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附件)

摘 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大环境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所衍生的环境问题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主体,必须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将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结合起来,有效履行环境责任。一个企业如果想要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有长远的、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而环境因素的纳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探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对环境的影响,本文从选取了样本企业2011-2016六年的实证数据,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建立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与公司环境绩效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从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视角对上市公司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二) 文献研究综述 1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二、 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4
(一) 环境绩效及其评价的基本内涵 4
(二) 环境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4
(三) 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 5
(四)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7
三、 环境绩效指标体系 8
(一) 环境绩效评价 8
(二) 评价及结果 8
四、 实证分析 9
(一)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9
(二) 变量设计和模型构建 9
(三) 描述性统计 10
(四) 数据分析 11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大环境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所衍生的环境问题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习总书记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随着公民的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我国环境法律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主体,必须要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将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结合起来,有效履行环境责任(沈洪涛、廖菁华,2014)[1]。
企业的环境绩效最终的效果主要是基于企业内部运营来实现的(Ramanathan ,2014)[2], 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对企业内部运营的起到积极作用,对此,本研究试图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对其环境绩效的影响。公司治理是有关如何提高公司的透明性和责任性等的一套制度安排(梅慎实, 2002 )[3]本文通过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以期能够为提升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提供决策支持。
2.研究意义
在环境绩效合理的替代变量的评价指标和收集的数据以及多元回归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探讨出公司治理结构与环境绩效的关系。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环境绩效关系的探讨,将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
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的影响,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增加企业对环境方面的支出,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加快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加大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企业的长远利益,都具有现实价值。
(二)文献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已经较早做出了对于环境绩效方面的研究,但是在评价环境绩效方面的关注点各有不同,因而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环境绩效评价方法体系。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探讨了石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得出,企业拥有较多的独立董事人数和构建环境安全责任委员会可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客观与透明,并且能够显著地提升企业环境信息质量的披露状况(Alinaetal,2012)[4]。
有人探讨了马来西亚在公司治理改革中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趋势,在其中运用了描述性统计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假如董事会规模能稳定在一个规模水平上,董事会的独立性也会相应的增加,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和企业的运作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Germainetal,2014)[5]。
还有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探讨法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间的联系,研究表明,机构持股与散户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大股东不够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会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Ducassy、Montandrau,2015)[6]。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环境绩效的研究还在初级阶段,大部分的研究选择试图通过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来衡量公司的环境绩效。
其中,有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环境绩效的研究有对公司治理、薪酬激励与环境信息披露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而股权集中度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王铁媛,2012)[7]。
有人通过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股东、经理层和董事会三个层面探讨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经研究表明高管持股的比例、所持股份最高的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持有股份比例最高的股东和独立董事比例均会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姜智敏,2014)[8]。
还有人通过使用JF 系数法探讨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于环境绩效的影响,在其中环境绩效通过环保目标、法规和惩处来衡量,从研究结论中发现,两权分立、董事会规模和股权性质对环境绩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公司治理对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政治关联所影响,并且是负面影响(叶陈刚,2016)[9]。
还有部分研究只用环境财务绩效来衡量环境绩效,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均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公司环境绩效的客观状况,从而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对此,本文用营业收入与排污费的比值来衡量环境绩效,并从公司治理中选取了两个变量,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薪酬,以此来探讨公司治理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搜集相关数据,探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环境绩效状况以及两者的关系。
在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的关系上,进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并从董事会治理等方面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回归模型,并利用搜集整理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根据多元回归的结果发现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对策,最终以期待能够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来提升企业的环境绩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