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附件)
摘 要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为抢占市场份额采用信用销售方式形成的一种债权型资产。应收账款在企业流动资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不仅影响企业资金周转,还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危机。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应收账款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明确了应收账款的含义和范围,并对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比重大、应收账款账龄长、周转率低,有大量呆账、坏账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结论,以此得出优化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合理有序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 研究方法 3
2 相关理论概述 4
2.1 应收账款的含义 4
2.2 应收账款的范围 4
2.3 应收账款的确认 4
3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6
3.1 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比重大 6
3.2 应收账款的账龄过长 7
3.3 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低,存在大量的呆账、坏账 7
4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9
4.1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赊销 9
4.2 应收账款管理各部门责任不清 9
4.3 缺乏完善的坏账管理奖罚机制 9
5 加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建议 11
5.1 建立全面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 11
5.2 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11
5.3 强化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机制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开始涌现,再加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卷席,过度生产成为许多国内外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范围内的“供过于求”造成了“买方市场”的出现,为了招揽新客户和留住老客户,增加公司产品销量,不少企业采用赊账的营销手段,导致应收账款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多无法收回的赊账甚至成为压倒许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有关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金50%以上,而发达国家只占到20%左右,我国应收账款问题的严峻程度可想而知。应收账款的资产和其他金融投资的性质不一样,不仅不会增值,还会有不保值甚至是贬值风险。如果应收账款不可收回,成了债务或者坏账,对企业来说则亏损最大。因此,企业亟需扭转过去对营销方式和竞争方式的错误认识,增强对应收款项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1.2 研究意义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是饲料生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其水产饲料全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十四年位列全国第一,但近些年来,公司的财务问题却多次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管理成本费用增加、资金周转不良和使用效率下降以及出现多个“坏账”。经过调查,发现应收账款的拖欠和管理不力问题是造成其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其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出现的问题[1],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改进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机制,从而促进该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时间较长,企业应收账款问题也出现较早,国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对此问题寄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许多企业家就认识到现金流对企业生存和利润质量的重要程度。
Pedro J.Garc.la(2011)认为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是买方延迟付款(卖方与买方之间货、款交易时间有延迟所致)。
Ay.ue Mehar(2012)进一步探讨了应收账款的影响,他认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2]。
Katz和Jennifer(2012)认为增加企业贷款机会可以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催收的方式实现。
Wentzel和Brad(2013)认为企业催收应收账款是通过外包方式进行的,对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友好关系会不利,也会提高客户更换供应商的可能性,致使企业利益受损。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李凤英(2014)认为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有如下几点原因: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企业的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企业现行的内控机制不合理;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系统化管理;企业信誉不好等原因[3]。
吴蓬生(2014)从法律规范的视角对不良债权涉及的多种学科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答,他提出对于较长的应收账款应通过法律法规明示的途径来解决,将应收账款变成一种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合同行为[4]。
李恩柱(2015)对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应收账款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以确保财务安全为核心思路,提出了稳健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5]。
陈英新(2015)从应收账款风险的角度分析指出:市场诸多因素的不稳定性以及债权、债务关系在达到约定条件或法律条件清偿时的不确定性,导致进行信用销售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回收时间和回收数额上也产生了不确定性[6]。
由丰琴(2016)认为,企业应该提高风险意识,重视对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健全应收账款控制机制。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信用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用来约束不良信用的企业与个人的法律体系也尚未建立。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在没有充分了解交易方的资信状况和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体系都不健全甚至是空白阶段的情况下,采用赊销渠道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销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常见的现象。
总体而言,我国的应收账款管理体制还不是十分健全,尚缺乏灵活的应对机制和针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激励机制。调查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对应收账款缺少系统的管理体系,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客户的信用档案进行搜集和登记,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销售部门不考虑销售款项能否追回及追回程度的问题,只想尽办法扩大销售量,提升销售业绩;财务部门没有事先对赊销对象进行信用评估,只对财务状况进行简单登记,这就造成企业对自身赊账对象信用状况的不了解和缺乏控制性,也很难预估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度,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和负担。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 研究方法 3
2 相关理论概述 4
2.1 应收账款的含义 4
2.2 应收账款的范围 4
2.3 应收账款的确认 4
3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6
3.1 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比重大 6
3.2 应收账款的账龄过长 7
3.3 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低,存在大量的呆账、坏账 7
4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9
4.1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赊销 9
4.2 应收账款管理各部门责任不清 9
4.3 缺乏完善的坏账管理奖罚机制 9
5 加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建议 11
5.1 建立全面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 11
5.2 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11
5.3 强化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机制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开始涌现,再加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卷席,过度生产成为许多国内外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范围内的“供过于求”造成了“买方市场”的出现,为了招揽新客户和留住老客户,增加公司产品销量,不少企业采用赊账的营销手段,导致应收账款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多无法收回的赊账甚至成为压倒许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有关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金50%以上,而发达国家只占到20%左右,我国应收账款问题的严峻程度可想而知。应收账款的资产和其他金融投资的性质不一样,不仅不会增值,还会有不保值甚至是贬值风险。如果应收账款不可收回,成了债务或者坏账,对企业来说则亏损最大。因此,企业亟需扭转过去对营销方式和竞争方式的错误认识,增强对应收款项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1.2 研究意义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是饲料生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其水产饲料全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十四年位列全国第一,但近些年来,公司的财务问题却多次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管理成本费用增加、资金周转不良和使用效率下降以及出现多个“坏账”。经过调查,发现应收账款的拖欠和管理不力问题是造成其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其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出现的问题[1],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改进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机制,从而促进该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时间较长,企业应收账款问题也出现较早,国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对此问题寄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许多企业家就认识到现金流对企业生存和利润质量的重要程度。
Pedro J.Garc.la(2011)认为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是买方延迟付款(卖方与买方之间货、款交易时间有延迟所致)。
Ay.ue Mehar(2012)进一步探讨了应收账款的影响,他认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2]。
Katz和Jennifer(2012)认为增加企业贷款机会可以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催收的方式实现。
Wentzel和Brad(2013)认为企业催收应收账款是通过外包方式进行的,对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友好关系会不利,也会提高客户更换供应商的可能性,致使企业利益受损。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李凤英(2014)认为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有如下几点原因: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企业的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企业现行的内控机制不合理;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系统化管理;企业信誉不好等原因[3]。
吴蓬生(2014)从法律规范的视角对不良债权涉及的多种学科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答,他提出对于较长的应收账款应通过法律法规明示的途径来解决,将应收账款变成一种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合同行为[4]。
李恩柱(2015)对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应收账款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以确保财务安全为核心思路,提出了稳健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5]。
陈英新(2015)从应收账款风险的角度分析指出:市场诸多因素的不稳定性以及债权、债务关系在达到约定条件或法律条件清偿时的不确定性,导致进行信用销售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回收时间和回收数额上也产生了不确定性[6]。
由丰琴(2016)认为,企业应该提高风险意识,重视对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健全应收账款控制机制。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信用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用来约束不良信用的企业与个人的法律体系也尚未建立。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在没有充分了解交易方的资信状况和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体系都不健全甚至是空白阶段的情况下,采用赊销渠道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销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常见的现象。
总体而言,我国的应收账款管理体制还不是十分健全,尚缺乏灵活的应对机制和针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激励机制。调查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对应收账款缺少系统的管理体系,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客户的信用档案进行搜集和登记,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销售部门不考虑销售款项能否追回及追回程度的问题,只想尽办法扩大销售量,提升销售业绩;财务部门没有事先对赊销对象进行信用评估,只对财务状况进行简单登记,这就造成企业对自身赊账对象信用状况的不了解和缺乏控制性,也很难预估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度,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和负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