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视角的分析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新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相关概念,接着简述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随后选取及淮海工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等兄弟高校作为调查主体,汇总了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大量研究和思考中本人提出了对策。最后,在新背景下提出了一些创新意见。
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会计政策日新月异 1
1.1.2互联网+背景 1
1.1.3财务机器人背景 2
1.2 研究意义 2
1.2.1 理论意义 2
1.2.2 现实意义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1.4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3
1.4.1 国内研究现状 3
1.4.2 国内研究评述 4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5
2.1 应用型本科高校概念 5
2.1.1 应用型本科高校 5
2.2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界定 5
2.2.1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5
2.3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6
2.3.1 可能的创新 6
2.3.2 可能的不足 6
2.4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6
2.4.1 战略联盟理论 6
2.4.2 SWOT理论 7
3.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8
3.1 以为代表的分析 8
3.1.1 理论知识较多,缺少实战经验 8
3.1.2 课程泛而不精 8
3.1.3 学习过程管制要求较低,考试检测要求不太严格 8
3.1.4 课程设置问题 8
3.2 以淮海工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兄弟高校的分析 9
3.2.1 理论课程太多,实践课程太少 9
3.2.2 许多专业课程仓促结束 9
3.2.3实操难,实习难问题 9
3.2.4 新背景下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类课程较少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2.5 对职业职称证书关注度较低 9
3.3 基于自身观点的分析 10
3.3.1 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交流不畅,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多 10
3.3.2人才培养市场针对性不强 10
3.3.3 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薪资不高 10
3.3.4 没有及时为学生讲授政策及课程更新内容 11
4.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 12
4.1对以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对策 12
4.1.1 增加实操课程,增加实践机会 12
4.1.2 深化课程内容 12
4.1.3 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考核难度 12
4.1.4 自由选择课程 12
4.2 对以淮海工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兄弟高校问题的对策 13
4.2.1 重要课程可分两学期教授或加大学分 13
4.2.2 将考证纳入学分或综合测评考核,提供考证课程 13
4.3 基于自身观点的问题的对策 13
4.3.1 加强高校之间合作 13
4.3.2 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努力提高地区和市场针对性 13
4.3.3 引导学生放低姿态,努力提升自我水平 14
5.新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5.1 会计政策日新月异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5.2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5.3 国际化视角下的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5.4 财务机器人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6.结语 17
6.1 小结 17
6.2 不足 17
附:调查问卷 18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绪论
研究背景
1.1.1会计政策日新月异
2015年以来,在这短短的四年之内,会计领域的政策日新月异,比如在这期间全国会计大学生学习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其中一些内容已经变更了计量方式,包括长期股权投资、营业收入等内容。已经实行好多年的17%的增值税税率,自2018年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等等。此外,统一了标准,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年应税销售额标准统一到500万元及以下。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值得深思。
1.1.2互联网+背景
本人出生于90年代,自认为出生在了互联网蓬勃发展、大浪逐新的时代,经历了腾讯、阿里的崛起,使用并见证了QQ和淘宝的发展,此外,移动端的手机设备也从功能机演变成了现在几乎无所不能的智能机,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也逐步从PC端过渡到了移动端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也得到了互联网的恩惠,会计的各项数据都可以被处理地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大大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节省了基层会计的人力,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一个大型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来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予以解决,对于同一个公司内部来说,企业管理层也可以远程观察公司财务状况,对企业的下一步决策作出合理的判断,有利于财务管理的合理控制。在互联网发展下,电算化趋势明显,各种财务软件的使用代替了传统了手工做账,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更新,未来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是否会趋于虚无,会计岗位是否会面临削减,不得而知。此外,互联网+就是将一些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结合,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新兴互联网行业产生了众多商业模式和产品,这对会计核算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颠覆了传统的会计思维模式,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不得不思考如何核算和反映才能在法律框架下更好地为管理者服务。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层面使得会计计量的时空不受限制,产生一系列与传统会计不符的计量情况。而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大型公司被黑客入侵的情况使得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计量安全性、真实性难以保证。总之,新的各种商业模式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发起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能在了解互联网高新技术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会计职能的新型会计人才。
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会计政策日新月异 1
1.1.2互联网+背景 1
1.1.3财务机器人背景 2
1.2 研究意义 2
1.2.1 理论意义 2
1.2.2 现实意义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1.4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3
1.4.1 国内研究现状 3
1.4.2 国内研究评述 4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5
2.1 应用型本科高校概念 5
2.1.1 应用型本科高校 5
2.2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界定 5
2.2.1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5
2.3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6
2.3.1 可能的创新 6
2.3.2 可能的不足 6
2.4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6
2.4.1 战略联盟理论 6
2.4.2 SWOT理论 7
3.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8
3.1 以为代表的分析 8
3.1.1 理论知识较多,缺少实战经验 8
3.1.2 课程泛而不精 8
3.1.3 学习过程管制要求较低,考试检测要求不太严格 8
3.1.4 课程设置问题 8
3.2 以淮海工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兄弟高校的分析 9
3.2.1 理论课程太多,实践课程太少 9
3.2.2 许多专业课程仓促结束 9
3.2.3实操难,实习难问题 9
3.2.4 新背景下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类课程较少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2.5 对职业职称证书关注度较低 9
3.3 基于自身观点的分析 10
3.3.1 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交流不畅,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多 10
3.3.2人才培养市场针对性不强 10
3.3.3 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薪资不高 10
3.3.4 没有及时为学生讲授政策及课程更新内容 11
4.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 12
4.1对以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对策 12
4.1.1 增加实操课程,增加实践机会 12
4.1.2 深化课程内容 12
4.1.3 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考核难度 12
4.1.4 自由选择课程 12
4.2 对以淮海工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兄弟高校问题的对策 13
4.2.1 重要课程可分两学期教授或加大学分 13
4.2.2 将考证纳入学分或综合测评考核,提供考证课程 13
4.3 基于自身观点的问题的对策 13
4.3.1 加强高校之间合作 13
4.3.2 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努力提高地区和市场针对性 13
4.3.3 引导学生放低姿态,努力提升自我水平 14
5.新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5.1 会计政策日新月异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5.2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5.3 国际化视角下的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5.4 财务机器人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15
6.结语 17
6.1 小结 17
6.2 不足 17
附:调查问卷 18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绪论
研究背景
1.1.1会计政策日新月异
2015年以来,在这短短的四年之内,会计领域的政策日新月异,比如在这期间全国会计大学生学习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其中一些内容已经变更了计量方式,包括长期股权投资、营业收入等内容。已经实行好多年的17%的增值税税率,自2018年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等等。此外,统一了标准,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年应税销售额标准统一到500万元及以下。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值得深思。
1.1.2互联网+背景
本人出生于90年代,自认为出生在了互联网蓬勃发展、大浪逐新的时代,经历了腾讯、阿里的崛起,使用并见证了QQ和淘宝的发展,此外,移动端的手机设备也从功能机演变成了现在几乎无所不能的智能机,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也逐步从PC端过渡到了移动端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也得到了互联网的恩惠,会计的各项数据都可以被处理地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大大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节省了基层会计的人力,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一个大型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来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予以解决,对于同一个公司内部来说,企业管理层也可以远程观察公司财务状况,对企业的下一步决策作出合理的判断,有利于财务管理的合理控制。在互联网发展下,电算化趋势明显,各种财务软件的使用代替了传统了手工做账,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更新,未来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是否会趋于虚无,会计岗位是否会面临削减,不得而知。此外,互联网+就是将一些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结合,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新兴互联网行业产生了众多商业模式和产品,这对会计核算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颠覆了传统的会计思维模式,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不得不思考如何核算和反映才能在法律框架下更好地为管理者服务。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层面使得会计计量的时空不受限制,产生一系列与传统会计不符的计量情况。而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大型公司被黑客入侵的情况使得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计量安全性、真实性难以保证。总之,新的各种商业模式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发起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能在了解互联网高新技术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会计职能的新型会计人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