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亏损的原因分析以大唐热电为例(附件)

摘 要财务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是企业运行的晴雨表。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分析,能够较快地发现企业面临风险和机遇。然而,一旦出现财务亏损,将会使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甚至会出现破产、倒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作用的国有企业,从长期的计划经济转变到现在的市场经济,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竞争,逐渐出现了财务亏损。本文以大唐热电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法及理论研究法,最后得出结论,即如何避免财务亏损,保持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2.2研究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3
1.3.1研究思路 3
1.3.2研究方法 3
2 财务亏损的相关理论
2.1财务亏损的概念 4
2.2财务亏损的相关理论 5
3 国有企业特征及财务现状
3.1国有企业特征 7
3.1.1国有企业产权体制特殊 8
3.1.2国有企业追求目标的多样性 8
3.1.3国有企业经济效率整体不高 9
3.2国有企业财务现状 9
4 大唐热电财务亏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大唐热电财务现状 10
4.2 大唐热电财务亏损产生的原因分析 10
4.2.1股权结构不清晰 11
4.2.2资金计划与效率不足 11
4.2.3资产管理不完善 11
4.2.4财务组织架构及人员管理架构不健全 12
4.2.5财务制度与流程不完善 12
5 国有企业财务亏损防范对策
5.1理顺股权关系 13
5.2加强资金计划,提高效率 13
5.3完善资产管理 14
5.4确立新的财务组织及人员架构 14
5.5完善预算管理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业财务亏损防范对策
5.1理顺股权关系 13
5.2加强资金计划,提高效率 13
5.3完善资产管理 14
5.4确立新的财务组织及人员架构 14
5.5完善预算管理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落后经营理念、管理水平,造成了严重的财务亏损,难以与外国企业竞争,为此,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积极解决国有企业的财务危机。虽然这些政策和措施挽救了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亏损,但这毕竟是暂时的,要想从根本上去解决有国企业的财务困境,必须要从国有企业自身去找原因。除了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落后外,还有人员臃肿、机构复杂,另外,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作用界定也不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设立,让国有企业担负了过多的社会责任,不能够丢掉包袱,大步前进[1]。
虽然国有企业借助国家的政策、措施,不断的扭亏为盈,企业自身的利润情况改观较大,但是这些国有企业的扭亏为盈,更多地建立在企业资产的扩充上,以及国家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如国有企业将债务转化为股份,国家财政和央行出资冲抵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等等。从总体上来讲,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财务困境并非通过自身的改革而是通过外因达成的,所以根本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不真正的解决国有企业自身的根本性财务问题,就无法真正地实现国有企业正常经营,创收利润。

图1.1 国有工业企业财务亏损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到98年以来,国有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的财务亏损一直是逐年直线攀升,而在国有企业引入并建立国外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再加上政府的政策和财务支持,国有企业总体的财务亏损得到了很大改观,连续两年亏损额下降。但是,国有企业人员的思维、技术、管理水平等普遍停留在原地,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即国有企业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刚刚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离开了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国有企业的财务亏损又在平缓的升高。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造成了财务困境频频发生,内因的存在,导致了在外部缺乏竞争力,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圈。
然而从结构性上来治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较为困难,要在国有企业中建立一个权责平衡的机制,这又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财务经营状况[2]。因此,在对国有企业财务亏损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管理体制来进行分析,明确权利和责任对国有企业财务扭亏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独立的财务控制体系。
1.1.2研究意义
现代企业,基本上都是通过融资手段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融资的渠道无外乎几种,有的是通过银行贷款,有的是通过亲戚朋友借钱,有的是民间借贷,而有的,则是采用的股票、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不管哪种方式,企业都要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对上市公司而言,从证券市场上筹集的资金有很多是来自普通的投资者,企业的营运状况,是否亏损都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都是上市公司自己通过财务报表对外公布的,其真实可靠性值得怀疑,而且有的企业为了不影响企业吸引市场资金,故意隐瞒或推迟公开企业的亏损信息,这样一来,投资者就会因为信息不及时而做出不恰当的投资决定。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块建立应对措施,来保护投资者。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国有企业应该在其企业年报、中报等财务报告中,真实的反映其财务状况。企业的财务报表是由企业自己提供的,是企业业绩、营运状况的直观表现,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还能从对财务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中,得出一些经验和结论,如果企业是盈利的,那么如何保持公司的优势,维持盈利状态,进一步提高利润,若亏损,亏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会继续亏损,如何扭亏为盈等等,从而指导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及管理层也可以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及反映的情况,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适当调整经营策略,加强财务管理,从制度上避免企业出现亏损。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很容易得出财务亏损的问题还是出于经营管理不善,以及使用效率低以及国家的总体布局上,究其最基本原因还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盈利动机弱化。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Sachs、Perkins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而Chen Kuan,Jefferson 等人认为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在提高,甚至某些国有企业的效益比私营企业更好。Jefferson(2004)提到工业企业想要要维持原产业的生产,就得承担利润的亏损;要进行结构调整,将过度发展并处比较劣势的重工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又得承担高额的沉淀成本。Sachs(2004)认为国有企业的效益不佳和亏损是不能用负债率高来解释的,只能说国有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差[4]。
1.2.2国内研究
对于国企亏损的原因,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董辅(1997)在针对国企如何“脱困”,提出“先行定位、再定对策”的创新之见。董先生认为,为了使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 应先按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对其做出恰当的定位, 然后根据这种定位对其布局做出总体的战略性的调整[4]。刘世锦(2000)指出, 导致国企亏损的原因固然多种多样, 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经营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