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海外并购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海外并购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20191229204949]
摘 要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自此,国内众多企业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都纷纷走上海外并购之路。海外并购不但能扩大企业自身的规模,还能通过并购拥有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但凡事都有对立面,海外并购也存在着风险,稍不留神企业就可能走向破产。
本文基于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学学者对海外并购的研究,结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对加拿大OPTI公司的并购案,具体分析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这次并购中面临的财务风险,研究产生其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管理层的对策措施,通过解决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探寻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海外并购方式。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海油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对策措施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4
1.4.1研究内容 4
1.4.2研究方法 5
2.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6
2.1公司简介 6
2.2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购案的简析 6
2.2.1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分析 6
2.2.2加拿大OPTI公司分析 8
2.2.3并购案可行性分析 8
2.3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海外并购的风险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9
3.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1
3.1企业的外部原因 11
3.1.1经济全球化的不可测性 11
3.1.2国外企业的打压 11
3.2企业的内部原因 11
3.2.1企业缺乏海外并购经验 11
3.2.2海外并购人才的稀缺 12
3.2.3企业品牌定位不合理 12
3.2.4海外并购制度不健全 12
4.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对策研究 13
4.1充分利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 13
4.2正确对待同行业竞争 13
4.3强化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意识 13
4.4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13
4.4.1培养海外并购的人才 13
4.4.2制定合理的并购政策 13
4.5充分了解国外并购形势政策 14
5.结论与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时至今日,已过去10多年,在这短时间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中国的经济实力也日益提高,许多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都跃跃欲试,开始走上海外并购之路。尤其是近几年,海外并购的案例不断增多,并购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次贷危机又给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一丝阻碍和风险,可同样的,这也是一个并购的好机会,全球资产价格普遍跌落谷底,国外企业的收购价格变得十分诱人,中国企业趁此机会能减少不少的成本,原本很多压根不能并购到的国外企业现如今轻而易举的就能拿下。甚至有专家建议把海外并购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文将简称“中海油”)就是这个海外并购大军中的一个佼佼者。中海油就是利用了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手收购了加拿大OPTI公司,从而成功进入油砂领域,为中海油,为中国石油业的中期、长期发展带来一笔可观的油储量。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海外并购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一些财务手段和渠道,跨国把别国的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甚至是整个企业收购过来。海外并购涉及至少两个国家的本土企业,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两个国家的市场。
海外并购,也就是对外投资。我国海外并购的历程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2年至2000年,在这期间,我国主要是对东南亚以及非洲国家进行投资,是处于尝试性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则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了,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如雨后春笋般都冒了出来,因为大家都深刻的了解到只有走出中国,走入全球经济中,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OPTI公司对中国石油业有非常巨大的影响,他能使中海油在全球石油产业的脚步牢牢站稳,进一步成为油砂业的主导。同时也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所以说,中国企业展开的海外并购,是中国尽早融入全球经济模式,中国经济快速得以发展的主力军与推动者。
1.2.2研究意义
本文先从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海外并购的活动展开分析,并探讨其中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中海油收购加拿大OPTI公司,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中海油收购OPTI的行为,力图从中了解中海油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面临的一些财务风险,依此得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使企业能稳步发展。
海外并购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各国企业对外经济投资的主要方式,面对全球化的大浪潮,我国政府和企业更不应该视若无睹,而是应该积极面对,参与,顺应整个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经济开放的要早,所以对海外并购的研究比较早,他们研究的文献也较多、较透彻,能直观全面的向大众反映海外并购的优缺点及研究成果。因此他们的很多检验理论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Leland & Pyle(1977)认为“金融中介应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企业经济结构的转变,使企业通过创新与发展,更便捷与快速的对国外企业进行并购。”[1]
Modigliani & Miller(1958)提出资本组织不相干理论和投资现金流理论。该理论指出整个公司的全部价值仅与公司的资产与其投资决策有关,由企业的所能获得利润的基本能力(投资现金流)和风险所决定。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和企业自身的价值不会被资本结构的调整所轻易改变。这个理论对企业并购的的意义在于:并购其他企业,该企业的价值不会因为财务方式的不同而受影响。[2]
Amihud Lev & Travlos提出了控制权分散理论:“并购海外企业的国内企业的高层,选择现金支付或债务支付作为支付方式,可以避免控制权的分散。收购方的高层持有股权份越多,就越可能使用现金融资方式;一般来说,有更想控制整个企业的高层都喜欢选择现金或债券支付方式。”[3]
Williamson(1988)经研究得出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支付方式分为债权支付,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如果并购的企业专用资产比例偏低,收购方应选择债券支付;如果收购的企业的专用资产比例很高,收购方就应选择股票支付。[4]
1.3.2国内研究现状
经济全球化,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海外并购,相关的文章也发表了很多,但是大多都研究的相仿。国内有关海外并购的文章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海外并购的风险研究,另一类是海外并购的优越性的研究。
(1)海外并购的风险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海外并购并不是没有缺陷,他其实存在很大的风险。
杜晓君(2010)研究得出“风险识别是我国企业海外收购的风险控制的首要条件,也是海外收购得以成功实现的保障。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收购行为一般得不到收购国政府和社会群众的信任,严重增加了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收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极大的提高了风险识别的难度。”[5]
顾雯菲(2009)认为“并购的风险一是来自于国家政治政策手段,二是来自于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三是来自于货币汇率债权债务等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四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整合过程。”[6]
向文波(2010)发现“通过兼并产业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国内的实际案例中,失败多于成功。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产生的风险也许是最低的,是投资全球化最好的方式。”[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