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用工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南通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用工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191229204806]
摘 要
近年来,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乡镇企业在拥有大量劳动力的乡镇却面临了用工难的窘境,致使企业发展缓慢、停滞甚至破产。乡镇企业用工难这一问题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阻碍,亟待解决。本文从国家社会层面、企业、个人的角度入手,在大量分析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南通市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的用工难原因分析为铺垫,系统分析了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就业结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创新式地探讨分析了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及企业财务管理漏洞方面的影响,并在对策建议上增添了劳动者自身应采取的措施,以此将国家、企业、个人联系到一起,合理分配、协调三者之间的相关资源,达到缓解企业用工压力的目的,推动经济的长足进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劳动力密集型用工难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目 录
1.引言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研究现状 1
1.3.1 企业用工难成因的研究综述 1
1.3.2 解决用工难问题的研究综述 2
1.4 研究思路 2
1.5 研究方法 3
1.5.1 文献研究法 3
1.5.2 问卷分析法 3
1.6 创新之处 3
2.南通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的用工现状 4
2.1 南通地区乡镇的经济发展 4
2.2 南通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4
2.2.1 南通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的特点 4
2.2.2 面临的发展问题 4
2.3 南通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的用工现状 5
3.南通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用工难的原因分析 7
3.1 调查分析 7
3.1.1 问卷样本与数据来源 7
3.1.2 问卷调查结果简析 7
3.1.3 实地调查 7
3.1.4 调查结果结合分析 7
3.2 国家、社会层面 8
3.2.1 国家的发展策略所导致 8
3.2.2 国家财税政策存在问题 8
3.2.3 国家货币政策的内涵矛盾性大 9
3.2.4 就业结构性矛盾 9
3.2.5 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地区薪资水平的差异 9
3.2.6 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的社会保障无法落实 9
3.3 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角度 10
3.3.1 乡镇企业的用工需求猛涨 10
3.3.2 乡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和观念制约 10
3.3.3 乡镇企业的融资困境 10
3.3.4 乡镇企业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 10
3.3.5 乡镇企业的工资福利低,社会保障不全面 11
3.3.6 乡镇企业的员工培训和激励制度不到位 11
3.3.7 乡镇企业缺乏绩效评价系统 11
3.3.8 乡镇企业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 12
3.4 劳动者角度 12
3.4.1 劳动者择业观念的改变 12
3.4.2 劳动者的素质落后 12
3.4.3 劳动者的薪资福利要求提高 13
3.4.4 劳动者对企业的期望值增加 13
4.缓解用工难局面的几点建议 14
4.1 国家、社会层面 14
4.1.1 国家在发展西部的同时要注意到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4
4.1.2 完善货币政策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14
4.1.3 把就业放在首位,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14
4.1.4 减少区域经济差异带来的薪资差异 15
4.1.5 构建和谐的劳动力供求环境,保障劳动者的社会福利 15
4.1.6 加大扶持乡企力度 15
4.2 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角度 16
4.2.1 乡镇企业应发展用工储备库 16
4.2.2 乡镇企业管理者要打破家族文化桎梏,转变管理观念 16
4.2.3 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为融资创造良好环境 16
4.2.4 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17
4.2.5 乡镇企业要加大员工培训力度 17
4.2.6 乡镇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薪资激励体制 17
4.2.7 乡镇企业要保障员工社会福利,关注员工健康 18
4.2.8 乡镇企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18
4.3 劳动者角度 19
4.3.1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9
4.3.2 劳动者要把握机遇,主动就业 19
4.3.3 劳动者要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适应职业的需求 19
4.3.4 劳动者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能自暴自弃 19
4.3.5 劳动者自身树立维权意识 20
4.3.6 劳动者之间搭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 20
5.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附 录 24
1.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随之带来的企业用工难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乡镇企业地处乡镇,技术设备相对比较落后,无法吸引技术人才的加盟,而本地工人因薪资待遇、自身择业观念、素质等原因不愿在本地务工。这就导致本地急需劳动力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用功难的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国家策略、就业结构、薪资水平、国家财税政策、乡镇企业发展现状、乡镇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员工福利保险、劳动者的择业观念、素质、等方面分析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对此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缓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操作方案。
在研究意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劳动力密集型乡镇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来提出解决对策,以期缓解就业难的局面,让更多人更好地就业,推动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企业用工难成因的研究综述
王明江学者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的角度对民工荒现象的成因做了分析,他认为:薪资待遇低已经不是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唯一主要原因,选择更好的职业、离家太远和维权意识也开始在农民工离职中占主要地位【1a】。
李桦、黄蝶君学者则运用了SPSS17.0统计软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归类,他们也认为工资待遇固然是新生代农民工选择离职的一项重要因素,但工作发展、工作环境、工作关系、工作保障等的影响也变得不容忽视【2a】。
庄以学者则是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直观上,企业缺工的程度与企业工资福利、劳动条件、行业特性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从根本上看,“用工难”不仅是就业问题,更是宏观经济问题。持续性的“用工难”与其说是真正缺人,不如说是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以“三低”(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和低产品价格)为主要竞争优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3a】。
向大众学者则是通过企业的内外因分析,从区域经济、劳动收入等外因到企业管理、对员工的重视等内因一一剖析了企业员工流失的现状【4a】。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用工难是历史的必然,国家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梯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让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界定,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企业发展等等都成为劳动者衡量是否留职的标准。
1.3.2 解决用工难问题的研究综述
王明江学者认为对于“民工荒”现象的解决,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看到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上述特征对此,应加强农民工的后续职业教育【1b】。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