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目录
1.前言 6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6
1.1.1研究背景 6
1.1.2研究意义 7
2.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概述 8
2.1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定义 8
2.1.1内部控制的定义 8
2.1.2风险管理的定义 8
2.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8
2.2.1二者的目标相同 8
2.2.2它们都是为了规避风险 8
2.2.3二者相互融合、互相补充 9
2.3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作用 9
2.4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9
3.我国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0
3.1我国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
3.1.1内部控制环境以及政策不够完善 10
3.1.2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薄弱 11
3.1.3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的失职 11
3.1.4企业高管的权利过大 12
3.2解决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的问题的办法 12
3.2.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以及完善内部控制政策 12
3.2.2加强内部员工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意识 13
3.2.3对监督机构进行加强管理 13
3.2.4将管理人员进行分岗分职 14
4.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 14
4.1公司概况 14
4.2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现状 16
4.2.1扬杰公司内部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认识情况 16
4.2.2公司内部控制政策的制订 16
4.2.3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 16
4.3公司在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7
4.3.1公司高管的权力过于集中 17
4.3.2内部控制的建设不够完善 17
4.3.3监督力度不大 18
4.3.4部分员工不能胜任 18
4.4对于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风险管理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部控制建设提出的意见 18
4.4.1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建设 18
4.4.2设立奖惩制度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由于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稍有不慎,企业的丑闻就会遍布整个市场,会给企业惹来大麻烦。伴随着美国安然、日本东芝以及国内的长虹、万福生科等企业的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以及近几年我国对于反腐的大力推动,尤为凸显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因为2001年爆出的安然事件,200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SOX法案为基础, 2004年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简称 ERM 框架),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1]随着时代的发展,COSO在2013年颁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新的报告强调了关于舞弊与欺诈的内容,把管理层评估舞弊风险作为内部控制的原则,重点加以阐述。这与我国的反腐达成了共同方向。
随着银广夏、万福生科、长虹等各大企业财务造假以及后来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不断地发生和出现,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和不利的影响。使得国家相关部门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关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设问题,于是在2006 年,国资委颁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使得许多央企在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中有有据可依,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企业面临着倒闭破产,这些都暴露出它们的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的不足。继而在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世,这份报告详细的阐述和规范了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的所有内容,使得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近几年各大高官的落马,体现了不单单在企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的不足,还体现了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不足。所以对于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企业能否与国际接轨并长期存续以及事业单位能否消除单位内部不好的风气。
1.1.2研究意义
近些年不断地有很多大的企业由于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和疏漏,造成内部人员贪污腐败、营私舞弊,使得企业逐渐走向没落。内部控制可以说是当代的每个企业在管理中需要着重强化和研究的地方,而风险管理则是每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企业只有作好这两项工作,才能够在所在的市场占据一席地位。而全球经济统一化,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这也造成了企业面对着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从而促使经营风险也越来越纷繁复杂。是以,企业应该构建一个以风险管理为前提的内部控制系统来应对各种金融风险。
在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各大知名企业的亏损以及部分中小企业的破产,可以看出许多企业的风险意识不是很强烈。当危机降临时,企业内部的团队不能够快速有效地商议出对策来应对问题。本文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定义出发,结合相关事件,总结了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获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联系相关案例分析了如今企业内部控制在国内建设的近况,然后根据国内现有的相关政策以及国外的比较成熟的指导办法来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下面从不同的视角来说明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