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机制内嵌信息系统的研究(附件)

摘 要企业发展要顺应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的大潮,企业内部控制的理念和手段也要得到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为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加强内部监督、提升风险分析能力,就要进行内部控制现代化改革。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以信息化环境为背景,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如何内嵌信息系统,为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完善内部内控控制机制,实现内部控信息化提供导向和借鉴。
目 录
一、引 言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的意义 2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2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嵌相关理论 4
(一)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4
(二)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特点 4
三、信息化环境下对内部控制机制内嵌信息系统的实现 5
(一)国内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机制现状 5
(二)实现的基础 6
(三)实现的途径 7
四、内部控制内嵌信息系统的问题和建议 8
(一)容易出现的问题 8
(二)对应的相关建议 9
参考文献 11
一、引 言
(一)研究背景
在网络时代,COSO内部控制信息化已经得到了各国企业的认可和重视,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各种通用型的沟通管理软件和APP的推行,企业的内部机制也渐渐的向信息化环境靠拢, “互联网+”的提出更使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手段在经济领域被快速运用。然而,互联网在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困难和挑战也如期而至。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实现内部控制机制和信息化技术完美融合是企业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和加速企业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二)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的方式是以人为主,通过手工劳动的形式进行,授权和汇报流程由一层层的上传下达,主要通过签字或盖章的书面形式实现的。所以传统信息处理方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一是时间成本增加,二是对信息筛选处理的难度增加,这与在讲速度和与效率的当今社会显然是背道而驰。
通过本文研究将为企业在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前信息化的环境下实现内部控制机制内嵌信息化技术在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机制予以指导,建立一个挺高内部控制效率、加强企业管理、有效防止经营风险、降低舞弊的内部控制信息化机制。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通过阐述信息化技术对内部控制影响和二者关系,以及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引出本文所研究的内部控制机制内嵌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得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见解,并研究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实现内部控制使用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机制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以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互联网资料文献,大量阅读相关书籍,请教相关的专家和业内人士,理解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的理论、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1)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现状
管悦,在2013年提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企业信息化的表现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形态特征多样化,如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决策辅助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二是阶段特征升级化,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过程必然要经过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单机、区域和网络阶段;三是效益不易发现特征,相对于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升级带来的直接收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收益效果呈现隐形特征。四是关联性特征加强,企业的信息化推动优化了内部信息的沟通,能管理层能够快速的将决策信息发布到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促使企业内部控制体制的创新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五是促进外部关联性,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是顺应社会信息化的必要表现,使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2)企业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朱玉玮,在2015年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有3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在信息化基础的建设下,把“无形资产”也纳入了内部控制的范围中;二是内部控制范围延伸,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范围界限也模糊起来,已不再严格控制在企业内部,延伸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阶段和企业的虚拟动态。
2.国外的研究现状
(1)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的主要意义
Robert Mednick在2012年认为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内容断丰富,已渐渐具备了会计行业的部分职能,如果不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行业将会被信息技术新生的具备信息分析和鉴证服务能力事物完全取缔。以此为依据强调了会计体统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利用先进技术武装自己的手段,积极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企业再造之父Michael Hammer在2009年提出信息技术是企业再造的使能器,对企业会计所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捉出了对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进行控制。
(2)信息技术对内控控制五要素的影响
Robert N. Anthony在1999年出版的《管理控制系统》中在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为企业运作的基础,诠释了管理控制机制新的定义。系统介绍了以预算、财务分析、绩效评价和报酬管理四种进行管理控的有效手段。
Bonnie K. Klamm 和Marcia Weidenmier Watson 在于2009年研究《萨班斯法案》并结合当时以计算机系统为主处理商业信息的社会经济领域环境下,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处理信息的方式,还总结出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五要素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的依据。
3.文献评述
从以上国内外研究中可以看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技术为内部控制开辟了一条提高控制效果和效率、延伸控制范围、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战略地位的科技之路。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机制内嵌信息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为其奠定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研究思路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目前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但是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有效的实践经验还有些不足,再根据我国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成熟度与外国企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对如何实现内部控制机制内嵌信息系统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嵌相关理论
(一)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本是两个单独的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但在社会信息化的大潮之下,因政府部门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信息化技术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全新科学的手段,是提高控制效果的有效方法。内部控制活动可以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它的便捷性、高效性和隐蔽性是传统内控方式无法比拟的。信息化技术对于上级与下级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有着积极的影响,便于内控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各种风险进行适时控制。
内部控制为信息系统技术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在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无内部控制的制度、规则和流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就如无鱼之水,荡不起波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4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