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研究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相关理论概念 3
(一)权责发生制 3
(二)收付实现制 4
(三)事业单位 4
三、我国的会计确认基础现状 4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确认现状 4
(二)两种制度适用范围以及应用 4
四、权责发生制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 5
(一)权责发生制引入事业的必要性 5
(二)权责发生制引入事业单位的可行性 7
五、国外非盈利组织经验借鉴 7
(一)美国非营利组织 8
(二)美国非营利组织改革 8
六、我国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措施 9
(一)采取渐进式改革道路 9
(二)做好全方位改革准备工作 9
(三)搭建平台,培养人才.........................................9
七、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企业必须采取权责发生制(应记制度),主要是为了更加准确的核算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成果,这种应计制下的体制使我们能够完成预算管理来达到公司经营的良好初衷,而对于那些经营性生产活动较少的事业单位来说,我们主要采取收付实现制,这样的政策下能够实现当前收支管理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国际环境的变化、济的发展以及策改革的推动,很多会计政策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比如我们在确认会计要素时,由于两种制度的不同,会造成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准确的价值,因此我们这次探讨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事业单位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只有中国才下设“事业单位”,外国根本不会有事业单位这种称呼,在外国,外国人称之为“非营利性组织(简称NPO)”的机构与中国在下设“事业单位”的理念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设置大多都不是为了盈利,也就是说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准确的价值,因此我们这次探讨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事业单位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只有中国才下设“事业单位”,外国根本不会有事业单位这种称呼,在外国,外国人称之为“非营利性组织(简称NPO)”的机构与中国在下设“事业单位”的理念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设置大多都不是为了盈利,也就是说他们是非营利性质的机构,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更优质服务,NPO组织的相关研究可以为中国事业单位怎么实行权责发生制提供一些宝贵的有价值的经验。
Ian Ball(1981)认为:“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核算的出发点不单单加强了管理者对资产的连续性管理,与此同时,这种记账方法也强化了管理者对负债的监控,而且它能够发现负债中隐形的债务,使之显而易见,即使当局的组织者、会计相关人员,管理部门的工作者在申请离职的时候也不能够将本期的成本改变。这种方法更加完善管理者对每一个管理者进行更加透明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国家认为:“权责发生制(应计制)可以表明公众单位管理人员因为享有的权利而出现的相对应的受托责任;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才可以把业绩的定义从运用库存现金的相关领域扩大到资源的有效高效的运营,从而实现受托方与委托方的责任;才能更好的提出对单位决策起作用的有用的及时的会计高质量的信息。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John Larsen在其著作《Modem Advanced Accounting》中就这样概括到:“NPO组织本当实行与企业单位一样的会计记账基础,也就是权责发生制(应计制)的记账方法。NPO组织应该提供产品需要计量成本耗用情况,在一定时间段将收入与费用项目进行配比,将配比好的项目展示在公司的报表中,报表中应该列式的项目主要包含费用项目、成本项目等,外国的会计制度也逐渐进行改革,比如日本,最新数据显示,他们的会计政策在发生着变化,由之前的现金制到现在的应计制,正在逐步应用权责发生制,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国家也是这样,三十四个成员国共同推进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政策。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中国的会计政策进步中,中国的研究学者在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调研中,可以大概的囊括为三个部分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大模块:必要性的研究、改革的意义研究以及方法的研究。这三大模块是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关系,先通过不足的地方也就是收付实现制,再到收付实现制必要性部分的探究,那么对于改革的成效,也就是意义就是实行改革能够带来积极地意义,方法研究主要是针对权责发生制改革使用的各种途径,提出的措施与看法等。
在中国,针对必要性研究,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改革主要有赵艳(2007)出了我们需要那种时常向企业学习事业单位,改革逐渐深入预算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日益加深的教育程度,收付实现制所带来的的局限必然会与日俱增,最终会造成预算不全面,从而使我们不能够在当年前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机遇。我们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并结合市场规律来从中发展,所以我们只有改变我们事业单位的核算,将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这是一条漫长而又充满未知的道路,我们需要考虑各方面的特点来迎合改革的到来。赵桂艳(2009)道明要想保障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的事业单位必须从单位内部政策出手,实行权责发生制才是王道,相应的学习借鉴国外会计政策,学习成本的重要性和相应科目的配比原则,才能更加准确的知道企业所在的真实状态。中国学者邬励军、吴昊华(2013)两人根据德国LUDER教授研究的的相关结论和会计模型形象的说明国事业单位会计的驱动力是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他两人得出信息提供者、使用者、激励、动力四方面是权责发生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针对改革的意义研究,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改革主要有:王琨(2007)老师指明事业单位中债务信息不完整,主要是因为核算的支出只是部分当年的现金,而不是总的,单位对于核算的利息有一部分没有确认,这部分是属于本期但是却没有偿还的那一部分,这样一来,单位就不能够如实的反应单位经营的状况,会导致总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增加一部分,造成一部分虚假不平衡的金额,数据不准确就会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够根据我们得出的数据来做出准确的分析,就会影响受托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9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