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公司盈利能力及提升

摘 要利润是企业生存下去的资本和基础条件也是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竞争日益增大,要想实现在竞争中生存并获得利润这一目标就要研究企业的盈利能力。文章从对格力电器公司的财务数据调查入手,从收益和成本概况中发现问题,系统的分析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的构成。运用横向和纵向数据对比分析法整体的分析了企业2013-2017年的财务状况,并将单个指标逐点分析综合评价格力集团的盈利能力,利用同行之间的成长能力对比客观评价其在市场中的发展潜力及存在的不足。当前格力集团所面临的主要是成本及收益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成本费用增长速度大于收益增长速度的问题。文章从收益及成本方面下手,着重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提出合理化建议。
Keywords: Profitability of Gree Electric Co.,Ltd; income; cost contro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方法 3
2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现状 5
2.1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5
2.2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现状 5
2.2.1成本费用现状 5
2.2.2销售毛利率现状 6
2.2.3净资产收益率现状 7
3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 9
3.1成本费用过高 9
3.2收入构成单一 11
3.3营业利润过低 12
3.4销售净利率下降 12
4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不强的原因 15
4.1成本费用控制较差 15
4.2收购银隆失败 16
4.3产品销售竞争力不强 16
4.4销售服务创新滞后 17
5提升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措施 19
5.1控制成本费用 19
5.2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销售渠道 19
5.3提高技术研发质量 20
5.4实施差异化战略 20
结 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5
1 绪论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
现如今,传统家电产业想要发展十分困难,因为传统家电产业不仅要应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还要应对互联网企业跨界加入家电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新产品不断涌现等新挑战。与我国其他传统产业相比,我国家电产业的技术性相对较高,产品升级速度非常快。现如今我们国家产业升级和改进的速度,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快,中国的家电行业不仅要适应国内的竞争压力,还要应付国外公司的挑战。中国也有很多大牌家电,在国内的销售额一直很高,然而和国际相比来看,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依托于“人海战术”,这样很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争取足够的地位。所以,中国大型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国内的成功,而要着眼于世界,赶上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面临如此大的困境,格力电器能否完美应对危机,抓住发展机遇,提高自身盈利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研究意义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回馈给股东的回报就越高,企业价值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作为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优化管理结构以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企业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须要做好盈利能力的分析与研究,总之,研究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十分重要,对于格力电器来说,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了解目前企业面对的内外局势,针对性的推出对策建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国外学者有许多的研究,他们对盈利能力的分析进行不断完善与深化。使盈利能力能更贴切衡量企业的发展状态,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不断的优化。
Smirlock在1885年指出市场结构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越高那么企业的利润就会越高,那么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Melnners(1971)年在《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实证研究》中提出“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即投资报酬率,根据美国30多家大型企业的业绩情况研究,指出了投资报酬率这一指标对企业盈利能力研究的重要性。”
Alexander.Wole(1928)年提出信用能力指数,选定了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等七个指标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在评价公司信用水平时提出了评价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如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等指标。
Neelam Rani,Surendra S Yadav,et al.(2015)通过选取2003年到2008年的企业并购合并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再收购企业参与并购的有关盈利结果。
Julien Pollack和Daniel Adler(2016)通过对澳大利亚城市中小企业的两次纵向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了描述项目管理、盈利能力与总销售额之间关系的模型。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业务技能的影响时,项目管理及其技能对销售和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Binh Huu Do,Anthony Foster,Philip Gray,et al.(2016)通过重新检视分析应承担的交易的盈利能力波动扩散,进一步证明最终的盈利能力波动传播交易似乎取决于交易者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以及在引用利差和明智的时间他们的交易。
由此,从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盈利能力的重视与对评价公司盈力能力指标的不断完善,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成果是很多的,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与不同行业的企业,研究更多的相关指数,提高盈利能力对评价公司的准确性。
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我国有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学 者 段 小 华 (2014)曾 对 公 司 的 经 营 绩 效 进 行 分 析,他 认为 企 业 的 竞 争 力 需 要 通 过 提 高 企 业 的 盈 利 能 力 来 提 高,选择正确、有效的经营方针与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刘雅芳等(2014)对工商银行20102013年各项盈利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工商银行的各项盈利指标大体上比较稳定,但也存在可以提升方面,如提高财务杠杆,拓展中间业务,增强业务与管理费用的控制力度从而增强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7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