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附件)
摘 要摘 要本文研究的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方面。其中重大错报风险主要包括行业状况、监管环境、法律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检查风险主要包括承接客户、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或实施不恰当的审计程序等。虽然审计风险不能完全消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督导、完善审计程序、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谨慎承接客户、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素质等方法,来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尽最大的努力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内部控制
目 录
0引言 1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概述 1
1.1审计风险的定义 1
1.2审计风险的构成 1
1.3审计风险的特征 2
1.4审计风险模型 3
2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 4
2.1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 4
2.2检查风险形成的原因 6
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8
3.1承接客户要谨慎 8
3.2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 8
3.3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 9
3.4指派经验更加丰富的或在某一领域有更特殊的技能的审计人员 9
3.5提供更多的督导 9
3.6完善审计程序 10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
0引言
上个世纪中期,西方的经济与政治开始迅速发展。各大企业开始崛起,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使得审计执业环境日新月异。在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诉讼案件频发、大批学者与执业者开始意识到审计风险问题日趋严重的问题时,美国“安然事件”的爆发震惊了世界,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由此,审计职业界与理论界开始深刻讨论审计风险问题。而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相应的市场经营风险也在加大,至此审计风险的问题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行业状况、监管环境、法律环境、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承接客户、审计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目 录
0引言 1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概述 1
1.1审计风险的定义 1
1.2审计风险的构成 1
1.3审计风险的特征 2
1.4审计风险模型 3
2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 4
2.1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 4
2.2检查风险形成的原因 6
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8
3.1承接客户要谨慎 8
3.2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 8
3.3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 9
3.4指派经验更加丰富的或在某一领域有更特殊的技能的审计人员 9
3.5提供更多的督导 9
3.6完善审计程序 10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
0引言
上个世纪中期,西方的经济与政治开始迅速发展。各大企业开始崛起,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使得审计执业环境日新月异。在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诉讼案件频发、大批学者与执业者开始意识到审计风险问题日趋严重的问题时,美国“安然事件”的爆发震惊了世界,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由此,审计职业界与理论界开始深刻讨论审计风险问题。而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相应的市场经营风险也在加大,至此审计风险的问题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行业状况、监管环境、法律环境、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承接客户、审计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或实施不恰当的审计程序等等,都是引起或加剧审计风险的原因。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如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工作失去应有的公信力等等,都是我国审计职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探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应该如何提高内部控制,以及其他可以控制审计风险的一些措施。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概述
1.1审计风险的定义
对于审计风险的定义,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各自的理解和公开发表的观点都有各自的独特性,但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今天,如果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综合来看的话,不难发现,对于审计风险的本质,他们的解释都是相近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就是说,面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有可能会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这种可能性就是审计风险[1]。其中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出具了无保留审计意见;一种则是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认为其存在。审计风险仅仅是一个与审计这个过程有关的专业术语,法律上对此风险并没有明文规定。
1.2审计风险的构成
1.2.1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在审计前,有可能存在重大错报,而这种可能性就叫做重大错报风险[2]。与重大错报风险有关的只有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审计与它无关,且只可评估,不可降低或消除。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如何,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审计程序时,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这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顾名思义,与财务报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该类风险一般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有关,也有可能与其他因素(如当时的总体经济形势等)有关。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虽然不能将某种交易、账户余额与披露的认定进行到某一个具体的程度,但是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评估不同认定层次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在考虑各种交易、账户余额与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这三个方面时,其考虑结果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其要在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以及时间安排。在搜集各认定层次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的目的主要是在完成审计工作后,能够在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发表通过审计工作得出的审计意见。
1.2.2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或漏报,该错报或漏报有可能是会引起重大偏差的,而注册会计师为了将审计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范围之内,而实施程序后并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2]。检查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审计程序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审计程序的执行是否有效。由于在现代社会,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的是抽样审计的方法,所以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另外,如果检查风险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或实施的审计程序不恰当等原因而引起的,可以通过采取一些办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1.3审计风险的特征
审计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不确定性:审计风险给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造成的损失或不利不确定,即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性[3]。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只是一个未知数;第二,在存在错报和漏报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很可能会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第三,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不尽如人意的话,其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和漏报也可能会被审计人员发现;第四,在审计人员没有发现重大错报和漏报的情况下,该差错也许并不会造成损失,注册会计师也不会因此而承担法律责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