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研究(附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也就产生一些差异,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资产减值研究现状,其次,对《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资产减值及其认定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上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商誉减值情况下的会计税务处理差异几个方面就资产减值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进行探讨研究,最后对其提出看法及相关的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4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4
2 《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概述分析
2.1 目标的差异 5
2.2 基本前提的差异 5
2.2.1 纳税主体与会计主体 5
2.2.2 终止纳税条款与持续经营 6
2.2.3 纳税年度和会计分期 6
2.2.4 计税本位币和货币计量 6
2.3 立法原则与信息质量要求差异 7
3 资产减值及其认定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3.1 资产减值的定义 8
3.2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8
3.3 资产减值的税务处理 8
4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上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4.1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上的会计处理 9
4.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上的税务处理 9
5 商誉减值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5.1 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10
5.2 商誉减值的税务处理 10
6 资产减值税会差异的看法及建议
6.1 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11
6.2 确保纳税信息的真实性、透明度 11
6.3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值的会计处理 10
5.2 商誉减值的税务处理 10
6 资产减值税会差异的看法及建议
6.1 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11
6.2 确保纳税信息的真实性、透明度 11
6.3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为推进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我国在二十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当中,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差异,一些国内企业盈利模式不强、盈利稳定性不好,在国际竞争中有着具大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为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于2006年颁布(2007年起实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它对企业资产减值损失部分的模糊之处又作出了新的规定,已开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反映了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做出的实际工作。虽然新的准则又对一些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例如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等[1],也对此制定了有关的操作指南。但近几年来,在会计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便能更准确地在同一个国际准则平台上反馈企业某一段时期的财务情况,以后还要更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我国企业的资产会计准则。本文分析的是关于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研究。它有着如下的三个作用:
(1)可更明白地了解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准则的缺点,除此之外,在一些方面也可以为制定准则的相关部门借鉴,进而更好的健全和推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2)因为我国现阶段对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披露较少,开展对我国现有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健全我国的财务体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有利于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合理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及对操作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最近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问题,曾有一位知名学者这样说过,“会计的前进是映射性的[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IASB)即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会计准则创制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组织的专家学者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问题做了大规模的讨论和研究,以提高有关会计信息的精准度,对会计实务界的具体的行事做法进行管束,因而下发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1世纪初,经过一系列的变革,财政部终于颁布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政策的诞生将从根本上填补我国经济在资产减值方面的空白,政策的研究将进一步解决资产在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①对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
对我国资产减值第8号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操作指南进行透彻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将先前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和现在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发现现在的会计准则跟之前有了一定的升华。
国内专家王雪霞、胡宁将会计理论观点分划为两种,即委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3],这两种观点都对资产减值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在基本内容和实现目标上都表述了具体的研究结果,最大程度地从本质上认识了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利弊,从而企业的管理层在公司决策上能做出使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决策,资产减值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控制或拥有,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的流入。国内专家学者对新旧准则、政策做出深一步的探索并详细阐述新旧准则在基本内容上的意见分歧。
②对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准则的意义及其影响进行研究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这一准则的颁布将预示着我国会计领域登上了新的台阶,这将是和世界的会计政策接轨的重要标志,将全面改善中国在资产减值领域里的漏洞,这项准则对旧政策里的基本内容作出了实质性的改革,它将更适合企业的发展,对于本国经济的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岺文静在《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一文中对资产减值的会计意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资产减值中资产计提的范围是资产减值首先要思考的问题[4]。这一观点和国内的其他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有关学者则认为在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中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才是研究的重点,更有学者从最基本的会计目标、资产的定义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③对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实践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完善意见的研究
米林、韩玲在《资产减值问题研究》的文章中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们对在会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并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首先,通常情况下不容易掌控资产存在减值的行迹,在对资产减值的很多的规定上大部分取决于判断从事者的主观意识和个人风险的偏好。这种情况往往会促使蓄意造假者在利益的诱惑下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利用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来为自己谋取私利。其次,对于企业会计人员而言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的复杂性。它在计提方式上一般采取全额计提和部分全提,但在如何计提,计提的比重方面却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将直接考验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在不少于标准的情况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并给出指导性意见,这也从无形中给企业的会计人员增加“压力”,这需要从事多年的老会计根据自身经验做出正确决策,而对刚刚从事会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4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4
2 《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概述分析
2.1 目标的差异 5
2.2 基本前提的差异 5
2.2.1 纳税主体与会计主体 5
2.2.2 终止纳税条款与持续经营 6
2.2.3 纳税年度和会计分期 6
2.2.4 计税本位币和货币计量 6
2.3 立法原则与信息质量要求差异 7
3 资产减值及其认定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3.1 资产减值的定义 8
3.2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8
3.3 资产减值的税务处理 8
4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上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4.1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上的会计处理 9
4.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上的税务处理 9
5 商誉减值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5.1 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10
5.2 商誉减值的税务处理 10
6 资产减值税会差异的看法及建议
6.1 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11
6.2 确保纳税信息的真实性、透明度 11
6.3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值的会计处理 10
5.2 商誉减值的税务处理 10
6 资产减值税会差异的看法及建议
6.1 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11
6.2 确保纳税信息的真实性、透明度 11
6.3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为推进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我国在二十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当中,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差异,一些国内企业盈利模式不强、盈利稳定性不好,在国际竞争中有着具大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为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于2006年颁布(2007年起实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它对企业资产减值损失部分的模糊之处又作出了新的规定,已开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反映了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做出的实际工作。虽然新的准则又对一些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例如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等[1],也对此制定了有关的操作指南。但近几年来,在会计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便能更准确地在同一个国际准则平台上反馈企业某一段时期的财务情况,以后还要更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我国企业的资产会计准则。本文分析的是关于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研究。它有着如下的三个作用:
(1)可更明白地了解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准则的缺点,除此之外,在一些方面也可以为制定准则的相关部门借鉴,进而更好的健全和推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2)因为我国现阶段对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披露较少,开展对我国现有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健全我国的财务体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有利于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合理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及对操作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最近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问题,曾有一位知名学者这样说过,“会计的前进是映射性的[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IASB)即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会计准则创制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组织的专家学者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问题做了大规模的讨论和研究,以提高有关会计信息的精准度,对会计实务界的具体的行事做法进行管束,因而下发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1世纪初,经过一系列的变革,财政部终于颁布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政策的诞生将从根本上填补我国经济在资产减值方面的空白,政策的研究将进一步解决资产在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①对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
对我国资产减值第8号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操作指南进行透彻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将先前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和现在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发现现在的会计准则跟之前有了一定的升华。
国内专家王雪霞、胡宁将会计理论观点分划为两种,即委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3],这两种观点都对资产减值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在基本内容和实现目标上都表述了具体的研究结果,最大程度地从本质上认识了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利弊,从而企业的管理层在公司决策上能做出使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决策,资产减值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控制或拥有,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的流入。国内专家学者对新旧准则、政策做出深一步的探索并详细阐述新旧准则在基本内容上的意见分歧。
②对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准则的意义及其影响进行研究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这一准则的颁布将预示着我国会计领域登上了新的台阶,这将是和世界的会计政策接轨的重要标志,将全面改善中国在资产减值领域里的漏洞,这项准则对旧政策里的基本内容作出了实质性的改革,它将更适合企业的发展,对于本国经济的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岺文静在《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一文中对资产减值的会计意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资产减值中资产计提的范围是资产减值首先要思考的问题[4]。这一观点和国内的其他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有关学者则认为在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中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才是研究的重点,更有学者从最基本的会计目标、资产的定义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③对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实践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完善意见的研究
米林、韩玲在《资产减值问题研究》的文章中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们对在会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并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首先,通常情况下不容易掌控资产存在减值的行迹,在对资产减值的很多的规定上大部分取决于判断从事者的主观意识和个人风险的偏好。这种情况往往会促使蓄意造假者在利益的诱惑下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利用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来为自己谋取私利。其次,对于企业会计人员而言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的复杂性。它在计提方式上一般采取全额计提和部分全提,但在如何计提,计提的比重方面却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将直接考验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在不少于标准的情况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并给出指导性意见,这也从无形中给企业的会计人员增加“压力”,这需要从事多年的老会计根据自身经验做出正确决策,而对刚刚从事会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