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地区上市公司为例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地区上市公司为例[20191209191843]
摘 要
自1958年MM理论被提出以来,全球掀起了研究资本结构的热潮。资本结构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影响公司的总体稳定和长远发展。如何不断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公司在管理决策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在不断完善,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着资本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优化资本结构刻不容缓,因此,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资本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基础,以苏州地区上市公司为例,理论联系实际,对2007年到2012年苏州地区上市公司的负债权益比、负债结构、股权结构进行研究,得出上市公私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较低;负债结构不合理;股权集中度高;流通股比例大;资本结构相对稳定”的现状,并结合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效率的对策,使上市公司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资本结构公司自身行业宏观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3.1国外文献综述 1
1.3.2国内文献综述 2
1.3.3文献述评 3
2.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概述 4
2.1上市公司的基本概念 4
2.2资本结构的概念 4
2.3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4
2.3.1 MM理论 4
2.3.2 权衡理论 5
2.3.3 代理成本理论 5
3.苏州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6
3.1资产负债率 6
3.2负债结构 7
3.3股权集中度 9
3.4股权性质 9
3.5资本稳定性 10
4.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12
4.1宏观因素 12
4.1.1经济发展水平 12
4.1.2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12
4.1.3通货膨胀 12
4.1.4利率 13
4.2行业因素 14
4.3公司自身因素 15
4.3.1公司规模 15
4.3.2盈利能力 15
4.3.3公司成长性 16
4.3.4非负债税盾 16
4.3.5公司治理结构 16
5.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建议 18
5.1立足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18
5.1.1大力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18
5.1.2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 18
5.1.3加强信息披露管理 19
5.1.3完善国家法律法规 19
5.2注重行业因素 19
5.3关注公司自身影响因素 19
5.3.1合理扩大公司规模 20
5.3.2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20
5.3.3发行可转换债券 20
5.3.4合理利用公司的“税盾” 20
5.3.5调整股东持股结构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附录 25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资本结构是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自1858年以来,MM理论被提出,资本结构已经成为理论界所热衷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市场、制度等因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大有不同,因此,对发达国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与此同时,对国内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数据陈旧,实证不规范等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速发展的资本市场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压力,使得上市公司愈发重视资本结构的问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普遍偏低,负债结构长期不合理。目前,资本结构优化的问题亟待解决。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资本结构是企业的骨架,支撑着企业的运营。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仅会对企业发展形成阻力,甚至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本文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
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的意义为:一方面,提高上市公司的生存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之路可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最后,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国外文献综述
(1) 公司自身因素
Titman和Wessels(1988)选取了企业规模、获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企业成长性、非负债税盾这五个被普遍认为对资本结构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规模大的企业和获利能力强的企业,更倾向于内部融资,另一方面,资产担保价值大的企业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倾向于使用债权融资,企业的资本结构与非负债税盾显著负相关关系。而Harris和Raviv(1990)研究得出负债水平与资产担保价值、非负债税盾、企业成长性、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2)行业因素
关于行业因素,有些学者认为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显著差异,有些学者这持相反的观点。Bradley(1984)认为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非常大的系统性差异。Aggarwal(1990)对亚洲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性。而Collins和Sekely(1983)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异并不显著。
(3)宏观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能够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也很多,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等等。由于很多宏观因素的数据难以收集且不容易被量化,因此,这个方面的实证研究不多。Booth等(2001)发现通货膨胀率、实际GDP增长率等一些宏观因素对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Hackbarth(2007)研究得出,经济是否繁荣对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有重要影响,经济越繁荣,资本结构的调整越为频繁,幅度越小。
1.3.2国内文献综述
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规范和发展的阶段,因此,我国学者对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国外比较滞后。但是,国内学者已认识到对资本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由于经济体制和及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国内外研究成果不尽相同。
(1)公司自身因素
纵观国内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公司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获利能力、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能力、非负债税盾等等。
关于企业规模,陆正飞和辛宇两位学者(1998)认为公司规模与负债水平没有显著关系,洪锡熙、沈艺峰两位学者(2000)和沈根祥(1999)等学者则认为公司规模与公司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而冯福根等学者(2000)认为公司规模与公司资本结构二者负相关。关于盈利能力,冯福根等学者(2000)认为二者负相关,而洪锡熙和沈艺峰两位学者认为其正相关。关于非负债税盾,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负相关,而蒋惠凤学者(2010)认为非负债税盾对资本结构影响较小。关于公司成长性,蒋惠凤学者认为其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与肖作平学者、吴世农学者(2002)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吕长江、韩慧博两位学者(2001)却持相反看法,而洪锡熙、沈艺峰两位学者(2000)认为公司的成长性对融资结构不造成影响。
(2)行业因素
高金霞等三位学者(2010)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在行业内存在差异。李建学者(2013)认为行业因素是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与郭鹏飞和孙培源两位学者(2003)得出的结论一致。
(3)宏观因素
姚琼学者(2003)发现通货膨胀与利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相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对农业企业的资本结构有重大影响。赵冬青等学者(2008)研究得出相似的结论,企业的资本结构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供给条件的影响。
1.3.3文献述评
从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学界认同一些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共识,例如公司规模、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营运能力等因素。对于行业对资本结构的是否具有影响,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观点。至于宏观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略有不同,国外学者认为通货膨胀、GDP增长率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重大,而国内学者认为国家宏观政策对资本结构影响较大,这个结果也和我国不成熟的金融市场相适应。
我国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国内的研究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指标选取上还缺乏全面性和适应性;其次,由于宏观数据难以收集,对资本结构的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不够;再次,对行业研究不够深入,大部分学者只是证明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本结构存在差异,而并没有将行业因素细化来研究具体每个因素的行业差异性;最后,关于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由于国内大多数学者做研究时,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很不成熟,与如今上市公司规模,以及所处的资本市场环境都有很大差异,所以形成的结果不能完全说明今天的状况,但是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借鉴。
本文将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苏州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相结合,力图从理论与实际融合的角度更深更广的理解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提出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的合理性建议,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概述
2.1上市公司的基本概念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其发行的股票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能够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与其他股份有限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更为先进,财务制度更加透明完善。同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交易股份,吸收大量资金,分散风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在中国,上市公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上市公司是指主要发起人在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并且发行的股票在市场上公开交易,无论是在国内或者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从狭义上说,上市公司专指A股上市公司。本文所说的上市公司便是狭义上的上市公司。
2.2资本结构的概念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某一时期上市公司资本的构成状态,是一个存量,它不仅反映了公司资金筹措的来源及状况,还关系到公司的生产运营等重大决策。有关资本结构的概念,理论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而现在,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中最常见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既涵盖了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在内的长期资本,也涵盖了短期债务资本。第二种观点认为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而短期负债这不属于资本结构的范畴。从对资本结构的概念的运用来看,国内外学者会基于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概念来进行资本结构的研究,而第一种观点是最为通用的,本文同样采用这种观点,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
2.3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2.3.1 MM理论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最早阐述了MM理论的基本思想。MM理论认为,当公司处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且不考虑所得税的作用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影响企业的资本价值。根据MM理论,在假设成立的情况下,任何通过改变公司资本结构而提高公司价值的行为都是无用功。MM理论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然而,在现实中的公司不能满足那一系列严格的假设,MM理论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
1963年,两位教授进一步修正了MM理论,修正后的MM理论考虑了所得税的作用,他认为,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这两个因素有重要影响,当负债水平等于100%时,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资本成本可以最小。
2.3.2 权衡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MM理论为基础的权衡理论问世。所谓的权衡理论就是在公司进行融资时,要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破产成本,由此得到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权衡理论考虑了MM理论未考虑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这两个影响因素,他认为企业若是通过增加债务来增加企业价值,就很可能产生这两种成本,因此,如果过多使用债务融资,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以致破产。
2.3.3 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是公司在对代理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形成的理论。1976年,詹森和梅克林首次将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结合起来。根据两位教授的定义,代理成本包括企业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担保成本以及企业的剩余损失三个方面,即由于代理问题所发生的成本,产生的损失。
摘 要
自1958年MM理论被提出以来,全球掀起了研究资本结构的热潮。资本结构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影响公司的总体稳定和长远发展。如何不断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公司在管理决策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在不断完善,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着资本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优化资本结构刻不容缓,因此,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资本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基础,以苏州地区上市公司为例,理论联系实际,对2007年到2012年苏州地区上市公司的负债权益比、负债结构、股权结构进行研究,得出上市公私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较低;负债结构不合理;股权集中度高;流通股比例大;资本结构相对稳定”的现状,并结合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效率的对策,使上市公司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资本结构公司自身行业宏观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3.1国外文献综述 1
1.3.2国内文献综述 2
1.3.3文献述评 3
2.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概述 4
2.1上市公司的基本概念 4
2.2资本结构的概念 4
2.3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4
2.3.1 MM理论 4
2.3.2 权衡理论 5
2.3.3 代理成本理论 5
3.苏州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6
3.1资产负债率 6
3.2负债结构 7
3.3股权集中度 9
3.4股权性质 9
3.5资本稳定性 10
4.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12
4.1宏观因素 12
4.1.1经济发展水平 12
4.1.2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12
4.1.3通货膨胀 12
4.1.4利率 13
4.2行业因素 14
4.3公司自身因素 15
4.3.1公司规模 15
4.3.2盈利能力 15
4.3.3公司成长性 16
4.3.4非负债税盾 16
4.3.5公司治理结构 16
5.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建议 18
5.1立足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18
5.1.1大力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18
5.1.2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 18
5.1.3加强信息披露管理 19
5.1.3完善国家法律法规 19
5.2注重行业因素 19
5.3关注公司自身影响因素 19
5.3.1合理扩大公司规模 20
5.3.2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20
5.3.3发行可转换债券 20
5.3.4合理利用公司的“税盾” 20
5.3.5调整股东持股结构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附录 25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资本结构是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自1858年以来,MM理论被提出,资本结构已经成为理论界所热衷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市场、制度等因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大有不同,因此,对发达国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与此同时,对国内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数据陈旧,实证不规范等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速发展的资本市场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压力,使得上市公司愈发重视资本结构的问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普遍偏低,负债结构长期不合理。目前,资本结构优化的问题亟待解决。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资本结构是企业的骨架,支撑着企业的运营。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仅会对企业发展形成阻力,甚至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本文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
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的意义为:一方面,提高上市公司的生存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之路可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最后,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国外文献综述
(1) 公司自身因素
Titman和Wessels(1988)选取了企业规模、获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企业成长性、非负债税盾这五个被普遍认为对资本结构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规模大的企业和获利能力强的企业,更倾向于内部融资,另一方面,资产担保价值大的企业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倾向于使用债权融资,企业的资本结构与非负债税盾显著负相关关系。而Harris和Raviv(1990)研究得出负债水平与资产担保价值、非负债税盾、企业成长性、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2)行业因素
关于行业因素,有些学者认为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显著差异,有些学者这持相反的观点。Bradley(1984)认为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非常大的系统性差异。Aggarwal(1990)对亚洲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性。而Collins和Sekely(1983)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异并不显著。
(3)宏观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能够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也很多,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等等。由于很多宏观因素的数据难以收集且不容易被量化,因此,这个方面的实证研究不多。Booth等(2001)发现通货膨胀率、实际GDP增长率等一些宏观因素对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Hackbarth(2007)研究得出,经济是否繁荣对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有重要影响,经济越繁荣,资本结构的调整越为频繁,幅度越小。
1.3.2国内文献综述
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规范和发展的阶段,因此,我国学者对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国外比较滞后。但是,国内学者已认识到对资本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由于经济体制和及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国内外研究成果不尽相同。
(1)公司自身因素
纵观国内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公司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获利能力、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能力、非负债税盾等等。
关于企业规模,陆正飞和辛宇两位学者(1998)认为公司规模与负债水平没有显著关系,洪锡熙、沈艺峰两位学者(2000)和沈根祥(1999)等学者则认为公司规模与公司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而冯福根等学者(2000)认为公司规模与公司资本结构二者负相关。关于盈利能力,冯福根等学者(2000)认为二者负相关,而洪锡熙和沈艺峰两位学者认为其正相关。关于非负债税盾,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负相关,而蒋惠凤学者(2010)认为非负债税盾对资本结构影响较小。关于公司成长性,蒋惠凤学者认为其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与肖作平学者、吴世农学者(2002)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吕长江、韩慧博两位学者(2001)却持相反看法,而洪锡熙、沈艺峰两位学者(2000)认为公司的成长性对融资结构不造成影响。
(2)行业因素
高金霞等三位学者(2010)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在行业内存在差异。李建学者(2013)认为行业因素是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与郭鹏飞和孙培源两位学者(2003)得出的结论一致。
(3)宏观因素
姚琼学者(2003)发现通货膨胀与利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相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对农业企业的资本结构有重大影响。赵冬青等学者(2008)研究得出相似的结论,企业的资本结构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供给条件的影响。
1.3.3文献述评
从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学界认同一些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共识,例如公司规模、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营运能力等因素。对于行业对资本结构的是否具有影响,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观点。至于宏观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略有不同,国外学者认为通货膨胀、GDP增长率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重大,而国内学者认为国家宏观政策对资本结构影响较大,这个结果也和我国不成熟的金融市场相适应。
我国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国内的研究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指标选取上还缺乏全面性和适应性;其次,由于宏观数据难以收集,对资本结构的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不够;再次,对行业研究不够深入,大部分学者只是证明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本结构存在差异,而并没有将行业因素细化来研究具体每个因素的行业差异性;最后,关于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由于国内大多数学者做研究时,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很不成熟,与如今上市公司规模,以及所处的资本市场环境都有很大差异,所以形成的结果不能完全说明今天的状况,但是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借鉴。
本文将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苏州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相结合,力图从理论与实际融合的角度更深更广的理解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提出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的合理性建议,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概述
2.1上市公司的基本概念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其发行的股票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能够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与其他股份有限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更为先进,财务制度更加透明完善。同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交易股份,吸收大量资金,分散风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在中国,上市公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上市公司是指主要发起人在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并且发行的股票在市场上公开交易,无论是在国内或者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从狭义上说,上市公司专指A股上市公司。本文所说的上市公司便是狭义上的上市公司。
2.2资本结构的概念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某一时期上市公司资本的构成状态,是一个存量,它不仅反映了公司资金筹措的来源及状况,还关系到公司的生产运营等重大决策。有关资本结构的概念,理论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而现在,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中最常见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既涵盖了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在内的长期资本,也涵盖了短期债务资本。第二种观点认为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而短期负债这不属于资本结构的范畴。从对资本结构的概念的运用来看,国内外学者会基于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概念来进行资本结构的研究,而第一种观点是最为通用的,本文同样采用这种观点,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
2.3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2.3.1 MM理论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最早阐述了MM理论的基本思想。MM理论认为,当公司处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且不考虑所得税的作用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影响企业的资本价值。根据MM理论,在假设成立的情况下,任何通过改变公司资本结构而提高公司价值的行为都是无用功。MM理论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然而,在现实中的公司不能满足那一系列严格的假设,MM理论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
1963年,两位教授进一步修正了MM理论,修正后的MM理论考虑了所得税的作用,他认为,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这两个因素有重要影响,当负债水平等于100%时,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资本成本可以最小。
2.3.2 权衡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MM理论为基础的权衡理论问世。所谓的权衡理论就是在公司进行融资时,要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破产成本,由此得到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权衡理论考虑了MM理论未考虑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这两个影响因素,他认为企业若是通过增加债务来增加企业价值,就很可能产生这两种成本,因此,如果过多使用债务融资,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以致破产。
2.3.3 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是公司在对代理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形成的理论。1976年,詹森和梅克林首次将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结合起来。根据两位教授的定义,代理成本包括企业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担保成本以及企业的剩余损失三个方面,即由于代理问题所发生的成本,产生的损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