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防范对策(附件)

摘 要 现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只有通过降低融资风险的方式才能进一步提高融资的竞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现状为基础,探究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股利政策不合理,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国家政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等这几个方面并进行了成因分析, 并提出了通过优化资本结构、规范股利政策、拓展融资渠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融资目标和提高融资效率等措施来降低和防范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以促进上市公司的融资成功,促进上市公司的稳定和谐发展。 目 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论文研究方法 3
2上市公司融资基础理论
2.1融资含义及动机 4
2.2上市公司融资方式 4
3上市公司融资风险及问题分析
3.1上市公司融资风险 6
3.2 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的问题分析 7
4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防范的对策
4.1规范股利分配制度,提高内部融资比例 10
4.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0
4.3培育竞争优势,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合理融资 11
4.4大力发展完善股票市场 11
4.5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融资目标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也越来越完善,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随之,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而资金问题是大多数企业所要解决的最紧要的问题。不管企业规模的大小,或者管理模式和发展前景有多好,都很难摆脱资金短缺以及对资本渴求的窘境,因此上市公司就需要进行筹集资金来摆脱这种窘境。一般来说,筹资行为会造成一定的收益变化的风险,这些风险就是融资风险。因此,上市公司想要迅速、健康的发展,减少和避免融资风险是上市公司现今需要解决的最紧迫的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要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与风险,探究出适合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紧要的问题。不管企业规模的大小,或者管理模式和发展前景有多好,都很难摆脱资金短缺以及对资本渴求的窘境,因此上市公司就需要进行筹集资金来摆脱这种窘境。一般来说,筹资行为会造成一定的收益变化的风险,这些风险就是融资风险。因此,上市公司想要迅速、健康的发展,减少和避免融资风险是上市公司现今需要解决的最紧迫的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要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与风险,探究出适合我国上市公司规避和防范融资风险的方法,来降低、防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风险,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决策领导者提供一些建议。意义旨在为我国上市公司提出合理的防范降低融资风险的措施,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质量,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Meir Refael(2012)指出融资的风险在于公司自身存在一定的约束,公司本身的借贷能力以及融资的对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或技能来分析,减少逆向选择,简化一般债务融资降低风险[1]。
Kallman James(2009)认为风险管理着可以通过使用多种融资方式的解决方案将风险转移,例如通过担保债券、衍生品以及资产证劵化等[2]。
Lionel Melka 和Amit Shabi(2013)则是指出融资风险的评估是一个关键但是法律框架对融资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欧洲的法律框架下,融资风险很小,几乎不存在 [3]。
Ramana Nanda和Matthew RhodesKropf(2010)指出公司的创新力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公司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并且前景很好就会吸引投资者,增加融资的规模和成功率[4]。
Abdul Rashid(2014)则是认为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销售收益的稳定会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稳定,在企业充分考虑自身特有的经济风险时,公司融资的风险将会随之降低得到控制[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上,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刘迅和张庆(2011)指出了企业融资的本质是进行资源配置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信用良好的基础上的。企业再融资活动中所得到的收益往往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决定了企业融资具有一定的风险,而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碰到的风险就是我们所说的融资风险。每种融资方式的融资风险都不相同,无论企业通过何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都要考虑到融资结构与融资的比例,使企业尽量规避和预防潜在的融资风险[6]。
王筱萍,赵云珊,潘煜双(2013)将多元回归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用山西省上市公司的例子,深刻分析研究了负债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7]。
赵全山(2013)指出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融资的渠道,即可以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又可以有效的防范和规避企业运营风险[8]。
周秋生(2011)通过对现今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分析,立足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从法制、信息、政策等角度提出要创造公平平等的融资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信贷管理制度,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以此来降低融资风险[9]。
邢泽超(2013)通过对瑞源公司的跨过融资的实例研究,指出了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提出了的相应防范规避措施[10]。
荣若贞(2012)指出企业融资需考虑正确的融资方式,要认识到企业融资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从企业融资和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入手,分析自身企业现状,制定适合自身的融资计划[11]。
黄菊兰(2011)指出上市公司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利用公司的未分配利润进行,外部融资主要由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和发行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组成。并针对这些融资的方式分析了每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以及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并针对出现的原因做出了详细的对策分析[12]。
陈谊平(2010)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现状,他认为企业在外源融资中,不同的融资结构又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又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融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寻找最优的融资结构,以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13]。
陈建军(2010)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重视外源融资,轻视内源融资;负债融资中短期负债率过高;直接融资比重小,间接融资比重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