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20200210135707]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猛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地变化。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已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这些生存资料消费者为主,向通讯、文化娱乐、旅游、教育等这些发展、享受型资料消费转化。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多层次发展会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在定性分析了消费、消费结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1978年—2012年来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历程,居民消费结构的问题,以及我国居民消费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提出了完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居民消费消费结构变迁恩格尔系数
1.引言 1
1.1本文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研究现状 1
1.3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3
2.居民消费与消费结构的基本理论 4
2.1居民消费的概念及分类 4
2.1.1居民消费的概念 4
2.1.2居民消费的分类 4
2.2居民消费结构的概念及特征 4
2.2.1居民消费结构的概念 4
2.2.2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 5
2.3恩格尔系数 5
3.城乡消费结构变迁 6
3.1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 6
3.2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 9
4.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4.1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13
4.2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13
5.对策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引言
1.1本文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居民的生活质量、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消费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开始单单注重吃、穿方面的生存资料的消费到现在转向发展、享受型资料的消费。以前在中国,经济增长 主要靠的是投资和出口,消费发展落后。后来国家提出了通过增加消费、扩大内需 的方法来发展国内消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不止与消费有关,还与消费结构相关。国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也离不开消费结构的发展。消费结构是个多层次的经济领域,分为宏观、微观消费结构。居民消费结构是微观消费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居民消费结构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有很大作用,它形成于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环节。由于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实行,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迁,但城乡本身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过大,而收入差距的过大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的增长,妨碍消费结构的升级。
随着城乡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显得愈加重要。认识和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在变迁中的特征,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社会居民的实际生活状态,引导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能够引导市场合理供需、引导居民健康、合理消费,带领居民朝着生活更进一步的状态向前迈进至关重要的一大步。本文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如医疗、教育等发面的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国际、国内经济影响依然存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很严峻,在此背景下研究消费与消费结构,能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此来拉动内需。
1.2国内研究现状
早在19世纪末,国外学者就开始对消费结构进行研究。而在国内,专家学者对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由规范转向以数量为主的实证研究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专业研究人员对居民消费结构发展的现状、趋势等方面进行的实证分析,能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从国内一些学者所作出的研究中对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等有关内容得到一定的了解。
易丹辉,尹德光(1994)根据1957年-1990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对其进行横向考察、纵向考察、对比考察,认为城乡恩格尔系数有差距的原因有消费价格差异、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和生活环境差异。另外还根据城乡居民1981年-1991年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构成,得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针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分为生存型、温饱型和小康型,但现在居民生活已经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向了[1]。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的《中国统计年鉴》,收录了全国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得出1995年-2012年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比重,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等方面的信息[2]。岳田浩(2011)采用了1999年-2004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运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并提出对策意义[3]。魏宁(2012)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并对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还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提出了总结和改善的建议[4]。臧旭恒,孙文祥(2003)在叙述了ELES、AIDS模型的基础上,还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10]。范建平(2001)对消费结构的研究分别从总体结构和家庭支出结构两个层面展开,认识、分析了21世纪初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了调控消费结构的措施。但2000年之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消费结构也变化了[14]。房爱卿、范剑平、朱小良(2006)研究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城乡居民的消费类型分别划为生存、发展、享受型三个阶段和生存、发展型两个阶段,但没有对各阶段消费结构发展的原因做介绍[15]。
综和以上文献资料,会发现居民消费理论、居民消费结构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完善的。消费能够拉动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前期、初期居民的消费结构是比较单一和简单的,主要关注在生存资料上。随着改革开放后期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变,收入增加了,各类消费也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更加向发展、享受型消费过渡。本文会利用相关著作,采用理论分析与图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做较深入的分析,有利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1.3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由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所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改变,而消费结构的多层次、多样化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本文在定性分析了消费、消费结构的概念基础上,结合我国1978年—2012年来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历程,居民消费结构的问题,以及我国居民消费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本文研究提出了完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建议。
具体来说,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二章,消费与消费结构的基本理论。从消费以及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分别阐述相关理论,从基础理论上开始做到深入浅出。主要的内容包括消费的概念及分类、消费结构的概念及特征以及恩格尔系数。第三章,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用详实的数据,介绍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历程、特点。第四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主要是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第五章,对策建议。结合本文研究,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3.2 本文研究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7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