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本文针对近些年江苏中部地区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认识不足、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速度缓慢、停滞不前。采用文献分析以及总结归纳的方法,通过分析,只有增强企业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建立透明公司管理体系。才能使得江苏中部中小企业得到高速健康发展。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3研究方法 2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3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特征 4
2.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4
2.1.2 内部控制的特征 4
2.1.3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4
2.2 中小企业的界定 5
2.3 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5
3 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6
3.2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3.2.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6
3.2.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 7
3.2.3 企业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缺乏有效性 7
3.2.4 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8
3.2.5 内部控制行为主体普遍素质较低 9
3.2.6 由于家族企业较多,管理混乱 9
4完善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4.1 增强企业人员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10
4.2 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行业人员水平 10
4.3 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和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3.2.5 内部控制行为主体普遍素质较低 9
3.2.6 由于家族企业较多,管理混乱 9
4完善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4.1 增强企业人员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10
4.2 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行业人员水平 10
4.3 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 10
4.4 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11
4.5 建立规范透明公司管理体系,避免家族企业的弊端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
1.1.1研究背景
在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为该地区经济成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以泰州市为例:相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该地区约有4.5万家,其数量占该地区企业总数的极大部分,其他企业仅占0.01%。在2008年,全市达到规模的工业类的企业约有两千八百多家,只有13家不是中小企业。该年,中小企业实现产值、和利税分别为2141亿元和185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都占到了70%左右。中小企业每年的投资额越来越大,就泰州市而言,投资额上千万的项目里中小企业就有一千一百项左右,在全市同类投资中占了三分之二以上;中小企业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也不断的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员工占到了社会所有就业人员的八成左右,它不少农村务工人员、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以及退伍军人和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或者再就业。然而在中小企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没有解决[1],其中管理模式落后,内部控制薄弱就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虽然在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呈现一副欣欣向荣的状态,但是他依然还有很多不足制约着它的发展。例如:管理模式不先进,达不到现在社会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不足致使它在扩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此外不少中小企业缺乏现代经济意识,公司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发展观,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机遇和争先意识不足;企业无法做到持续高速的发展,在抵御风险过程中也常常经不住考验[2]。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因为其内部控制的薄弱与不健全,如果其有着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可以科学系统的管理企业,实现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信息的及时同步,岗位的相互协作,从而避免内部贪污腐败和因人员关系复杂造成的管理混乱等问题[3]。综上,想要让中小企业能够快速且良好的成长,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需要得到重视的。
1.1.3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现有的资料和一些理论依据,并结合其实际情况来对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方案。
总结归纳法:根据当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该现状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4]。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最先是L.R.Dicksee在二十世纪初发表了内部牵制的定义。他提出,内部牵制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员工之间分工明确,对日常工作的会计记录,工作人员岗位要时常轮换。
George E. Bennett对内部牵制的相关定义进行了补充提高,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给内部牵制做了一个更加完整的阐释:内部牵制是由账户和程序两者相互配合运行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让员工在进行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能够对其他职工的工作进行不间断监督与考察,达到杜绝员工在工作时消极怠工和徇私舞弊的行为[57]。
1.2.2国内研究现状
在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一直是其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其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许多大型企业相比较的话,中小型企业经营的范围普遍不大,产品种类也相对单一,使其能根据市场要求随机应变。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创办过程中竞争压力很大,所以其在很多经济状态下都能生存,其经营弹性也很大。事有利必有弊:很大一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水平不高,规章制度很不完善;还有一些企业法律法规意识很淡薄,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会通过一些违法手段偷税漏税;中小企业的财务一般外界很难查询,会计信息实用性较差;在日常工作中,印单、印票没有能够做到分开管理,空白凭证的保管和使用都不符合规范要求,并且在会计人员的职位分配上没有按照“内部牵制”的原则进行;不少企业在会计凭证填制过程中对原始凭证要求不严格;还有一些企业存在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的现象。
造成这
1 绪论
1.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3研究方法 2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3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特征 4
2.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4
2.1.2 内部控制的特征 4
2.1.3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4
2.2 中小企业的界定 5
2.3 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5
3 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6
3.2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3.2.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6
3.2.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 7
3.2.3 企业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缺乏有效性 7
3.2.4 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8
3.2.5 内部控制行为主体普遍素质较低 9
3.2.6 由于家族企业较多,管理混乱 9
4完善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4.1 增强企业人员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10
4.2 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行业人员水平 10
4.3 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和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3.2.5 内部控制行为主体普遍素质较低 9
3.2.6 由于家族企业较多,管理混乱 9
4完善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4.1 增强企业人员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10
4.2 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行业人员水平 10
4.3 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 10
4.4 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11
4.5 建立规范透明公司管理体系,避免家族企业的弊端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
1.1.1研究背景
在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为该地区经济成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以泰州市为例:相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该地区约有4.5万家,其数量占该地区企业总数的极大部分,其他企业仅占0.01%。在2008年,全市达到规模的工业类的企业约有两千八百多家,只有13家不是中小企业。该年,中小企业实现产值、和利税分别为2141亿元和185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都占到了70%左右。中小企业每年的投资额越来越大,就泰州市而言,投资额上千万的项目里中小企业就有一千一百项左右,在全市同类投资中占了三分之二以上;中小企业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也不断的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员工占到了社会所有就业人员的八成左右,它不少农村务工人员、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以及退伍军人和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或者再就业。然而在中小企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没有解决[1],其中管理模式落后,内部控制薄弱就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虽然在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呈现一副欣欣向荣的状态,但是他依然还有很多不足制约着它的发展。例如:管理模式不先进,达不到现在社会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不足致使它在扩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此外不少中小企业缺乏现代经济意识,公司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发展观,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机遇和争先意识不足;企业无法做到持续高速的发展,在抵御风险过程中也常常经不住考验[2]。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因为其内部控制的薄弱与不健全,如果其有着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可以科学系统的管理企业,实现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信息的及时同步,岗位的相互协作,从而避免内部贪污腐败和因人员关系复杂造成的管理混乱等问题[3]。综上,想要让中小企业能够快速且良好的成长,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需要得到重视的。
1.1.3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现有的资料和一些理论依据,并结合其实际情况来对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方案。
总结归纳法:根据当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该现状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4]。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最先是L.R.Dicksee在二十世纪初发表了内部牵制的定义。他提出,内部牵制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员工之间分工明确,对日常工作的会计记录,工作人员岗位要时常轮换。
George E. Bennett对内部牵制的相关定义进行了补充提高,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给内部牵制做了一个更加完整的阐释:内部牵制是由账户和程序两者相互配合运行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让员工在进行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能够对其他职工的工作进行不间断监督与考察,达到杜绝员工在工作时消极怠工和徇私舞弊的行为[57]。
1.2.2国内研究现状
在江苏中部地区,中小企业一直是其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其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许多大型企业相比较的话,中小型企业经营的范围普遍不大,产品种类也相对单一,使其能根据市场要求随机应变。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创办过程中竞争压力很大,所以其在很多经济状态下都能生存,其经营弹性也很大。事有利必有弊:很大一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水平不高,规章制度很不完善;还有一些企业法律法规意识很淡薄,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会通过一些违法手段偷税漏税;中小企业的财务一般外界很难查询,会计信息实用性较差;在日常工作中,印单、印票没有能够做到分开管理,空白凭证的保管和使用都不符合规范要求,并且在会计人员的职位分配上没有按照“内部牵制”的原则进行;不少企业在会计凭证填制过程中对原始凭证要求不严格;还有一些企业存在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的现象。
造成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