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融合研究以海信电器为例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2
(一)成本管理及成本管理方法 2
(二)ERP系统 3
三、ERP环境下海信电器的成本管理 3
(一)海信电器案例背景介绍 3
(二)ERP系统在海信电器中的应用成效 4
(三)海信电器的成本管理现状 4
(四)海信电器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5
四、ERP环境下海信电器成本管理方法融合的必要性 6
五、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 7
(一)融合步骤 7
(二)海信电器的融合模型构建 7
六、制造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8
(一)成本管理方法的融合需要成本管理人才的不断学习 8
(二)融合需要依靠ERP系统 9
七、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企业决策者进行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成本决策者在进行成本管控的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利用专业的成本方法对企业进行成本管控,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精确的成本数据信息,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环境中,运用专业手法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企业常运用的精细化管理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以及作业成本法等,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标准成本法。因为制造企业复杂且繁琐的成本管理流程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多的不便,并且这些成本管理方法本身就存在很多不足,单一的精细化成本控制方法不能为企业充分的实现成本优化配置,因此为帮助企业对成本更好的进行成本管控,当前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的融合便迫在眉睫。
理论意义上,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源泉,是制造企业迫切解决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关键,而只有成本管理方法的融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制造企业充分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并且解决成本难题,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本文研究意在重点分析2种成本管理方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以海信电器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海信电器关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好的进行成本管控,当前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的融合便迫在眉睫。
理论意义上,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源泉,是制造企业迫切解决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关键,而只有成本管理方法的融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制造企业充分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并且解决成本难题,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本文研究意在重点分析2种成本管理方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以海信电器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海信电器关于ERP的应用、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两种管理方法融合的必要性,并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按照融合步骤创建二者的融合模型,帮助解决目前家电制造企业在成本控制中所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创造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王留杰(2016)基于常用精细化管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将战略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相融合的初步设想,并且在ERP这一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间接费用直接按产品数量进行分配。
占萍萍(2014)为制造企业创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标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将ERP平台上的数据充分运用与分析,将作业作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要素。
尚兢(2013)将战略成本管理与目标成本法融合,将企业的成本管理流程领域从企业决策层延伸到到企业大环境调查,通过对企业大环境的调查,寻找成本控制的突破口。
田娟(2013)以H钢铁公司为例,在钢铁企业常运用的方法中引入作业成本法,不断完善专属于H钢铁公司本身的成本控制框架。
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中,成本控制也一直是企业管理的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难题,而且在国内对成本管理方法的初步研究之前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并且国外学者、企业管理层把对成本控制的过程带来的结果作为评价企业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国外学者费雷德里克初次提出标准成本下的成本管理系统,并提出了成本管理系统的4个阶段。他们指出,第一阶段是最基础的,既不能达到符合企业常规所需的报告要求与条件,也不能完善成本控制框架;第二阶段是满足成本需求而产生的系统;第三阶段提出有关以作业为框架的系统;第四阶段则是完整和系统的,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实现数据信息的全面化和一体化。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讨,以海信电器的成本管理为主,分析海信电器的成本管控现状以及待以解决的成本问题,提出二者相融合的必要性并且将其融合,创立海信电器的方法融合模型,最后对制造企业的融合提出几条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主要由七部分构成,首先是引言部分,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论文第二部分是对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的概述,包括什么是成本管理,两种方法的计算、特点、优缺点,对ERP系统概念的介绍,为下文二者的融合框架的构建做好工作。第三部分是对ERP环境下海信电器案例的背景介绍、ERP在海信电器中的应用、海信电器的成本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论文第四部分是对ERP环境下海信电器的成本管理方法融合的必要性分析,论文第五部分是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明确融合的步骤并根据融合步骤创建融合模型。最后针对家电制造业企业存在的成本难题提出几条建设性意见。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一)成本管理及成本管理方法
1、基本概念
成本管理:为营造更多的利润,通过一系列过程不断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法:基于制造企业内部对标准成本的预先评定,对费用和资源的输入与输出的制定限制范围,将标准成本和实践操作中产生的成本比较从而确定两者之间的成本差距,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动因。
作业成本法:该方法将生产经营流程看作是作业流程,生产成本就是每一项作业需消耗的资源的总合计。
2、特点
(1)标准成本法的特点:适用于产品种类数量较低且生产数量较多的制造企业。
(2)作业成本法的特点:适用于产品种类数量较高、作业环节较多、生产
数量较少的制造企业。
3、优缺点
标准成本法:
(1)优点:成本差异通过ERP平台进行预先评定,并且这种评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93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