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附件)

随着生产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发受到重视,作为重污染行业,石油行业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了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各国针对企业的环境问题不断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并要求企业承担由于企业自身经营活动造成环境受损的责任,在此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改变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传统管理目标,加强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和环境控制。本文以东明石化为案例,具体分析该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现状,并针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企业目标,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环境保护,环境成本,环境成本管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1
2.1 环境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1
2.2 环境成本管理的内涵 3
2.3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3
3 B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 7
3.1 企业内部人员缺乏环境成本管理意识 7
3.2 环境成本管理流程不科学 8
3.3 环境成本核算不完整 8
3.4 环境成本控制不力 9
3.5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不全面 9
4 完善B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 10
4.1 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环保素质 10
4.2 完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流程 11
4.3 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 12
4.4 增强环境成本控制力度 13
4.5 有效进行环境成本信息披露 14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图1 作业成本法原理图 5
图2 作业成本法计算流程 6 1 引言
生产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破坏了生态环境、过度浪费了自然资源,全球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为了缓解环境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加强了对环境的控制,我国作为正在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的环境压力将会更大。严峻的环境问题使得各界学者尝试将环境学与其他学科相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合来解决现实问题,环境经济学融入到经济学中,作为社会的主要经济实体,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负责保护环境。在此背景下,环境成本管理就此产生。与西方国家比较完善的环境成本管理理论体系相比,中国的环境成本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的环境成本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环境成本核算信息披露也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导致中国企业在环境成本管理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
众所周知,石化是我国的一大基础产业,经济地位十分突出,同时也是重污染行业,我国环境部门对重污染企业环保要求较高,重点监控油化企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并采取了各种环保措施规范此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针对其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企业的经营成本范围也因此不断增加。企业在这种境况下不得不寻求有效措施实现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成为重污染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对环境成本管理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证明,以东明石化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B企业,研究B企业现阶段环境成本管理现状,并提出改善B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
2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环境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2.1.1 环境成本的概念
由于研究的视角和范围不同,环境成本至今仍未有统一的概念,目前较被国内外会计机构和学者信服的是,联合国在1998年出具Statement of position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中提出,环境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从而支付或被要求支付的成本,以及为执行国家政策、环境目标和要求付出的其他成本[1]。
我国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从生态环境成本的角度出发,环境成本的概念可以被界定为,为承担环境恶化发生的治理费用的支出以及违反环境部门要求的项目罚款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成本只包括因经济活动已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对环境会造成潜在负面影响的支出。
本文以东明石化为研究对象,因此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对环境成本进行定义,环境成本是以对生态环境负责为原则,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预防、恢复及补偿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采取措施的成本,包括与环境有关的罚款和赔偿[2]。
2.1.2 环境成本的分类
每个国家的会计环境不同,对环境成本的定义也不同,因此环境成本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目前对环境成本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情况:
a)德国将环境成本分为直接和间接降低环境负荷的成本、技术研究开发的成本、使用过程中降低环境负荷的成本、社会管理成本及其他环境保全成本,此种分类考虑带了能源的流转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2]。
b)环境成本在国内也有不同的分类,1)环境成本依据其支出功能被分为环境预防成本、环境维持成本、环境补偿成本,企业为避免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主动采取预防措施而发生的各项支出被称为环境预防成本,为保证在经营过程中环境问题不会恶化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即环境维持成本,环境补偿成本则是指企业已经因为自身的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而采取补救措施产生的各项成本[2];2)环境成本从环境的内外部角度被划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以及环境机会成本,由企业内部承担的受环境因素影响已经发生的,并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成果产生影响的可计量的各项成本被称为内部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是指由企业外部机构、组织或人员承担的因生产经营活动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发生的各项成本,而因环境影响而无法获得或必须放弃的收益被认为是环境机会成本[3];3)为了更有效控制和监督环境成本,在成本管理上,环境成本被分为环境对策成本和惩罚成本,环境资本支出和环境费用支出被包含在环境对策成本内,环境恶性支出则被认为属于环境惩罚成本[4];
c)根据以上概念,本文认同,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环境成本依据环境成本的支出功能,被分为事前环境成本、事中环境成本和事后环境成本。事前环境成本与环境预防成本有相似之处,为防止或减少因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生的人员环保培训费研发环境项目成本等都属于事前环境成本;事中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减少或治理对环境破坏产生的成本费用;事后环境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活动结束后为治理环境污染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处理废料成本、销售产品环境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1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1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