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以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为例(附件)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企业并购得到长足发展。本文首先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从企业并购的概念、发展趋势及类型、并购的原因、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然后以“清华紫光收购展讯通讯”为例通过对清华紫光收购展讯通讯的背景、过程及结果做出了概述。发现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有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整合风险,并购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负债资金比例过高,企业财务决策机制不合理,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最后,本文针对并购中出现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专项活动的风险管理,建立合理的财务决策机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主要内容 1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1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2.1企业并购概述 2
2.1.1企业并购的概念 2
2.1.2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2
2.1.3企业并购的作用 2
2.2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3
2.3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理 4
3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财务风险分析
3.1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背景 5
3.2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过程 5
3.3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结果 5
3.4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财务风险 6
3.4.1定价风险 6
3.4.2融资风险 6
3.4.3整合风险 6
3.5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7
3.5.1企业资本结构失衡,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7
3.5.2企业财务决策机制不合理 7
3.5.3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7
3.5.4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7
4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4.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9
4.2加强财务专项活动的风险管理 9
4.3建立合理的财务决策机制 9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失衡,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7
3.5.2企业财务决策机制不合理 7
3.5.3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7
3.5.4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7
4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4.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9
4.2加强财务专项活动的风险管理 9
4.3建立合理的财务决策机制 9
4.4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的结构也进入了一个急需改革的阶段,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企业并购也是被政府和企业所推许的。我国在经历了企业并购后也充分证明了企业并购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往往比较急功近利、盲目乐观的去并购其他企业,缺少对被并购企业财务的风险分析,导致并购失败的案例也不断增加。鉴于此,本文就关于企业并购这一问题,具体研究和具体分析[1]。举出一些实例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使得一家企业在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的同时能够正确的分析出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达到对该企业控制的投资行为。
1.2主要内容
本文对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概述”从并购的概念、发展趋势、作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五个部分阐述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以“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财务风险分析”为例具体分析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通过对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背景、过程、结果、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分析研究,论证了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及财务风险的管理[2]。第四章“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在第二章的理论和第三章的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财务风险的存在问题和原因。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当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以“清华紫光收购展讯通讯”为例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展开研究,同时采用文献查阅法,在图书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深入的研究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从多个角度分析而制定出相对应的有效措施。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2.1企业并购概述
2.1.1企业并购的概念
并购是企业间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国外的学者在研究中习惯把兼并与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简称并购[3]。具体来说,企业并购指的是一个企业对其它企业的企业产权进行重组的自主商业活动,是企业实现扩张的一种重要形式,还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分配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及其他手段,使用债券、股票、现金等其他的有价证券,来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或资产,获取实际控制权,使其它公司失去法人地位。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并购一系列的行为所产生的,贯穿于企业并购投资战略的分析、调查、财务分析、价值的评估、融资和支付决策、并购整合等其他活动的过程中。
2.1.2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一是国内企业跨国并购成为热点。目前中国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外国公司收购中国目标资产或企业以及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收购母公司的优质资产。国内企业收购国外资产或公司的成功案例还不是很多,但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海并购海外公司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二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同行业并购将愈演愈烈 [4]。目前已发生的并购案例中已经出现了以行业内优势企业为主体大规模兼并重组同行业弱势企业的现象 , 一类是在国家行业政策影响下发生的重组,另一类是优势企业的市场行为。但由于目前中国许多行业还面临行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厂家多、技术落后等问题,而且在外资竞争者虎视眈眈的情况,以扶持、做强做大优势企业和整合竞争力差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标志的行业内整合工作将形成愈演愈烈之势。
2.1.3企业并购的作用
第一,并购能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一是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应。企业通过并购其他行业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顾客或市场进行专门的生产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迅速推出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的融资相对容易等。
第二,并购能给企业带来市场主导效应。一是企业通过纵向并购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控制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和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二是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活动,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成为市场的领军者。优势企业可以以规模与效益实施并购战略,从而使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率提升,竞争力增强,凭藉竞争对手的减少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从而成为市场的领军者。
第三,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当今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日益短缺,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对象,这就造成企业对资源占有的排他性和资源经营的长期性,再加上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致使资源紧张和短缺问题日益突出[5]。这就要求企业通过企业并购的形式,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存量资源,利用相关企业拥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从而实现企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强强联合。 <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主要内容 1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1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2.1企业并购概述 2
2.1.1企业并购的概念 2
2.1.2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2
2.1.3企业并购的作用 2
2.2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3
2.3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理 4
3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财务风险分析
3.1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背景 5
3.2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过程 5
3.3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结果 5
3.4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财务风险 6
3.4.1定价风险 6
3.4.2融资风险 6
3.4.3整合风险 6
3.5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7
3.5.1企业资本结构失衡,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7
3.5.2企业财务决策机制不合理 7
3.5.3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7
3.5.4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7
4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4.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9
4.2加强财务专项活动的风险管理 9
4.3建立合理的财务决策机制 9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失衡,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7
3.5.2企业财务决策机制不合理 7
3.5.3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7
3.5.4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7
4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4.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9
4.2加强财务专项活动的风险管理 9
4.3建立合理的财务决策机制 9
4.4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的结构也进入了一个急需改革的阶段,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企业并购也是被政府和企业所推许的。我国在经历了企业并购后也充分证明了企业并购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往往比较急功近利、盲目乐观的去并购其他企业,缺少对被并购企业财务的风险分析,导致并购失败的案例也不断增加。鉴于此,本文就关于企业并购这一问题,具体研究和具体分析[1]。举出一些实例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使得一家企业在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的同时能够正确的分析出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达到对该企业控制的投资行为。
1.2主要内容
本文对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概述”从并购的概念、发展趋势、作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五个部分阐述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以“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财务风险分析”为例具体分析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通过对清华紫光并购展讯通讯的背景、过程、结果、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分析研究,论证了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及财务风险的管理[2]。第四章“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在第二章的理论和第三章的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财务风险的存在问题和原因。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当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以“清华紫光收购展讯通讯”为例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展开研究,同时采用文献查阅法,在图书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深入的研究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从多个角度分析而制定出相对应的有效措施。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2.1企业并购概述
2.1.1企业并购的概念
并购是企业间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国外的学者在研究中习惯把兼并与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简称并购[3]。具体来说,企业并购指的是一个企业对其它企业的企业产权进行重组的自主商业活动,是企业实现扩张的一种重要形式,还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分配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及其他手段,使用债券、股票、现金等其他的有价证券,来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或资产,获取实际控制权,使其它公司失去法人地位。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并购一系列的行为所产生的,贯穿于企业并购投资战略的分析、调查、财务分析、价值的评估、融资和支付决策、并购整合等其他活动的过程中。
2.1.2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一是国内企业跨国并购成为热点。目前中国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外国公司收购中国目标资产或企业以及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收购母公司的优质资产。国内企业收购国外资产或公司的成功案例还不是很多,但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海并购海外公司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二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同行业并购将愈演愈烈 [4]。目前已发生的并购案例中已经出现了以行业内优势企业为主体大规模兼并重组同行业弱势企业的现象 , 一类是在国家行业政策影响下发生的重组,另一类是优势企业的市场行为。但由于目前中国许多行业还面临行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厂家多、技术落后等问题,而且在外资竞争者虎视眈眈的情况,以扶持、做强做大优势企业和整合竞争力差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标志的行业内整合工作将形成愈演愈烈之势。
2.1.3企业并购的作用
第一,并购能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一是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应。企业通过并购其他行业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顾客或市场进行专门的生产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迅速推出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的融资相对容易等。
第二,并购能给企业带来市场主导效应。一是企业通过纵向并购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控制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和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二是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活动,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成为市场的领军者。优势企业可以以规模与效益实施并购战略,从而使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率提升,竞争力增强,凭藉竞争对手的减少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从而成为市场的领军者。
第三,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当今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日益短缺,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对象,这就造成企业对资源占有的排他性和资源经营的长期性,再加上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致使资源紧张和短缺问题日益突出[5]。这就要求企业通过企业并购的形式,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存量资源,利用相关企业拥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从而实现企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强强联合。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