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选择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分析以为例(附件)
摘 要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大部分都偏好股权融资,而根据“啄食顺序理论”得出:企业最佳的融资顺序应该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顺序则刚好相反,这说明我国企业与资本结构的实践有很大的偏向,而融资顺序的研究也对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怎样的融资顺序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并且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本文期望通过研究给出答案。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次序的特点。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与优序理论相反是由很多方面原因构成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些可以避免,有些则不可以避免。由此得出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应该为,先是债权融资,再股权融资,最后内源融资。论文最后对怎样选择融资顺序提出了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 1
1.2.2 国内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 2
1.3研究内容 2
2 上市公司基于资本结构下的融资现状分析
2.1 资本结构相关论述 4
2.2 融资顺序现状分析 4
2.2.1内源融资比例偏低 4
2.2.2债权融资比重较小 4
2.2.3资产负债水平整体偏低 4
3 浙江省上市公司基于资本结构选择下的融资顺序分析
3.1 浙江省上市公司整体资本结构的选择 6
3.2 浙江省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分析 6
3.3 浙江省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原因分析 7
4 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合理选择及完善措施
4.1 融资顺序的合理选择 9
4.2 完善上市公司合理选择融资顺序的措施 9
4.2.1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9
4.2.2 加快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 9
4.2.3 培育健康股票市场的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司融资顺序分析 6
3.3 浙江省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原因分析 7
4 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合理选择及完善措施
4.1 融资顺序的合理选择 9
4.2 完善上市公司合理选择融资顺序的措施 9
4.2.1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9
4.2.2 加快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 9
4.2.3 培育健康股票市场的发展 9
4.2.4 改善企业的内源融资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国外标准的市场,企业融资的时候,它们的顺序大多数都是偏向于内部融资然后才是债权融资再股权融资。我国企业融资次序却颠倒相反,先股权然后才内部融资。依据国外理论我们知道企业对融资模式中,最在意的其实是成本,而在成本中最低的那一个就是内部融资。依据“啄食顺序理论”公司融资是由公司的成本由低至高的顺序,而不能有其他方面的偏重。所以,企业的融资顺序最好为:第一个为内部融资然后依次是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然而,依照几年前的资料,发现国内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比我国相同时期的同一个行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很多而且一年比一年低,说明了国内企业股权融资比率比债权融资比率大。还表现出国内企业比较偏好于股权融资,这违背了融资优序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1]。
1.1.2研究意义
大家知道,融资顺序的不一样会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化,而且也对企业及其他获利单位的行为产生影响。当筹集资金的金额确定以后,第一要选哪一个融资方法,第二要是好几种的话,那么如何排序可以让公司减少成本,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这同样要求资金决策者进行融资顺序的考量。而融资顺序的选择不但对企业的资本成本产生了影响,还对现金流量安排,企业财务之间的决定,还有控制权的分配之间同样有着互动的关系。所以财务界对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安排的分析很看重。而国内企业该如何抉择对自身最好的融资次序,也是他们在意的事情。因此,融资顺序的研究对企业的上升空间也有很大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
梅耶斯(1984)第一个论述了公司的融资顺序,并且得出新优序融资理论。他使用了不对称信息理论对融资顺序解释了一番。弗兰科莫迪利亚尼和莫顿米勒在1958年得出了财务界最具有影响力的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2]。他们说明了企业融资方式的抉择和融资顺序的安排对企业很重要。Frank和Goyal (2003)认为企业需要筹集资金时会首先发行股票。也指出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优序融资理论得到了体现。同时在2007年他们认为能够引起公司融资顺序改变的是代理成本。在代理成本存在的时候,投资者会觉得购买新发行股票基本收不回成本与对应的收益。Wang和Lin(2010)研究优序融资理论是从市场投资者和各大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角度展开的。得出与优序融资理论的结论刚好是相反的,即股权第一债权融资在后。Seifert和Gonenc在2010年认为非常符合优序融资理论关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成本的假设的为新兴市场,同时,Seifert和Gonenc得出新兴市场上的公司确实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问题[3]。
1.2.2 国内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
自我国的证券市场组建之后,国内的相关人士就对企业融资顺序进行了分析证明。这几年也是取得了很大成果,张岗和黄少安(2001)的研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受制于企业规模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所以主要利用外源性融资[4]。刘星等人(2002)利用梅耶斯1999年的优序融资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是:股权融资、短期负债融资、长期负债融资、内部融资[5]。袁天容(2003)指出制度安排是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6]。张运坤(2014)通过对河南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得出河南省上市公司的外源融资比例达到了84.06%,而内源融资只占15.94%,总体上重视外源融资[7]。李丽丽(2014)在对内蒙古企业的研究中发现内蒙古地区企业的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9倍,而债权融资也高达直接融资的3倍,同样偏好于外源融资[8]。而黄勇(2013)对贵州上市公司的研究指出贵州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所占的份额完全低于外源融资的比列[9]。综上所述,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能说明企业的主要资本并不是靠内源性融资,而主要是依靠外源融资,能知道,国内的融资顺序显然跟国外的融资顺序理论不一样。
1.3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学者对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对企业中资本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相关论述,而且提出问题,确保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完善。
第三部分,结合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对浙江省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及其原因进行了基本阐述与合理分析,并因此得出我国企业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 1
1.2.2 国内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 2
1.3研究内容 2
2 上市公司基于资本结构下的融资现状分析
2.1 资本结构相关论述 4
2.2 融资顺序现状分析 4
2.2.1内源融资比例偏低 4
2.2.2债权融资比重较小 4
2.2.3资产负债水平整体偏低 4
3 浙江省上市公司基于资本结构选择下的融资顺序分析
3.1 浙江省上市公司整体资本结构的选择 6
3.2 浙江省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分析 6
3.3 浙江省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原因分析 7
4 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合理选择及完善措施
4.1 融资顺序的合理选择 9
4.2 完善上市公司合理选择融资顺序的措施 9
4.2.1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9
4.2.2 加快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 9
4.2.3 培育健康股票市场的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司融资顺序分析 6
3.3 浙江省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原因分析 7
4 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合理选择及完善措施
4.1 融资顺序的合理选择 9
4.2 完善上市公司合理选择融资顺序的措施 9
4.2.1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9
4.2.2 加快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 9
4.2.3 培育健康股票市场的发展 9
4.2.4 改善企业的内源融资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国外标准的市场,企业融资的时候,它们的顺序大多数都是偏向于内部融资然后才是债权融资再股权融资。我国企业融资次序却颠倒相反,先股权然后才内部融资。依据国外理论我们知道企业对融资模式中,最在意的其实是成本,而在成本中最低的那一个就是内部融资。依据“啄食顺序理论”公司融资是由公司的成本由低至高的顺序,而不能有其他方面的偏重。所以,企业的融资顺序最好为:第一个为内部融资然后依次是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然而,依照几年前的资料,发现国内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比我国相同时期的同一个行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很多而且一年比一年低,说明了国内企业股权融资比率比债权融资比率大。还表现出国内企业比较偏好于股权融资,这违背了融资优序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1]。
1.1.2研究意义
大家知道,融资顺序的不一样会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化,而且也对企业及其他获利单位的行为产生影响。当筹集资金的金额确定以后,第一要选哪一个融资方法,第二要是好几种的话,那么如何排序可以让公司减少成本,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这同样要求资金决策者进行融资顺序的考量。而融资顺序的选择不但对企业的资本成本产生了影响,还对现金流量安排,企业财务之间的决定,还有控制权的分配之间同样有着互动的关系。所以财务界对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安排的分析很看重。而国内企业该如何抉择对自身最好的融资次序,也是他们在意的事情。因此,融资顺序的研究对企业的上升空间也有很大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
梅耶斯(1984)第一个论述了公司的融资顺序,并且得出新优序融资理论。他使用了不对称信息理论对融资顺序解释了一番。弗兰科莫迪利亚尼和莫顿米勒在1958年得出了财务界最具有影响力的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2]。他们说明了企业融资方式的抉择和融资顺序的安排对企业很重要。Frank和Goyal (2003)认为企业需要筹集资金时会首先发行股票。也指出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优序融资理论得到了体现。同时在2007年他们认为能够引起公司融资顺序改变的是代理成本。在代理成本存在的时候,投资者会觉得购买新发行股票基本收不回成本与对应的收益。Wang和Lin(2010)研究优序融资理论是从市场投资者和各大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角度展开的。得出与优序融资理论的结论刚好是相反的,即股权第一债权融资在后。Seifert和Gonenc在2010年认为非常符合优序融资理论关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成本的假设的为新兴市场,同时,Seifert和Gonenc得出新兴市场上的公司确实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问题[3]。
1.2.2 国内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
自我国的证券市场组建之后,国内的相关人士就对企业融资顺序进行了分析证明。这几年也是取得了很大成果,张岗和黄少安(2001)的研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受制于企业规模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所以主要利用外源性融资[4]。刘星等人(2002)利用梅耶斯1999年的优序融资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是:股权融资、短期负债融资、长期负债融资、内部融资[5]。袁天容(2003)指出制度安排是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6]。张运坤(2014)通过对河南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得出河南省上市公司的外源融资比例达到了84.06%,而内源融资只占15.94%,总体上重视外源融资[7]。李丽丽(2014)在对内蒙古企业的研究中发现内蒙古地区企业的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9倍,而债权融资也高达直接融资的3倍,同样偏好于外源融资[8]。而黄勇(2013)对贵州上市公司的研究指出贵州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所占的份额完全低于外源融资的比列[9]。综上所述,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能说明企业的主要资本并不是靠内源性融资,而主要是依靠外源融资,能知道,国内的融资顺序显然跟国外的融资顺序理论不一样。
1.3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学者对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对企业中资本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相关论述,而且提出问题,确保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完善。
第三部分,结合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对浙江省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及其原因进行了基本阐述与合理分析,并因此得出我国企业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