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附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企业选择并购这一方式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实现对外扩张。但是,企业并购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财务风险,例如: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偿债风险、财务整合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本文结合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较为成功的案例,首先分析了企业的并购动因,尤其是其中的财务动因,进一步对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重点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在识别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从而总结并购的风险防范以及应对措施。关键词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风险防范,风险控制
目录
1 引言 1
2 企业并购的概述及动因分析 1
2.1 并购的概述 1
2.2 企业并购的发展现状分析 2
2.3 并购的动因 3
3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4
3.1 企业并购定价风险 4
3.2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5
3.3 企业并购支付、偿债风险 5
3.4 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 7
3.5 企业并购的利率和汇率风险 7
4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7
4.1 吉利、沃尔沃公司介绍 7
4.2 并购过程简介 7
4.3 吉利并购沃尔沃财务风险分析 8
5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 10
5.1 企业并购定价风险防范 10
5.2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防范 11
5.3 企业并购支付、偿债风险防范 12
5.4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防范 12
5.4 企业并购利率和汇率风险防范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图1:2011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数量与金额趋势图 2
图2:2016年入境出境境内并购交易占比图 3
表1:融资风险分析 8
表2:并购前吉利集团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9
表3:并购前吉利集团偿债分析 9
表4:盈利能力分析 10
表5:营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能力分析 10
1 引言
我国企业并购起步于1984年,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自2014年以来,我国企业的并购规模和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并购完成案例高达3000多起,比2013年增长了44个百分点。2016年企业间的并购数量已经超过4000起,并购交易市场越来越活跃,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很多企业在并购中没有做好风险防范,从而,失败案例的比例也随之增加。但是,尽管海尔、海油、中兴等企业跨国并购的失败,也阻止不了吉利、联想等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的决心。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企业的并购风险及控制也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将结合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对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2 企业并购的概述及动因分析
2.1 并购的概述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为了对目标企业实施控制,进行产权交易的行为,是资本营运重要形式[1]。并购的类型如下:
(1)根据行业是否相关,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并购的目标企业的服务或产品与并购企业相同或者类似。纵向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并购自身上游或者下游的企业的行为,通过纵向并购企业可从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构成完整的结构体系。混合并购,是并购企业并购了与自己所处行业不同且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联系的目标企业[2]。
(2)按照并购的态度,分为善意收购与恶意收购
善意收购是在善意收购是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善意收购可以降低并购风险,但谈判成本较高。恶意收购是收购公司强行收购目标公司的行为,收购速度快,并购成本较低,但并购公司不能准确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增加了投资风险。
(3)按照是否用自有资金,分为杠杆收购和非杠杆收购
杠杆并购是指并购方只支付少量的自有资金,通过大规模外部融资,来支付并购资金的一种方式。非杠杆并购中并购方不以目标公司的资产及其未来收益为担保融资来完成并购,而主要以自由资金来完成并购的一种并购形式。
2.2 企业并购的发展现状分析
并购最早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并购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很快各大城市也开始了并购之旅。1987年,迎来了并购高潮,主要是因为鼓励我企业并购政策的出台。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明确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而加快了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进程。很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参与了并购,并购的主体不仅仅限于国有企业。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并购法规,如《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新的一轮并购高潮的涌现[3]。
图1显示,2011年2016年并购完成的交易数量分别是4049、3462、2787、3226、5236、4010,由此可见2016年并购规模较2015年有所降低。2016年的并购金额为253.26US$B,与2015年的342.32US$B相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前瞻数据库研究院
图1:2011年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数量与金额趋势图
如图2,2016年我国完成的4010起并购案例中,出境并购约占5.9%,交易金额高达428.1亿美元,入境并购约占1.3%,交易金额约为43亿美元。由此可见,海外并购也正在健康发展。

数据来源:前瞻数据库研究院
图2:2016年入境出境境内并购交易占比图
2.3 并购的动因
2.3.1 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对外扩张
很多企业为了扩大自身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快速的在新的行业和领域里站稳脚跟,通常会选择并购这一方式。而内部投资的企业策略则会受到资源及建设周期等的限制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企业在发展中通常会选择前者。2004年,TCL并购汤姆逊的电视机业务,此次并购是典型的失败案例,但是由此可见,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范围,占领市场份额而对外进行并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3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