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福田汽车公司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附件)
摘 要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田汽车)是中国商用车企业中,无论在从品类还是产量上,均独占鳌头,其销售额位也顺理成章的排在全球商用车辆行业的第一位。调查研究发现,仅仅2013年一年,福田汽车的品牌价值高达671.27亿元,在汽车行业排名第四,商用车领域排名第一。而为了达到这样卓越的成绩,福田汽车必然对其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福田汽车如何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如何在这光速发展的时代立于长久不败之地?这就是我们研究福田汽车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所在,只有找出问题,不断改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本文从研究企业的研发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营销服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控制角度出发,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述,并结合汽车行业的发展实情,系统分析福田汽车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探讨福田汽车的成本控制,为其集团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目 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2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2
1.3.1 研究思路 2
1.3.2 主要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 福田汽车发展现状
2.1 福田汽车简介 4
2.2 成本控制现状 5
2.2.1 福田汽车利润及现金流量 5
2.2.2 福田汽车汽车成本构成 6
2.2.3 福田汽车费用 7
2.2.4 福田汽车研发支出 8
3 福田汽车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研发设计阶段 9
3.2 生产阶段成本 9
3.3 营销服务阶段 9
3.3.1 观念陈旧 9
3.3.2 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10
3.3.3 对客户缺乏正确的认识 10
3.4 售后服务阶段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2.4 福田汽车研发支出 8
3 福田汽车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研发设计阶段 9
3.2 生产阶段成本 9
3.3 营销服务阶段 9
3.3.1 观念陈旧 9
3.3.2 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10
3.3.3 对客户缺乏正确的认识 10
3.4 售后服务阶段 11
3.4.1 发运管理制度不健全 11
3.4.2 服务站落后 11
3.4.3 服务人员管理松懈 11
3.4.4 物流成本较高 12
4 福田汽车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研发设计阶段的解决对策 13
4.1.1 加强预算管理 13
4.1.2 做好业务计划 13
4.2 生产阶段中的解决对策 13
4.2.1 采用标准作业法 13
4.2.2 紧握“一个流” 13
4.2.3 重视仓库成本 13
4.3 营销服务的解决对策 14
4.3.1 加强对服务对象的行为研究 14
4.3.2 制定有效营销策略和人才培训计划 14
4.3.3 注重客户管理 14
4.4 售后服务阶段的解决对策 15
4.4.1 健全发运管理制度 15
4.4.2 建立高端服务站 15
4.4.3 实行员工培训计划 15
4.4.4 物流成本合理调配 15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 绪 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背景
随着市场机制的日臻成熟,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日渐推进,企业成长空间不断扩展,发展方向变得多元化,这些有利条件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但是,企业的发展如同海上行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虽然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然而市场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高度重视成本控制,积极防范和应对企业的内部成本风险,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重视战略成本管理,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有序发展。
1.1.2选题意义
随着中国商用车行业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兴起,福田汽车也遇到了一系列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成本控制成为了促使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步骤。目前来讲,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对深入研究企业内部风险和变化,及早的预判风险危机,发出警报,警示负责人采取得当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目的。另外通过合理地控制成本,也可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基斯沃德在《战略管理会计》(2011)中把战略管理会计描述为一个持续的分析、计划和控制的过程。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人提供正确的信息,这只能在企业战略的概念中得到表述,以此来补充会被详细讨论的各种不同的战略[1]。
罗纳德W.希尔顿在《成本管理(原书第3版)》(2010)中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侧重企业决策制定与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的运用,鼓励引导读者利用成本信息进行企业决策[2]。
罗宾库珀于在《管理会计》(2006)杂志上发表过的一系列连载论文中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3]。
理查德贝克在《高级财务会计(第7版)》(2011)中继续着重论述高级财务会计范围内的一系列专题,包括企业并购以及对其他实体的投资、报告公司间权益、报告主体与合并财务报表、全资子公司的合并、合并报告的相关问题、跨国公司会计等内容[4]。
1.2.2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福田汽车的首席财务执行官杨巩社的《精细化财务管理》(2012)指出预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作为一种工具的公司战略和业务性能之间的沟通。在预算制度的基础上分配资源,主要是用来测量和监控企业以及各部门的经营业绩,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5]。
韩址清的《现代成本控制思维》(2004)分析了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基本构成。首先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应该先识别自己的价值链;其次企业不仅要了解其价值链,但也明白自己的活动价值,明白供应商和客户价值链的适应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盈利能力[6]。
刘志娟的《基于价值链成本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研究》(2003)指出可以把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以如下:侧重成本源流控制的思想;技术经济一体化思想;立足价值链的思想[7]。
1.3研究思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2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2
1.3.1 研究思路 2
1.3.2 主要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 福田汽车发展现状
2.1 福田汽车简介 4
2.2 成本控制现状 5
2.2.1 福田汽车利润及现金流量 5
2.2.2 福田汽车汽车成本构成 6
2.2.3 福田汽车费用 7
2.2.4 福田汽车研发支出 8
3 福田汽车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研发设计阶段 9
3.2 生产阶段成本 9
3.3 营销服务阶段 9
3.3.1 观念陈旧 9
3.3.2 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10
3.3.3 对客户缺乏正确的认识 10
3.4 售后服务阶段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2.4 福田汽车研发支出 8
3 福田汽车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研发设计阶段 9
3.2 生产阶段成本 9
3.3 营销服务阶段 9
3.3.1 观念陈旧 9
3.3.2 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10
3.3.3 对客户缺乏正确的认识 10
3.4 售后服务阶段 11
3.4.1 发运管理制度不健全 11
3.4.2 服务站落后 11
3.4.3 服务人员管理松懈 11
3.4.4 物流成本较高 12
4 福田汽车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研发设计阶段的解决对策 13
4.1.1 加强预算管理 13
4.1.2 做好业务计划 13
4.2 生产阶段中的解决对策 13
4.2.1 采用标准作业法 13
4.2.2 紧握“一个流” 13
4.2.3 重视仓库成本 13
4.3 营销服务的解决对策 14
4.3.1 加强对服务对象的行为研究 14
4.3.2 制定有效营销策略和人才培训计划 14
4.3.3 注重客户管理 14
4.4 售后服务阶段的解决对策 15
4.4.1 健全发运管理制度 15
4.4.2 建立高端服务站 15
4.4.3 实行员工培训计划 15
4.4.4 物流成本合理调配 15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 绪 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背景
随着市场机制的日臻成熟,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日渐推进,企业成长空间不断扩展,发展方向变得多元化,这些有利条件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但是,企业的发展如同海上行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虽然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然而市场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高度重视成本控制,积极防范和应对企业的内部成本风险,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重视战略成本管理,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有序发展。
1.1.2选题意义
随着中国商用车行业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兴起,福田汽车也遇到了一系列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成本控制成为了促使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步骤。目前来讲,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对深入研究企业内部风险和变化,及早的预判风险危机,发出警报,警示负责人采取得当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目的。另外通过合理地控制成本,也可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基斯沃德在《战略管理会计》(2011)中把战略管理会计描述为一个持续的分析、计划和控制的过程。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人提供正确的信息,这只能在企业战略的概念中得到表述,以此来补充会被详细讨论的各种不同的战略[1]。
罗纳德W.希尔顿在《成本管理(原书第3版)》(2010)中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侧重企业决策制定与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的运用,鼓励引导读者利用成本信息进行企业决策[2]。
罗宾库珀于在《管理会计》(2006)杂志上发表过的一系列连载论文中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3]。
理查德贝克在《高级财务会计(第7版)》(2011)中继续着重论述高级财务会计范围内的一系列专题,包括企业并购以及对其他实体的投资、报告公司间权益、报告主体与合并财务报表、全资子公司的合并、合并报告的相关问题、跨国公司会计等内容[4]。
1.2.2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福田汽车的首席财务执行官杨巩社的《精细化财务管理》(2012)指出预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作为一种工具的公司战略和业务性能之间的沟通。在预算制度的基础上分配资源,主要是用来测量和监控企业以及各部门的经营业绩,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5]。
韩址清的《现代成本控制思维》(2004)分析了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基本构成。首先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应该先识别自己的价值链;其次企业不仅要了解其价值链,但也明白自己的活动价值,明白供应商和客户价值链的适应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盈利能力[6]。
刘志娟的《基于价值链成本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研究》(2003)指出可以把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以如下:侧重成本源流控制的思想;技术经济一体化思想;立足价值链的思想[7]。
1.3研究思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