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_以万达企业为例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__以吴江万达企业为例[20191229210052]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采取了赊销的营销策略。赊销在带来销售上涨的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的增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幅上升,坏账损失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以苏州吴江万达企业为例,分析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指出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应收账款管理完善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2. 应收账款理论概述 5
2.1应收账款概念 5
2.2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简介 5
2.3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6
2.3.1负面影响 6
2.3.2积极作用 6
2.4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6
3.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及其原因探讨 8
3.1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8
3.2应收账款的事前评价体质缺乏完善 8
3.3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不足 8
3.3.1报表不能反映中小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9
3.3.2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危机 9
3.4应收账款的事后监控力度不够 10
3.4.1收款期延长,违约风险增大 10
3.4.2中小企业的日常管理风险增加,给中小企业带来营业外损失 10
4. 完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1
4.1事前了解市场情况,建立合理的信用体制 11
4.2事中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 11
4.3事后完善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管理 12
4.3.1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2
4.3.2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12
结论 14
参 考 文 献 15
致谢 17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商业竞争愈加激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幅上升,坏账损失率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以苏州吴江万达企业为例,对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研究,因为我国目前针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个案的研究比较少,所以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应收账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对于应收账款所产生的坏账问题,如何加强风险管理、事前防范,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具备较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针对目前吴江万达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中小企业要发展,就要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盘活本企业的流动资金。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作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应收账款的概念、必要性以及目标;其次是以吴江万达企业为例,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及原因探讨;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难题,国内外都有研究。首先是国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外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交易成本理论,就是与现金交易活动相比,赊销与赊购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因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二是建立在信用销售基础上的信用管理方面的研究;三是将应收账款作为中小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对中小企业资产进行证券化方面的讨论。
① 交易成本论
Ferris(1981)[1]认为,中小企业的赊销与赊购活动通过将货物交易与货币交易分离,可以有效降低因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买方企业通过按月度或季度安排债务支出,不仅可以减少预防性资金的持有,同时可以对现有资金进行更高效的管理。
Emery(1987)[2]认为对于生产具有季节性消费特征的产品中小企业来说,以赊销方式交易能够以较少的存货同时达到平滑生产周期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存货成本,赊销成为一种需求管理的工具。
ClaireA.Hill(1996)[3]站在融资人的角度,评价资产证券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Hill认为资产证券化能够避免证券发行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在资产证券化融资过程中,证券化的资产与发起中小企业的整体风险相隔离,可避免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整体信用风险,降低系统风险。
② 信用管理理论
Horen (2004)[4]提出信用竞争(Trade credit Competition)理论,赊销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锁定(lock in)客户的工具。如果客户有较大的市场力量,则该客户变更供应商的威胁是可信的,供应商不得不采用赊销方式。也就意味着,即使是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也会有提供信用的动力。
Shehzad L. Mian and Clifford W. Smith, Jr. (1992)[5]研究信用决策的五个方面:信用风险衡量、授信、应收账款融资、回款和债权保障,具体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是将信用职能内部化还是交给外部机构管理的因素。
③ 应收账款证券化
应收账款作为中小企业资产的一种,有关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发展主要以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展开讨论。
Jure Skarabot(2001)[6]指出,资产证券化过程是一种用于投资与风险管理目的的金融创新。Jure Skarabot通过建立一个多资产中小企业模型来分析各种中小企业资产结果,表明当模型参数处于一定区域时,资产证券化是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想选择,从而证实了资产证券化是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
Darius Palla and Ben J. Sopranzetti.(2004)[7]利用一年期模型扩展,构造了一个道德风险条件下应收账款证券化合同的最优结构,该结构可应用于贷款销售和应收账款保利。
另外,Horen (2007)[8]通过国际制度比较,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赊销比例高于大企业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的现象。由于发展中国家法律制度不完善,大企业在与中小企业的交易中,以赊销作为谈判条件,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迫于对方强大的市场力量(market power)而进行赊销。
国外对于应收账款的研究是这样,那国内呢?
1.2.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目前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研究文章很多,研究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针对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研究。一类是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办法进行的系统研究,包含了对客户的维护、对赊销账款的追踪、坏账回收清欠等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从中小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增加效益,减少损失,维护投资者利益。
① 信用管理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是中小企业内部一项重要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信用管理的特点是对组织的承诺和承诺履行的结果进行关注。
朱荣恩(2005)[9]比较全面的指出了我国信用管理的漏洞,认为我国信用情况非常严重,并指出我国信用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忽视信用管理,片面追求销售增长;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的训练;缺乏客户资信资料;惧怕风险,忽视信用工具等,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解决方案。
纪峰(2009)[10]认为信用管理有着两面性,一方面是给予信用,另一方面是获得信用。作者通过财务管理的原则指导信用管理实践活动:从财务管理的自利行为原则,双方交易原则、信号传递原则、净增效益原则、风险——报酬权衡原则、从投资分散化原则理解信用管理中的机会成本、信用政策制定、征信活动、应收账款决策、信用风险和信用额度分配。利用财务管理原则完全可以对信用管理工作进行全方面指导和规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