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模糊语的语用分析以2013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附件)
模糊语最早由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经数十年的发展,模糊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语言类学科。模糊语的研究涉及语义、语用及修辞等众多领域;研究选取的文体类型主要包括新闻、商贸、法律、外交等。我国学者对模糊语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对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类公文文体中模糊语的语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取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研究语料,对其中的模糊语进行语用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种公文文体,具有典型的模糊语言的特征。本文选取近三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结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等语用学理论,探究政府工作报告中模糊语的功能和目的。本研究表明,政府工作报告中模糊语的存在有着特定的语用功能。很多模糊语暗含着说话人的语用预设,间接传递着话语信息。毋庸置疑,掌握模糊语能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暗含的信息,更好地理解政府工作报告。此外,本研究也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政治话语,并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多维化发展。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模糊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