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业公司营运能力分析(附件)

摘 要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明确界定相关核心概念的前提下,专门探讨研究弘业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图表分析法等,首先对分析公司营运能力的各个指标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影响公司营运能力的因素;然后介绍了弘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反映其营运能力的各个指标的情况,重点分析该公司营运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固定资产产能低、企业营运能力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被淡化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够、缺乏对营运资金的管理等。论文最后根据存在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该公司营运能力的建议,主要是建立企业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等。
目 录
摘 要 I
1绪论 1
1.1选题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4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5
2.1企业营运能力的概念界定 5
2.2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 5
2.2.1存货周转率 5
2.2.2应收账款周转率 6
2.2.3流动资产周转率 6
2.2.4固定资产周转率 6
2.2.5总资产周转率 7
2.3决定企业营运能力的主要因素 7
2.3.1资金结构 7
2.3.2销售状况 7
2.3.3所处行业性质 7
2.3.4技术和管理水平 7
2.3.5经营周期 8
3 弘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营运能力的现状分析 9
3.1弘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情况概述 9
3.2弘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营运能力具体指标分析 9
3.2.1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 9
3.2.2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 11
3.2.3流动资产周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率的计算和分析 12
3.2.4固定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 14
3.2.5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 15
3.3弘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营运能力存在的问题 16
3.3.1固定资产产能低 16
3.3.2企业营运能力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被淡化 16
3.3.3资源配置不合理 16
3.3.4经营策略不合理 17
3.4弘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营运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7
3.4.1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够 17
3.4.2缺乏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17
3.4.3流动资金管理不善 17
3.4.4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 17
4提高弘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营运能力的对策建议 18
4.1建立企业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18
4.2增强管理层的营运资金管理意识 18
4.3合理规划流动资金使用量 18
4.4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18
5全文总结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20
5.1全文总结 20
5.2进一步研究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1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作为投资者判断投资风险和进行长期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是企业自我进行总结经验和改进管理、优化决策和提高效益的重要环节,对企业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全面、客观、辩证地搞好企业营运能力评估,充分利用好企业的各项经济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求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各项经济资源,认真做好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工作,不断提高营运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1.2研究意义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对营运能力的实证分析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可发现和揭示与企业性质、经营时期不相适应的结构比例,并及时加以调整,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
(2)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资产的收益能力,可用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3)有助于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或其安全性,可用以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
1.2国内外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到整体经营能力管理,国外关于营运能力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营运能力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各营运能力项目如何变化。
(1)]Frank.J.Fabian(1979)提出[],关于每个营运能力项目管理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将营运能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却没有多少进展,并首次探究了整体营运能力规划与控制的内容。
(2)1989年,John Wang[]出版了《营运资金管理》一书。其内容已经不仅包括流动资产管理,而且拓展到了信用评级、短期融资等。即:从盈利性和风险性两个角度考察,将流动能力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的能力来源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进行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的能力决策。这种基本内容框架一直保持到现在,未发生明显变化。
(3)赫伯特维恩劳布[](1998)对10个不同行业的企业营运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对比,发现不同行业的营运资产管理政策和体制有明显差异,其对营运能力的评估和分析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激进的投资类、金融类企业通常看重的是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状况,而零售类行业则关注于存货资产的情况。
1.2.2国内研究现状
(1)我国对营运能力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对于其的研究多集中在概念和主要指标两个方面。余波(2008)[]对营运能力的概念给出了一个定义: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
随后的几年里,我国学者开始对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王忠帅(2011)[]认为,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另一个主要指标,对企业来说,加快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就必须要合理持有货币资金,加快账款的回收,扩大销售,提高存货周转速度;陈巧珍(2010)[]认为营运能力最大的问题是财务报表中数据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在计算周转率时,一般都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数据直接相比得出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报表中,一般都是显示年初余额和年末余额,所以在计算时我们都直接取其平均值。但是在一些经营不平均、受季节影响较大的企业,这样的指标数据的取得往往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6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