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附件)
摘 要职业道德教育会影响学生进而使其形成自己独立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学生如果在接受教育早期受到正面积极的影响就会使其在学习中建立符合主流、健康而正面的职业道德价值观,这可以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甚至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推进职业道德的进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有着极大的正面作用,因为学生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前的道德教育必然会引导并影响其今后的会计活动,只有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才会形成符合主流、健康而正面的职业道德价值观。高校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融入思想、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教育,纠正并引导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需要更多的有职业素养的人才来担当起未来的经济发展重任,学校也可以通过向社会输入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来推动职业道德的进步。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的措施,以期望能提高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质量。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1 研究的目的 1
1.2.2研究的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
1.3.3 研究现状述评 4
1.4 研究方法 4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5
2.1.1职业道德的含义 5
2.1.2 职业道德的作用 5
2.2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6
2.3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6
3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3.1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8
3.2 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调查的内容及分析 8
3.3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9
4 提高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措施
4.1 从思想上重视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11
4.2 从课程体系上完善会计职业教育 11
4.3 优化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环境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附 录 16
附录A 16
附录B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3年12月27日我国财政部公布了三份公告,这三份公告是关于我国2012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情况,根据公告内容显示了我国的中央企业一直都是每年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中之重,在历次的检查当中发现了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合并为不完整的状态,这其中的中国华电集团分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内务抵消就未能达到要求,多计了的成本竟然达到了1.04亿元,交通建设集团分公司施工成本多计了1.7亿元,多计的收入超过了多计成本一倍多。通过这些公告数据显示公告当中披露的一部分企业在税务上存在少缴的一些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总结来说主要是企业在其会计信息上把关不严,致使这些信息都存在着信息虚假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企业会计人员在其工作时违背了其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操守。我们的高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会计方面的精英,但所谓的“精英”更多是专业技能方面,他们在职业道德方面上的素养还是弱项,因此这些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教育就尤为的重要,但目前我国在这部分存在着严重的弱点,这包括了教学方式和教材的落后,所以现有的教学并不能对学生的教育起到应有的影响,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当今高校的教育中重量不重质,轻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单一的为了向社会输入会计人员,而忽略了整个会计领域的道德发展和推进,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亟需改进。学生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前的道德教育必然会引导并影响其今后的会计活动,只有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才会形成符合主流、健康而正面的职业道德价值观。高校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融入思想、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教育,纠正并引导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需要更多的有职业素养的人才来担当起未来的经济发展重任,学校也可以通过向社会输入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来推动职业道德的进步。
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当现实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通过研究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更为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就是希望能在丰富教育体系内涵的同时,为相关高校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中进一步的提高效率和效益带来了有用的提议。
1.2.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国内关于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少,而且研究深度有限,反观国内经济近些年的跨越式发展,现有的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满足不了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并对会计职业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从思想观念、课题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这对于丰富此领域中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实情况是大规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很有效,使得学生专业技术的平均水平比较高,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水平却参差不齐。这表明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注重点是给社会输入大量的会计人员,而忽视了这些人员未来在经济活动中所起到的道德作用,这在无形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留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本文通对会计道德教育课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剖析当前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善策略,可以为进一步提高会计职业教育水平提供意见和建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会计人员在其日常的工作中要服从领导和单位,又要维护自身的立场,这其实是属于受到了双重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会计活动很容易因为自己的不坚定而触碰到法律的界限,由此导致的会计信息造假的案件也屡见不鲜,信息造假不仅给从业人员自己带了麻烦,也给行业和国家带来的负面的作用。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现代伦理学和心理学教授高夫(2010)指出热心劝告学生以及读者要对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道德负责任,并要培养最终导致个人成功和掌握自己命运的品行性格特征[1]。加拿大著名会计学家Mesquita A C (2002)所说的那样:几乎没有一件财务丑闻是由于技术运用上的方法错误所导致的——大多数都是由于运用技术方面的判断错误或披露不当所导致的。在这里,有些判断错误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而导致错误解释所造成的,而另外一些则是由于违背了诸如诚实、正直、客观、应尽关注、保密性和将他人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承诺等道德价值观所造成的[2]。Lance Armstrong?(2012)提倡向学生传授品行事宜,同时,反对试图强加品行。同时还建议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适宜使用品行伦理理论,并描述了这个理论中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征:普遍可以接受的品行、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完整的道德判断标准、道德榜样[3]。
在经济领域,不是所有的违法都是由于现实情况的纷乱而造成的推断过错,还有的是由于人们背离了职业道德。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稳定的两种根本因素,前者可以对后者起到补充的作用,在调整主要部分上后者依靠的是其强制性的约束力,而后者是依靠的是大众的言论、风俗和人们的良知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非强制性的约束。两者只有协同互补,才能构建一个充满道德的法治社会。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教育需要修正的理念被国家明确的提出,进行修正是所有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最重点现实。学生作为教学中最主要的因素,其受到的教育会对其一生造成持续的影响,并改变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修正的方向就要从知识和技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主”来。职业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急迫的。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1 研究的目的 1
1.2.2研究的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
1.3.3 研究现状述评 4
1.4 研究方法 4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5
2.1.1职业道德的含义 5
2.1.2 职业道德的作用 5
2.2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6
2.3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6
3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3.1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8
3.2 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调查的内容及分析 8
3.3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9
4 提高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措施
4.1 从思想上重视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11
4.2 从课程体系上完善会计职业教育 11
4.3 优化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环境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附 录 16
附录A 16
附录B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3年12月27日我国财政部公布了三份公告,这三份公告是关于我国2012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情况,根据公告内容显示了我国的中央企业一直都是每年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中之重,在历次的检查当中发现了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合并为不完整的状态,这其中的中国华电集团分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内务抵消就未能达到要求,多计了的成本竟然达到了1.04亿元,交通建设集团分公司施工成本多计了1.7亿元,多计的收入超过了多计成本一倍多。通过这些公告数据显示公告当中披露的一部分企业在税务上存在少缴的一些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总结来说主要是企业在其会计信息上把关不严,致使这些信息都存在着信息虚假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企业会计人员在其工作时违背了其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操守。我们的高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会计方面的精英,但所谓的“精英”更多是专业技能方面,他们在职业道德方面上的素养还是弱项,因此这些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教育就尤为的重要,但目前我国在这部分存在着严重的弱点,这包括了教学方式和教材的落后,所以现有的教学并不能对学生的教育起到应有的影响,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当今高校的教育中重量不重质,轻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单一的为了向社会输入会计人员,而忽略了整个会计领域的道德发展和推进,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亟需改进。学生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前的道德教育必然会引导并影响其今后的会计活动,只有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才会形成符合主流、健康而正面的职业道德价值观。高校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融入思想、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教育,纠正并引导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需要更多的有职业素养的人才来担当起未来的经济发展重任,学校也可以通过向社会输入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来推动职业道德的进步。
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当现实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通过研究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更为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就是希望能在丰富教育体系内涵的同时,为相关高校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中进一步的提高效率和效益带来了有用的提议。
1.2.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国内关于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少,而且研究深度有限,反观国内经济近些年的跨越式发展,现有的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满足不了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并对会计职业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从思想观念、课题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这对于丰富此领域中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实情况是大规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很有效,使得学生专业技术的平均水平比较高,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水平却参差不齐。这表明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注重点是给社会输入大量的会计人员,而忽视了这些人员未来在经济活动中所起到的道德作用,这在无形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留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本文通对会计道德教育课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剖析当前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善策略,可以为进一步提高会计职业教育水平提供意见和建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会计人员在其日常的工作中要服从领导和单位,又要维护自身的立场,这其实是属于受到了双重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会计活动很容易因为自己的不坚定而触碰到法律的界限,由此导致的会计信息造假的案件也屡见不鲜,信息造假不仅给从业人员自己带了麻烦,也给行业和国家带来的负面的作用。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现代伦理学和心理学教授高夫(2010)指出热心劝告学生以及读者要对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道德负责任,并要培养最终导致个人成功和掌握自己命运的品行性格特征[1]。加拿大著名会计学家Mesquita A C (2002)所说的那样:几乎没有一件财务丑闻是由于技术运用上的方法错误所导致的——大多数都是由于运用技术方面的判断错误或披露不当所导致的。在这里,有些判断错误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而导致错误解释所造成的,而另外一些则是由于违背了诸如诚实、正直、客观、应尽关注、保密性和将他人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承诺等道德价值观所造成的[2]。Lance Armstrong?(2012)提倡向学生传授品行事宜,同时,反对试图强加品行。同时还建议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适宜使用品行伦理理论,并描述了这个理论中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征:普遍可以接受的品行、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完整的道德判断标准、道德榜样[3]。
在经济领域,不是所有的违法都是由于现实情况的纷乱而造成的推断过错,还有的是由于人们背离了职业道德。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稳定的两种根本因素,前者可以对后者起到补充的作用,在调整主要部分上后者依靠的是其强制性的约束力,而后者是依靠的是大众的言论、风俗和人们的良知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非强制性的约束。两者只有协同互补,才能构建一个充满道德的法治社会。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教育需要修正的理念被国家明确的提出,进行修正是所有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最重点现实。学生作为教学中最主要的因素,其受到的教育会对其一生造成持续的影响,并改变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修正的方向就要从知识和技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主”来。职业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急迫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