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还不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出巨大贡献,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关注点。然而中小企业却普遍面临着融资苦难的问题,这阻碍了其更好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自身信用等级不够,银行贷款手续过于复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开放度不高,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从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简化银行对中小企业借贷手续,改变企业本身传统的管理放式,适当打开资本市场吸纳海外资金等方法出发。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1
2.2 国外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1
2.3 融资及其方式 2
3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2
3.1 内源融资 2
3.2 外源融资 3
4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3
4.1 融资渠道少 3
4.2 融资成本高 4
4.3 正规金融支持力度小 4
4.4 融资规模小 4
5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5
5.1 内部原因 5
5.2 外部原因 6
6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 7
6.1 德国 7
6.2 日本 8
6.3 美国 8
7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与建议 8
7.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8
7.2 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素质 9
7.3 加强企业信用度 10
7.4 完善担保体系 10
7.5 发展资本市场 10
7.6 风险投资 11
8 案例分析 11
8.1 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 11
8.2 中国移动通信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而新中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飙升,中国的中小企业群体也在不断壮大着。二十一世纪,在工商局登记在册的中国各行业的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5400多万户的个体商户,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城市里,中小企业为国家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人就职于中小企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小企业正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可是,我们也可以切身体会到,中小企业所享受的权利和国有企业相比之下明显是不平衡的。因为自身经营特点和政府政策不足,中小企业基本都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在国务院的一次调查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有将近67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的不足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让中小企业的设备仍然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原因。本该得到资本市场的追逐而不断壮大,但现在却因为缺乏资金,而面临着即将倒闭的困境。就这种情况而言,中国想要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它们的资金问题,这就是本文所要探究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 基本概念界定
2.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在1998年,《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依据企业销售规模和资产总额的大小将企业分为了特大、大、中、小这四种类型的企业。在2003年,《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将企业又可以再分为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大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是帮助我们划分中小企业的主要依据标准,中小企业企业的总资产较少、经营收入较低、员工人数较少并且组织管理结构较为简单,职责分工有限的企业。大企业则拥有更多的总资产,并且其经营收入比较高,员工人数则动不动就上万人并且其拥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结构。而在中小企业种,其又被细分为三类: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以及微型企业,而划分的标准则又是根据各个行业所区分,比如:就业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等。
2.2 国外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在19世纪初西方社会开始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定义,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西方社会展开,使得西方的资本运作更为成熟,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兴起。这时,工业和商业体系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大企业开始垄断经济,在大企业兴起的同时,经济学家也注意到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然后开始了对中小企业的研究。
2.3 融资及其方式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1]。从科学理论上来讲,融资是指企业根据自己当前的经营状况以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和未来的一些主营业务,通过具体实际的分析判断,从而筹集资金的行为,其具体方面还是资金的融入。而通俗意义上的融资指的则是资金的融入和融出两方面,来保持资金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依据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可以细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形式。其中内源融资包括自有资本和债务融资,自有资本主要来源于亲友借款、折旧和盈余留存等,这种融资方式虽然风险较小,但是数量有限;债务融资主要是职工集资,成本低,而且还款期限可以延长。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以及间接融资这两种主要方法。直接融资包括民间借贷、天使资本和风险投资,而直接融资方式存在不足的地方是以下几种:首先是较高的贷款利率以及贷款风险较高;其次间接融资有银行贷款、非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然而这些融资方式都是比较常见的,其所具备低利率、低风险等特点使其对企业的要求较高。
3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3.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的定义是指那些只依靠企业内部资金,即企业在之前进行的企业活动中所谋取的商业利润或是一些短暂时间内闲置的并且可以用来应急周转的资金。在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时,中小企业被迫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决策,这就使得企业需要高执行力。所以,使中小企业需要有能力去应对各种各个时间节点和随机数量的要求。根本国际权威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七成以上的中小型企业依靠自身积累,其余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商业信用或其它非正规融资[2]。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它们的管理模式和内部管理操作较为薄弱,况且内部融资的成本较低,且其具有易操作性。至此,内源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法。
3.2 外源融资
3.2.1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当前正在实行的上市额度管理机制使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发行股票上市的机会。中国在资本市场上发展比较慢,是由于中国本身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加上中国目前多半中小企业属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它们受经济规模等条件的制约,使其不能通过股权和债券去获得资金。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国家开放了二板市场,可能有部分中小企业可以“借壳上市”,但这只是极少数。
目 录
1 引言 1
2.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1
2.2 国外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1
2.3 融资及其方式 2
3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2
3.1 内源融资 2
3.2 外源融资 3
4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3
4.1 融资渠道少 3
4.2 融资成本高 4
4.3 正规金融支持力度小 4
4.4 融资规模小 4
5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5
5.1 内部原因 5
5.2 外部原因 6
6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 7
6.1 德国 7
6.2 日本 8
6.3 美国 8
7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与建议 8
7.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8
7.2 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素质 9
7.3 加强企业信用度 10
7.4 完善担保体系 10
7.5 发展资本市场 10
7.6 风险投资 11
8 案例分析 11
8.1 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 11
8.2 中国移动通信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而新中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飙升,中国的中小企业群体也在不断壮大着。二十一世纪,在工商局登记在册的中国各行业的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5400多万户的个体商户,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城市里,中小企业为国家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人就职于中小企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小企业正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可是,我们也可以切身体会到,中小企业所享受的权利和国有企业相比之下明显是不平衡的。因为自身经营特点和政府政策不足,中小企业基本都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在国务院的一次调查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有将近67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的不足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让中小企业的设备仍然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原因。本该得到资本市场的追逐而不断壮大,但现在却因为缺乏资金,而面临着即将倒闭的困境。就这种情况而言,中国想要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它们的资金问题,这就是本文所要探究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 基本概念界定
2.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在1998年,《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依据企业销售规模和资产总额的大小将企业分为了特大、大、中、小这四种类型的企业。在2003年,《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将企业又可以再分为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大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是帮助我们划分中小企业的主要依据标准,中小企业企业的总资产较少、经营收入较低、员工人数较少并且组织管理结构较为简单,职责分工有限的企业。大企业则拥有更多的总资产,并且其经营收入比较高,员工人数则动不动就上万人并且其拥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结构。而在中小企业种,其又被细分为三类: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以及微型企业,而划分的标准则又是根据各个行业所区分,比如:就业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等。
2.2 国外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在19世纪初西方社会开始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定义,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西方社会展开,使得西方的资本运作更为成熟,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兴起。这时,工业和商业体系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大企业开始垄断经济,在大企业兴起的同时,经济学家也注意到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然后开始了对中小企业的研究。
2.3 融资及其方式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1]。从科学理论上来讲,融资是指企业根据自己当前的经营状况以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和未来的一些主营业务,通过具体实际的分析判断,从而筹集资金的行为,其具体方面还是资金的融入。而通俗意义上的融资指的则是资金的融入和融出两方面,来保持资金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依据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可以细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形式。其中内源融资包括自有资本和债务融资,自有资本主要来源于亲友借款、折旧和盈余留存等,这种融资方式虽然风险较小,但是数量有限;债务融资主要是职工集资,成本低,而且还款期限可以延长。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以及间接融资这两种主要方法。直接融资包括民间借贷、天使资本和风险投资,而直接融资方式存在不足的地方是以下几种:首先是较高的贷款利率以及贷款风险较高;其次间接融资有银行贷款、非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然而这些融资方式都是比较常见的,其所具备低利率、低风险等特点使其对企业的要求较高。
3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3.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的定义是指那些只依靠企业内部资金,即企业在之前进行的企业活动中所谋取的商业利润或是一些短暂时间内闲置的并且可以用来应急周转的资金。在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时,中小企业被迫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决策,这就使得企业需要高执行力。所以,使中小企业需要有能力去应对各种各个时间节点和随机数量的要求。根本国际权威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七成以上的中小型企业依靠自身积累,其余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商业信用或其它非正规融资[2]。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它们的管理模式和内部管理操作较为薄弱,况且内部融资的成本较低,且其具有易操作性。至此,内源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法。
3.2 外源融资
3.2.1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当前正在实行的上市额度管理机制使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发行股票上市的机会。中国在资本市场上发展比较慢,是由于中国本身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加上中国目前多半中小企业属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它们受经济规模等条件的制约,使其不能通过股权和债券去获得资金。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国家开放了二板市场,可能有部分中小企业可以“借壳上市”,但这只是极少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