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研究以日照市岚山区绿茶专业合作社的案例调查为例
目 录
一、前言 6
(一)研究背景 6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7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的案例分析 8
(一)岚山区世增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及其发展 8
(二)岚山区茶叶专业合作社成效及经验探讨 8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9
(二)村民自治问题成因分析 10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村民自治发展的对策 10
(一)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重构村民自治组织 10
(二)重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产权,提高村民自治参与的覆盖率 11
(三)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基础,提高村民自治参与的积极性 11
(四)重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体系,整合村民自治规范民主管理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日照市2013年度农民林业专业合作市级示范社名单 15
致 谢 16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出
从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摆脱束缚逐步推进改革,出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是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的民主管理互助性经济组织。在不断地健全完善中,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充分保障了广大农民自我治理权利,拓宽了自由空间。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绝大部分农民的吃饭问题显得尤为严峻。传统的小农分散生产形成不了组织规模,生产水平长期低下,导致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竞争条件,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些“能人”带头自发组建村级专业生产组织,服务广大农民,受到广泛欢迎和支持,经过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提高生产规模化集中化水平,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统一整合,为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平稳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
2.村民自治的发展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自治如火如荼发展开来,村民自治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竞争中缺乏优势竞争条件,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些“能人”带头自发组建村级专业生产组织,服务广大农民,受到广泛欢迎和支持,经过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提高生产规模化集中化水平,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统一整合,为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平稳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
2.村民自治的发展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自治如火如荼发展开来,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我国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农村基层民主实现路径。村民自治作为极富特色的民主实现形式,从产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从宏观上讲,如何实现管理好村民自治形式,关系到整个政治民主建设的大局,可以设想,在占人口70%多的农村人口中,农民了解本地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村民自治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实际愿望,实现农村生活和经济发展良好的治理,自己对自己负责,培养了参加村民自治维护农民自身利益的权利意识和操作技能,这样的局面对整个国家的民主治理必定会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济自由,随之而来的村民自治是村民实现政治自由的重要把手,通过自我管理的过程,最大限度集中了民意民智,推动了决策民主,减少了能人治理可能带来的失误,集体对决策负责。国内学者对农村基层治理的研究是从基层民主发展的角度对村民自治形式的分析,对村民自治制度具体运行的分析。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指出了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的困境,同时肯定了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的进步。
从两者产生发展的进程看,应该都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国农村的现状,都是基层民主治理需要的产物,从发展成效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形成合力提高了农民抵抗农业经济风险能力,村民自治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1.理论意义
村民自治发展到现在已经覆盖了所有农村包括各种偏远地区,保障了广大农民政治自主权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村民自治的实践情况。2017年3月两会召开,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16年我国减少贫困人口124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再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必然要从稳定大局出发,维护好农民自主管理切身事物的自由度,通过村民自治的路径实现农村政治局面的稳定,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村产业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此必须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真正活起来,这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
2.实践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民自治提供了经济基础。我国有14亿人口,农村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中东部地区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政策资源,正在大踏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同时也通过村民自治实现了当家做主,保障了各项政治权利。与之对应的是还有大量的贫困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村民自治缺少落实,如果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形式,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必然就会使村民的民主管理能力得到锻炼,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提供了平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的背景下,在老弱妇幼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环境中,加上财政支撑的缺乏,村民实现自我治理的难度显而易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每个人出于能够预见的潜在利益,本着自发自愿原则加入的,提供了可以自主决定自身发展前途的平台,每个人切身负责自身事务,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在日常村民自我治理过程中,不知不觉锻炼了自身的参与意识和操作技能,对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不断加强。
3.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
本文参考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学术期刊,经典学术论文,并且掌握论文内所有应用到的专业名词,为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2)实地调查法
本文实地调查了日照市岚山区绿茶专业合作社所在地的村干部,理事长负责人,合作社成员等人进行访谈,探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如何运行,对于合作社成员自治民主建设产生的影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的案例分析
(一)岚山区世增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及其发展
村民自治的内容主要包括:村民对
一、前言 6
(一)研究背景 6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7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的案例分析 8
(一)岚山区世增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及其发展 8
(二)岚山区茶叶专业合作社成效及经验探讨 8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9
(二)村民自治问题成因分析 10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村民自治发展的对策 10
(一)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重构村民自治组织 10
(二)重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产权,提高村民自治参与的覆盖率 11
(三)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基础,提高村民自治参与的积极性 11
(四)重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体系,整合村民自治规范民主管理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日照市2013年度农民林业专业合作市级示范社名单 15
致 谢 16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出
从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摆脱束缚逐步推进改革,出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是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的民主管理互助性经济组织。在不断地健全完善中,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充分保障了广大农民自我治理权利,拓宽了自由空间。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绝大部分农民的吃饭问题显得尤为严峻。传统的小农分散生产形成不了组织规模,生产水平长期低下,导致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竞争条件,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些“能人”带头自发组建村级专业生产组织,服务广大农民,受到广泛欢迎和支持,经过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提高生产规模化集中化水平,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统一整合,为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平稳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
2.村民自治的发展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自治如火如荼发展开来,村民自治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竞争中缺乏优势竞争条件,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些“能人”带头自发组建村级专业生产组织,服务广大农民,受到广泛欢迎和支持,经过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提高生产规模化集中化水平,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统一整合,为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平稳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
2.村民自治的发展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自治如火如荼发展开来,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我国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农村基层民主实现路径。村民自治作为极富特色的民主实现形式,从产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从宏观上讲,如何实现管理好村民自治形式,关系到整个政治民主建设的大局,可以设想,在占人口70%多的农村人口中,农民了解本地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村民自治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实际愿望,实现农村生活和经济发展良好的治理,自己对自己负责,培养了参加村民自治维护农民自身利益的权利意识和操作技能,这样的局面对整个国家的民主治理必定会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济自由,随之而来的村民自治是村民实现政治自由的重要把手,通过自我管理的过程,最大限度集中了民意民智,推动了决策民主,减少了能人治理可能带来的失误,集体对决策负责。国内学者对农村基层治理的研究是从基层民主发展的角度对村民自治形式的分析,对村民自治制度具体运行的分析。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指出了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的困境,同时肯定了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的进步。
从两者产生发展的进程看,应该都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国农村的现状,都是基层民主治理需要的产物,从发展成效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形成合力提高了农民抵抗农业经济风险能力,村民自治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1.理论意义
村民自治发展到现在已经覆盖了所有农村包括各种偏远地区,保障了广大农民政治自主权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村民自治的实践情况。2017年3月两会召开,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16年我国减少贫困人口124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再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必然要从稳定大局出发,维护好农民自主管理切身事物的自由度,通过村民自治的路径实现农村政治局面的稳定,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村产业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此必须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真正活起来,这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
2.实践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民自治提供了经济基础。我国有14亿人口,农村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中东部地区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政策资源,正在大踏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同时也通过村民自治实现了当家做主,保障了各项政治权利。与之对应的是还有大量的贫困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村民自治缺少落实,如果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形式,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必然就会使村民的民主管理能力得到锻炼,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提供了平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的背景下,在老弱妇幼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环境中,加上财政支撑的缺乏,村民实现自我治理的难度显而易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每个人出于能够预见的潜在利益,本着自发自愿原则加入的,提供了可以自主决定自身发展前途的平台,每个人切身负责自身事务,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在日常村民自我治理过程中,不知不觉锻炼了自身的参与意识和操作技能,对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不断加强。
3.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
本文参考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学术期刊,经典学术论文,并且掌握论文内所有应用到的专业名词,为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2)实地调查法
本文实地调查了日照市岚山区绿茶专业合作社所在地的村干部,理事长负责人,合作社成员等人进行访谈,探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如何运行,对于合作社成员自治民主建设产生的影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村民自治的案例分析
(一)岚山区世增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及其发展
村民自治的内容主要包括:村民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