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看互联网时代企业集团投资研究(附件)

摘 要在过去的两年里,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分别在搜索、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加快其扩张的步伐。调整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提高整体竞争力,成为互联网时代企业投资发展的重要手段。2013年4月29日,新浪集团子公司微博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新浪微博凭借其领先的社交媒体优势,阿里巴巴凭借其成熟的电子商务优势,展开合作。双方拟建一个更加活跃的微博平台,探索和建立一个更富有想象力的微博开放的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这说明企业意识到了互联网时代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趋势特点,能够牢牢把握机会,力求在竞争中取胜。本文现仅针对互联网时代企业集团投资进行研究,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为例,对阿里——新浪联手原因背景分析、整合后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和研究,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互联网时代企业集团投资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目 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内容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国外研究现状 1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2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
2.1企业并购的概念 3
2.2企业并购的划分 3
2.3企业并购的动因 3
2.4企业并购的效应 4
3互联网时代企业投资发展特点
3.1创新与机遇 5
3.2整合 5
3.3竞争 6
4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背景分析
4.1阿里巴巴拓宽发展途径 7
4.2新浪微博暂缓盈利压力 7
5阿里新浪联合后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阿里新浪联合后企业发展现状 9
5.2阿里新浪联手后存在的问题 9
6针对阿里新浪联合后企业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
6.1避免新浪微博沦为营销平台 11
6.2防止恶性竞争 11
6.3阿里适时调整投资战略,保障用户隐私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新浪联手后存在的问题 9
6针对阿里新浪联合后企业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
6.1避免新浪微博沦为营销平台 11
6.2防止恶性竞争 11
6.3阿里适时调整投资战略,保障用户隐私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3年4月29日,新浪公司集团子公司微博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签订一份战略合作协议[1]。新浪微博凭借其领先的社交媒体优势,阿里巴巴凭借其成熟的电子商务优势,展开合作。双方拟建一个更加活跃的微博平台,探索和建立一个更富有想象力的微博开放的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新闻一传出,在美上市的股票新浪突然爆涨,这表明市场对两家公司合作的态度是热情欢迎的,阿里巴巴在新浪微博的投资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相信,这一合作不仅可以为企业集团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和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而且会使一个新生事物的社会价值得以提升并焕发出生命力。
1.2研究内容
本文现仅针对互联网时代企业集团投资并购进行研究,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为例,对阿里——新浪联手背景分析、整合后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和研究,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互联网时代企业集团投资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3]。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德国学者马克思 M贝哈(2010)指出,并购最终流产于整合阶段的比例高达52%.目标公司被收购后,很容易形成经营混乱的局面,尤其是在敌意收购的情况下,这使许多管理人员纷纷离去,客户流失,生产混乱。因此,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
美国企业变革资源创始人弗格森(2011)提出:现代企业的并购买并不是两个经济实体的简单组合,而涉及文化的融合等诸多无形因素,是各种资源和内部关系的重组。
U.S.BancorpPiperJafferyMA公司(2011)在“MiningHigherAggregateCompanyValues”中提出企业并购主要集中在强劲的市场需求、市场导引、生产效率、运输能力,可以通过利润的整合,良好的服务信誉,优秀的管理团队,掌握大量资源、社区关系、地区环境、成功的业务[4]。只要并购企业实现其当时预计符合的先天条件就是成功。在企业投资发展中这显然考虑了并购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的要求。
1.3.2国内研究现状
王化成(2011)认为,企业整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公司合为一体,由共同所有者拥有的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门艺术。具体讲就是指在完成产权结构调整以后,企业通过各种内部资源和外部关系的整合,维护和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并进一步增强整体的竞争优势,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王宪亮(2010)认为,在并购交易完成后的6 至12个月之内,很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被并购企业管理层及雇员的承诺和奉献精神下降,被并购企业的生产力降低,对不同文化、管理及领导风格的忽视造成冲突增加,关键管理人员和员工逐渐流失,客户基础及市场份额遭到破坏,不仅如此,大约三分之 一的被并购企业在5年之内又被出售。
黄乘政(2012)认为企业并购整合是一个过程。他指出:企业并购整合包括“整”和“合”两个过程,“整”即整顿、整理,“合”即组合、合成。无论是“整”还是“合”,都是一个动态的对原有现状的“修复”过程。经济学视角下的整合,即对已有经营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保证资源得到最理想的利用。
2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
2.1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指企业兼并与企业收购,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基础上,以特定的经济行为获取他人法人产权的行为,作为企业进行资本投资和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兼并和收购按国际案例是合在一起使用的,统称为M&A,在我国则称为并购[5]。
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让渡行为。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利制度和企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并购的过程中,某一或某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获得相应的受益,另一个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取这部分控制权。企业并购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权利主体不断变换的过程。
2.2企业并购的划分
企业并购按行业性质划分,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按付款方式划分,分为用现金购买股票、现金购买资产、以股票购买资产、债权转股权方式、以股票购买资产、债权转股权方式、承债式并购、间接控股、无偿划拨;按行为划分,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方法,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高层做出决策和制定规划后,便开始寻找目标公司,寻找并购机会,发现合适的目标公司后还必须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此进行评估后,才能最终决定并购对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企业本身的状况是不够的,还需要清楚地了解目标公司的实际情况[6]。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出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目标企业,制定有效的目标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