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记分卡bsc在万科企业公司中的应用
摘 要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战略等诸多要素都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经济角逐已达到白热化阶段,更需要企业不断的增强战略建设及管控。所以亟需一个能实时引导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平衡计分卡的产生为企业的战略管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模型。本文通过分析平衡计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运用现状,对平衡记分卡进行深度剖析,旨在对其理论本身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夯实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基础,也为平衡记分卡在我国企业的具体运用提出建设思路和理论依据。文章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发现万科在运用平衡记分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调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营销能力;二是灵活定位市场,重构信管系统;三是优化资本结构,完善管理流程;四是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以上四点建议有利于万科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运营能力。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该章叙述此次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相关概念阐释。该章主要介绍平衡计分卡相关基本理论,以及将传统业绩评估方法和平衡计分卡进行比较,总结平衡记分卡的优势。第三章,企业概况。该章主要叙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以及在企业中平衡计分卡的运用现状。第四章,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为切入点,分析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针对平衡记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及提升该体系运用水平的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 绩效评估与平衡记分卡概述 4
2.1 绩效评估相关理论 4
2.1.1 绩效评估的概念 4
2.1.2 绩效评价的作用 4
2.1.3 绩效评估体系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4
2.2 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 4
2.2.1 平衡计分卡的起源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2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 5
2.2.3 传统绩效评估系统和平衡计分卡的对比 6
3 平衡记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现状分析 8
3.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8
3.2 平衡计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现状 8
3.2.1 财务层面 8
3.2.2 客户层面 11
3.2.3 内部流程层面 11
3.2.4 学习与成长层面 12
3.2.5 小结 12
4 平衡记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3
4.1 存在的问题 13
4.1.1 运营成本高,偿债能力弱 13
4.1.2 客户覆盖面窄,存在信息孤岛 13
4.1.3 组织机构紊乱,企业管理存在壁垒 14
4.1.4 企业文化建设不足,人员流失严重 14
4.1.5 小结 14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5
4.2.1 财务层面资本布局存在漏洞 15
4.2.2 客户层面客户覆盖面窄,信息管理系统落后 15
4.2.3 内部流程层面缺乏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体系 16
4.2.4 学习成长层面缺乏企业文化和人资体系建设 16
4.2.5 小结 18
5 提升平衡记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水平的对策 19
5.1 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营销能力 19
5.2 灵活定位市场,重构信管系统 19
5.3 优化资本结构,完善管理流程 20
5.4 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 21
结 论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科技,对企业而言,信息也等于先进创造力。在信息浪潮的剧烈冲击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容易受到战略目标、客户群体、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竞争日益剧烈、市场瞬息万变的当下,如果一个企业不想被堙没在日新月异的洪流中,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战略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企业想要突破当前营运瓶颈,就亟需一个能实时引导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营运体系,而平衡计分卡的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模型。
平衡记分卡是一个全新的绩效评估的思维和方法,对于这种崭新的业绩评估体系,哈佛学院出版的专业性杂志《Harvard Business Review》给予其“过去75年里最重要的管理实践之一”的赞誉。在该杂志评选“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中名列第二[1]。自平衡记分卡体系建立后,其对企业全方位的考察形式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规划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全球大多数企业先后将平衡记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使平衡计分卡的普及速度倍增。
平衡计分卡受到全世界各个行业的普遍认可。进过不断的运用实践,其体系也不断的得到补充与完善。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也引入和运用该体系,但由于存在多方面的掣肘,多数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1.1.2 研究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对平衡记分卡理论体系的四个层面进行分解剖析,帮助企业对平衡记分卡理论本身有一个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只有充分掌握其基本理论,才能帮助企业提升对平衡记分卡的了解和应用效果。在我国独有的文化环境下,对平衡记分卡理论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寻求在我国企业中构建和运用该体系的方法,帮助企业日臻完善平衡计分卡成功实施的环境和要求,使该体系能在我国企业的运用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功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987年,ADI公司首次实施平衡计分卡体系。随后哈佛商学院Robert S.Kaplan教授对ADI的平衡记分卡进行挖掘研究。在得到第一张平衡计分卡后,他与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David P.Norton一起合作进行该体系的理论研究。1992年,Kaplan和David在专业杂志《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详细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将该体系拆分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并从这四个层面对平衡记分卡体系做了系统性的论述,提出企业应该从这四方面考核营运情况,这一概念的提出刷新了人们对于企业绩效评估工作的认识[2]。随后,Kaplan和David在《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一书中提出,为了让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价值,须将该体系与企业战略规划相融合,让平衡计分卡指导企业战略,并系统阐述了如何将企业的战略规划细化到该体系的四个层面[3]。
国外其他学者也对平衡记分卡进行深入的研究。保罗尼文在《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具体步骤》一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了企业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引入该体系的步骤,缩小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4]。兰佩萨德在《个人平衡计分卡》一书中提出了个人平衡计分卡的观点,他认为个人平衡计分卡可以平衡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目标,从而推进企业整体战略的顺利施行[5]。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平衡计分卡在被引进国内,受到许多企业的关注。在理论和实际运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平衡记分卡的应用加强了企业的战略管理,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王丙飞等学者翻译的《综合记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工具》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体系初步在我国宣传和应用。之后许多企业相继引用,但在过程中遭遇重重壁垒。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覆盖领域较窄,对其研究多数还停滞在业绩评估范畴[6]。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 绩效评估与平衡记分卡概述 4
2.1 绩效评估相关理论 4
2.1.1 绩效评估的概念 4
2.1.2 绩效评价的作用 4
2.1.3 绩效评估体系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4
2.2 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 4
2.2.1 平衡计分卡的起源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2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 5
2.2.3 传统绩效评估系统和平衡计分卡的对比 6
3 平衡记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现状分析 8
3.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8
3.2 平衡计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现状 8
3.2.1 财务层面 8
3.2.2 客户层面 11
3.2.3 内部流程层面 11
3.2.4 学习与成长层面 12
3.2.5 小结 12
4 平衡记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3
4.1 存在的问题 13
4.1.1 运营成本高,偿债能力弱 13
4.1.2 客户覆盖面窄,存在信息孤岛 13
4.1.3 组织机构紊乱,企业管理存在壁垒 14
4.1.4 企业文化建设不足,人员流失严重 14
4.1.5 小结 14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5
4.2.1 财务层面资本布局存在漏洞 15
4.2.2 客户层面客户覆盖面窄,信息管理系统落后 15
4.2.3 内部流程层面缺乏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体系 16
4.2.4 学习成长层面缺乏企业文化和人资体系建设 16
4.2.5 小结 18
5 提升平衡记分卡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水平的对策 19
5.1 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营销能力 19
5.2 灵活定位市场,重构信管系统 19
5.3 优化资本结构,完善管理流程 20
5.4 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 21
结 论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科技,对企业而言,信息也等于先进创造力。在信息浪潮的剧烈冲击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容易受到战略目标、客户群体、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竞争日益剧烈、市场瞬息万变的当下,如果一个企业不想被堙没在日新月异的洪流中,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战略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企业想要突破当前营运瓶颈,就亟需一个能实时引导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营运体系,而平衡计分卡的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模型。
平衡记分卡是一个全新的绩效评估的思维和方法,对于这种崭新的业绩评估体系,哈佛学院出版的专业性杂志《Harvard Business Review》给予其“过去75年里最重要的管理实践之一”的赞誉。在该杂志评选“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中名列第二[1]。自平衡记分卡体系建立后,其对企业全方位的考察形式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规划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全球大多数企业先后将平衡记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使平衡计分卡的普及速度倍增。
平衡计分卡受到全世界各个行业的普遍认可。进过不断的运用实践,其体系也不断的得到补充与完善。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也引入和运用该体系,但由于存在多方面的掣肘,多数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1.1.2 研究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对平衡记分卡理论体系的四个层面进行分解剖析,帮助企业对平衡记分卡理论本身有一个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只有充分掌握其基本理论,才能帮助企业提升对平衡记分卡的了解和应用效果。在我国独有的文化环境下,对平衡记分卡理论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寻求在我国企业中构建和运用该体系的方法,帮助企业日臻完善平衡计分卡成功实施的环境和要求,使该体系能在我国企业的运用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功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987年,ADI公司首次实施平衡计分卡体系。随后哈佛商学院Robert S.Kaplan教授对ADI的平衡记分卡进行挖掘研究。在得到第一张平衡计分卡后,他与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David P.Norton一起合作进行该体系的理论研究。1992年,Kaplan和David在专业杂志《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详细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将该体系拆分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并从这四个层面对平衡记分卡体系做了系统性的论述,提出企业应该从这四方面考核营运情况,这一概念的提出刷新了人们对于企业绩效评估工作的认识[2]。随后,Kaplan和David在《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一书中提出,为了让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价值,须将该体系与企业战略规划相融合,让平衡计分卡指导企业战略,并系统阐述了如何将企业的战略规划细化到该体系的四个层面[3]。
国外其他学者也对平衡记分卡进行深入的研究。保罗尼文在《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具体步骤》一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了企业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引入该体系的步骤,缩小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4]。兰佩萨德在《个人平衡计分卡》一书中提出了个人平衡计分卡的观点,他认为个人平衡计分卡可以平衡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目标,从而推进企业整体战略的顺利施行[5]。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平衡计分卡在被引进国内,受到许多企业的关注。在理论和实际运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平衡记分卡的应用加强了企业的战略管理,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王丙飞等学者翻译的《综合记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工具》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体系初步在我国宣传和应用。之后许多企业相继引用,但在过程中遭遇重重壁垒。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覆盖领域较窄,对其研究多数还停滞在业绩评估范畴[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