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黑芝麻集团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附件)【字数:10618】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在不断地变得完善,但是不足之处依旧很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在我国证券市场有着很大的意义,是证券市场重点关注的部分,并且在近几年,信息披露也慢慢成为人们所普遍会去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南方黑芝麻集团的信息披露现状,发现黑芝麻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不及时、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重点在于分析黑芝麻在信息披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企业能够改善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为其他上市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概述 2
2.1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 2
2.2信息披露的含义 2
2.3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方式 2
2.4信息披露的原则 3
第三章 信息披露的现状 5
3.1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 5
3.2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 5
3.3信息披露的质量 5
第四章 南方黑芝麻集团概况 7
4.1黑芝麻公司简介 7
4.2黑芝麻信息披露制度简介 7
第五章 黑芝麻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研究 9
5.1信息披露不完整 9
5.2信息披露不真实 9
5.3信息披露不及时 10
5.4信息披露不准确 10
第六章 影响黑芝麻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6.1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混乱 11
6.2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不规范 11
6.3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11
6.4中介机构监管不当 12
第七章 南方黑芝麻集团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13
7.1规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13
7.2完善法律法规、发挥监管部门作用 13
7.3发挥中介机构监管作用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开始正式运营。通过各个阶层群众二十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具有不小规模。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只追求眼前利益,把“利润最大化”看为经营的最终目的,只关心公司的现金流量以及经营结果等微观经济指标。
随着经济的极速进步与发展,我国各方面发展都渐渐向国际靠拢,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我国证券市场逐渐与国际证券市场一体化,融资渠道也变得相对多元化,投资者获取市场信息的速度有了很大提升,可以自主进行投资对象的选择,于是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可利用率的要求就非常之高。但近几年来,上市公司隐瞒财务状况,披露不实信息,虚报盈利能力的情况并不少见,如银广夏银行破产、中石油事故、亚太事业信息披露违规案等,导致股市人心恐慌。也因此,各方都在积极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质疑信息披露的内容是否真实,这些都导致证券市场震荡。即使社会在加强监督, 政府实行相关政策, 上市公司也在不断进行完善, 但这些只是采取了临时性解决办法而不是永久性的解决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来说较低,自愿进行信息披露的意愿很低,国家出行的政策只按照最基本的进行披露,信息披露仅仅流于表面, 外部投资者获得的信息不够有效,存在的问题较多。
1.2研究意义
信息披露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即披露者、投资者、证券市场。对于信息披露者来说,筹集到必要的资本需要披露真实有用的信息,这可以使企业的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同时,如果企业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充分,将降低企业的公信力,对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市场披露的信息真实有用,他们就可以有效的去进行证券投资,可以合理地规避风险,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投资者投资的资金决定了资本市场是否能够良好发展。因此信息披露一旦违规,造成投资者决策失败,必然会使得投资者失去方向和信心,致使证券市场不稳固,证券市场功能发挥失常,上市公司也将很难在证券市场立足。
因此,本文通过对南方黑芝麻集团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研究,找出使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从而建立健康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概述
国外学者对于信息披露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要比我国学者早。同时,国外学者对于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很严谨,因此,国外学者对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成果远远领先于我国,无论是理论层次还是实务层次都比我国完善。
2.1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
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之间的纽带就是信息披露,它反映着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变化与特征。信息披露制度,伊始于英美。1551年,英国建立了MUSCOV公司,是全世界的第一个股份公司,之后股份制公司逐步受到广大投资者喜爱,并成为最常用的商业模式之一。也因此,公司开始对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社会普通民众开始进入公司的相关利益人。1720年,“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在英国发生,企业开始需要强制性地履行公开信息披露责任。在1844年,英国颁布了《合股公司法》(The Joint Stock Companies Act 1844),把股份制公司的发展法制化。该议案指出,作为公司管理投资资本的受托者,公司发起人和公司职员应将资本情况向大众公布,信息披露的形式要有明确的要求,这也使得信息披露制度的进步与发展有了法律基础。然而,使信息披露变得成熟、完善的法则是由美国提出设立的。在20世纪,美国国会、各州县先后编制了规定信息披露的一些法规指引,要求已经完成股票挂牌上市的公司对外公开固定性报告和临时性报告。
2.2信息披露的含义
信息披露也被叫做信息公开,是指在市场公开的前提下,市场主体遵循法律法规规定,运用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示自己在经营、管理、财务、战略等相关数据的活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按照其性质,可分成两种,即股票挂牌上市前、股票挂牌上市后;按照其内容,可划分为首次、定期、临时以及自愿披露四种。同时,划分方式还有好多种,比如按照披露信息的文件名称、证券所属种类、记载是何事项、监管部门是否强制性披露等标准分类。本文所研究的是公司挂牌上市后信息披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概述 2
2.1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 2
2.2信息披露的含义 2
2.3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方式 2
2.4信息披露的原则 3
第三章 信息披露的现状 5
3.1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 5
3.2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 5
3.3信息披露的质量 5
第四章 南方黑芝麻集团概况 7
4.1黑芝麻公司简介 7
4.2黑芝麻信息披露制度简介 7
第五章 黑芝麻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研究 9
5.1信息披露不完整 9
5.2信息披露不真实 9
5.3信息披露不及时 10
5.4信息披露不准确 10
第六章 影响黑芝麻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6.1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混乱 11
6.2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不规范 11
6.3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11
6.4中介机构监管不当 12
第七章 南方黑芝麻集团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13
7.1规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13
7.2完善法律法规、发挥监管部门作用 13
7.3发挥中介机构监管作用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开始正式运营。通过各个阶层群众二十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具有不小规模。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只追求眼前利益,把“利润最大化”看为经营的最终目的,只关心公司的现金流量以及经营结果等微观经济指标。
随着经济的极速进步与发展,我国各方面发展都渐渐向国际靠拢,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我国证券市场逐渐与国际证券市场一体化,融资渠道也变得相对多元化,投资者获取市场信息的速度有了很大提升,可以自主进行投资对象的选择,于是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可利用率的要求就非常之高。但近几年来,上市公司隐瞒财务状况,披露不实信息,虚报盈利能力的情况并不少见,如银广夏银行破产、中石油事故、亚太事业信息披露违规案等,导致股市人心恐慌。也因此,各方都在积极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质疑信息披露的内容是否真实,这些都导致证券市场震荡。即使社会在加强监督, 政府实行相关政策, 上市公司也在不断进行完善, 但这些只是采取了临时性解决办法而不是永久性的解决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来说较低,自愿进行信息披露的意愿很低,国家出行的政策只按照最基本的进行披露,信息披露仅仅流于表面, 外部投资者获得的信息不够有效,存在的问题较多。
1.2研究意义
信息披露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即披露者、投资者、证券市场。对于信息披露者来说,筹集到必要的资本需要披露真实有用的信息,这可以使企业的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同时,如果企业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充分,将降低企业的公信力,对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市场披露的信息真实有用,他们就可以有效的去进行证券投资,可以合理地规避风险,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投资者投资的资金决定了资本市场是否能够良好发展。因此信息披露一旦违规,造成投资者决策失败,必然会使得投资者失去方向和信心,致使证券市场不稳固,证券市场功能发挥失常,上市公司也将很难在证券市场立足。
因此,本文通过对南方黑芝麻集团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研究,找出使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从而建立健康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概述
国外学者对于信息披露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要比我国学者早。同时,国外学者对于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很严谨,因此,国外学者对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成果远远领先于我国,无论是理论层次还是实务层次都比我国完善。
2.1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
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之间的纽带就是信息披露,它反映着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变化与特征。信息披露制度,伊始于英美。1551年,英国建立了MUSCOV公司,是全世界的第一个股份公司,之后股份制公司逐步受到广大投资者喜爱,并成为最常用的商业模式之一。也因此,公司开始对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社会普通民众开始进入公司的相关利益人。1720年,“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在英国发生,企业开始需要强制性地履行公开信息披露责任。在1844年,英国颁布了《合股公司法》(The Joint Stock Companies Act 1844),把股份制公司的发展法制化。该议案指出,作为公司管理投资资本的受托者,公司发起人和公司职员应将资本情况向大众公布,信息披露的形式要有明确的要求,这也使得信息披露制度的进步与发展有了法律基础。然而,使信息披露变得成熟、完善的法则是由美国提出设立的。在20世纪,美国国会、各州县先后编制了规定信息披露的一些法规指引,要求已经完成股票挂牌上市的公司对外公开固定性报告和临时性报告。
2.2信息披露的含义
信息披露也被叫做信息公开,是指在市场公开的前提下,市场主体遵循法律法规规定,运用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示自己在经营、管理、财务、战略等相关数据的活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按照其性质,可分成两种,即股票挂牌上市前、股票挂牌上市后;按照其内容,可划分为首次、定期、临时以及自愿披露四种。同时,划分方式还有好多种,比如按照披露信息的文件名称、证券所属种类、记载是何事项、监管部门是否强制性披露等标准分类。本文所研究的是公司挂牌上市后信息披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