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建立和会计监督

企业制度建立和会计监督[20200105105742]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会计监督体系间已经形成不可分割,同时又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这也使得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越来越离不开健全的会计监督制度。但在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会计监督体制仍在多方面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所以强化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会计监督的概念、特点、及其存在的关系,然后在总结了目前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正对这些不足之处归纳总结改进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现代企业制度,会计监督,管理
目 录
1 引言1
2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监督的概念1
3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特点2
4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3
4.1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3
4.2 外部监督督促内部会计监督3
4.3 会计部门加强自我监督4
4.4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4
5 目前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5
5.1 会计监督缺乏法律约束机制5
5.2 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5
5.3 企业的约束机制不力6
5.4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7
6 改进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8
6.1 建全法律体系8
6.2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8
6.3 强化企业外部监督10
6.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11
6.5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逐渐加深,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并完善被企业新时期经营发展所需要。在企业外部环境以及经营管理方式转变的影响下,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错综复杂,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开展会计监督是其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多种因素影响并限制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尤其是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在这一情况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之间就存在着越来越重要的关系。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建设与发展, 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 业制度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主要改革向。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而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所有者、经营者及企业员工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达到相互协调,进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关注的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尤为重要,因为企业经营者都是通过会计信赖来了解企业状况。会计监督是相关人员根据法律法规和各项会计制度,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督,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得以保障[1]。所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的关系及其密切。
2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监督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并以建立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作为主要的形式,并做到产权明细、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字符盈亏制度、科学领导和组织制度等内容。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指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各种企业制度的总称,公司制度更为典型,具有特定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2]。
会计监督是指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职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按照特定主体来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督和督促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以及由其引起的资金运动,以此来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法,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来提高特定主体的工作效益。作为会计的一种基本职能的会计监督主要是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并通过正确的信息对会计信息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协调、控制和监督[3]。从目前情况看来,会计监督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如此一来就没有办法确定是否能够有效的实施管理部门制定的方针,也没有办法确保管理信息是否安全可靠,财产是否完整。有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要想使会计监督得到很好的实施,那么需要建立内部会计制度,但是,内部会计制度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有效实施,只能形同虚设。还要有必要的社会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机制是国家外部监督以及内部监督所相结合而形成的。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其各个监督主体只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活动,没有形成合力。
总的说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与有效的会计监督之间相互适应,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特点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由于会计监督随着会计核算同时进行,因此,具有完整性、连续性。会计在核算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时,同时要审查它们是否符合计划和规章制度,从而全面、完整地监督企业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活动。它不同于审计、银行、财政、财务等经济监督,这些监督都只能定期的或针对每一阶段、每一事项进行监督。由此看来,只有会计监督,才能对企业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活动进行完整地、连续地监督[4]。
会计监督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具有综合性。会计主要是运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进行全过程会计监督。如对某部门的费用做出预算,会计人员可以在金额上控制和监督该部门的开支情况,以此来控制经济活动。
会计监督以国家的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为依据,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会计监督的核心是在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的条件下,干预企业经济活动,保证国家财政制度的贯彻执行,所以,这种监督具有强制性。《会计法》将实行会计监督的权力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并且规定了监督者的法律责任。如果放弃监督,给单位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提供会计信息并且能够保证经济管理和经营者正确决策的是会计监督,所以会计监督具有真实性。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对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必须通过会计监督来保证。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同时,会计监督也是会计核算的出发点,会计监督随着会计核算同时进行才能确保会计核算的质量。所以,会计监督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仍然是会计监督,而且会计监督的内涵和外延和以前简单的监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是现代管理所需要的监督[5]。
那么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呢?下面为大家做出说明。
4.1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监督,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是必要的,它根据会计制度、准则的要求,为了规范企业的日常运营行为,防范、纠正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并且能够改善运营管理,进而扩大经营渠道,取得更好的运营成果。会计行为能够通过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得以规范,明确责任,会计监督还可以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管理失控。因此,如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希望得到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而能够更大程度地维护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需要健全会计监督职能[6]。总体来说,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对于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