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民间借贷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191229210256]
摘 要
中小企业融资是世界公认的难题,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渠道,是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但遗憾的是,民间借贷往往被定为非法组织,在金融市场上没有其合法地位,甚至忽视其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基于民间借贷视角下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通过探讨民间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以改善民间借贷的生存环境为目标。正文部分使用了广东东莞市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发现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时的不足,同时指出民间借贷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适应性。最后通过总结现有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缺陷,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字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东莞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方法和本文框架 2
1.3.1研究方法 2
1.3.2本文框架 3
1.4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动态 3
1.4.1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 3
1.4.2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 4
1.4.3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概况的简要评述 5
2. 民间借贷视角下中小企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6
2.1相关概念界定 6
2.1.1民间借贷概念 6
2.1.2中小企业概念 6
2.1.3融资概念 7
2.2相关融资理论 8
2.2.1资金供给理论 8
2.2.2资金需求理论 10
3.民间借贷及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成因分析 13
3.1 民间借贷现状 13
3.1.1民间借贷分布总体情况 13
3.1.2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实证分析——以广东东莞为例 13
3.1.3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比较分析 18
3.2 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现状 18
3.2.1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18
3.2.2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19
3.3民间借贷成因分析 20
3.3.1中小企业面临正规金融约束 20
3.3.2民间借贷适应中小企业融资 22
4. 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对策建议 25
4.1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风险防范 25
4.1.1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风险 25
4.1.2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风险防范 26
4.2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最新形式及未来趋势 26
4.2.1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最新形式 26
4.2.2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发展趋势 26
4.3引导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27
4.3.1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竞争地位 27
4.3.2培育多层次的民间直接融资市场 27
4.3.3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27
4.3.4完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 28
结束语 29
参考文献 30
致 谢 3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探究能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为浑沌阶段(18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亚当.斯密指出:“诚笃、取信、公允和公共道德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以前必需具有的。”企业融资应守信用,讯息要公开、透明,看待大小企业要等量齐观。第二为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可转换理论代表人物莫尔顿建议:“假如借款人还不起现金,则可以拿可转换财物来抵押。”第三为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孟家拉吉大港大学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诺斯从1976年最先实验小额信贷形式,创建村落银行。实验结果显示小额信贷形式不要任何财物作典质,贷款回收率为98%。第四为强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小企业数目不断增长,对资本需求也相应提高,已不再局限金融环境的探究,而是全方位系统地剖析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8-2009)中指出,当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已达约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额的99.8%,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400万户,个体经营户约为3800万户。约60%国内生产总值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上缴税金约53%的国家税收总额,销售工业制成品占社会的58.9%,在进口货物和出口约占68%。在中国40多个行业中,27个行业的中小企业比重已经高于50%,在一些行业已经高于70%。在科技创新上,中小企业研发产品占82%,发明专利占66%,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领导者。但不幸的是,中小企业却面临着严峻的融资挑战。2000年初,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商业银行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只有10%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不成障碍,但有接近76%的中小企业认为存在严重的融资障碍。正是因为这样,民间借贷应运而生。民间借贷改变了传统的资本转化形式,从原来的产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解决了正规金融所不能满足的社会需求问题。民间借贷具有多样的担保方式、手续简便、期限短等优势。它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充分调动了市场调节的积极性,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象得到缓解。当然,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存在问题,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6.3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44.4%,这意味着所谓银信合作理财、小额贷款公司、地下钱庄、典当行等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已经迫近半壁河山。这便要求政府必须正视民间借贷,不但要从法制着手,更要从监管、创新规范着手,完善制度,有效解决。
1.2研究意义
民间借贷属于非正规金融活动,交易主体是非国有金融机构,没有固定的交易场地,多处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体系以外。民间资金投放往往是趋利性和盲目性,与国家战略部署方向不一致,但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民间资本的支持。民间融资活动的参与者很容易触犯相关法律,“集资诈骗罪”“非法吸纳公众存款罪”则是横在面向自然人集资前的两座大山。还有如高利贷、暴力收债、卷款潜逃等诸多民间借贷所引起的社会问题。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激励中小企业融资,改进民间金融的生存环境,着力于解决民间借贷问题。
1.3研究方法和本文框架
1.3.1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以下方法,以民间借贷为切入点分析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文献研究法:
搜集并整理当代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成果,汲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紧密结合本课题进行综述。
比较分析法:
分析比较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近况、寻找目前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和误区,通过比较深化认识,为探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对策提供借鉴。
系统研究法:
借鉴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学、法学的思想、组织行为学,谨慎地叙述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从而构建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即对原有的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结、提炼。
1.3.2本文框架
文章总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本文框架、国内外中小企业研究动态。第二部分包括对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融资概念界定、以及简单介绍本文涉及的融资理论。第三部分介绍民间借贷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现状、民间借贷成因分析,展示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第四部分是通过分析,提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未来发张趋势以及完善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结束语。
1.4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动态
1.4.1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
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着手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韦斯顿和布里格姆(Weston and Brigham 1970,1978)提出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的假说,即早期的金融生命周期理论。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规律是该理论的优点所在,但其缺点就是较少的考虑了企业信息等隐性特征的影响。斯蒂格利茨和维斯(Stiglitz and Weiss 1981)提出的信贷配给理论,该理论指出信贷配给是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理性选择,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获得资金。可贷资金供求理论是国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可贷资金供求理论表明在存在零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渠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