国审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1]。冯先葵(2009)认为免疫系统论的提出丰富了审计的层次,揭示了审计的本质,升华了对国家审计的认知,为国家审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
(2)关于内部审计监督的研究
王兵、鲍国明(2013)认为应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实施集中化管理,同时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交流互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强化审计监督作用[3]。王兵(2013)认为内部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应该不断变革,吸取国外经验,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监督作用,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做服务[4]。郭巧玲(2013)认为应该丰富内部审计的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内向型管理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效率[5]。
关于国企审计的研究
王杨(2015)认为应构建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为路径的政府审计与国资监管的协同机制,以此来对国企进行监督,为国企更好地发展提供服务[6]。涂伟(2017)认为让社会审计参与到国有企业腐败的审计中,可以缓解国家审计机关的压力,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有效保护国有资产[7]。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研究主要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1)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
刘建军(2003)具体描述了英国、德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各国根据国情,制定了不同的改革制度,但是改革后政府都不得不成立新的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加大审计力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8]。
(2)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妙任(2015)对国外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她提到OECD指出,国企治理存在很多问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内部人主导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与管理层差不多几乎是一模一样,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决策制衡体系空有其表,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现象恶劣,因此要重新构建合理的董事会,构建超过半数人为外部董事的新型董事会,这样能有效解决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的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必须实行信息透明[9]。
3.文献评述
“免疫系统论”理论思想提出后,升华了对审计的认知,揭示了审计本质,而审计职能也被丰富,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部审计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随着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更加关注国有企业的审计,而对于国企的审计,如何将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以及政府审计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这个问题还需更好地研究。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为国有企业性质和其在经济中的特定作用,导致国有企业企业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推广与发展。各国根据各自国情,进行了不同的整改措施,由此各国审计方式也有些不同,顺应各国制度,制定出有效的审计监督方法才是重要的。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分析后,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相关审计监督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借助“免疫系统论”研究国企改革过程中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从“免疫系统论”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重新梳理了国企改革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审计监督方面的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日后国企改革以及国企正常有效的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文献。
现实意义
通过对所举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我国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不足、相关内部审计监督与政府审计监督的不足。通过将基于“免疫系统论”提出的相应对策更好地实践用于现在的审计工作中,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保证国有企业正常有序的运行及发展。
(四)创新之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