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企业并购绩效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附件)【字数:11845】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市场,并选择采用并购的战略方式去开发海外市场。他们积极的加入到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行列中,这样的战略政策有利于企业扩大自身的规模。因为企业的并购战略存在较高的风险性,所以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战略对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是否有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三个方面对实施并购战略前后吉利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考察并购战略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可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作用。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背景分析 3
2.1并购双方概况 3
2.2并购动因 5
2.3并购过程 6
第三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绩效分析 8
3.1偿债能力分析 8
3.2营运能力分析 11
3.3盈利能力分析 13
第四章 总结及启示 18
4.1案例分析结论 18
4.2案例分析启示 18
结束语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从整个美国大型企业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得出来,采用并购战略措施扩大自身规模的美国大公司都发展的很好。大部分的美国大公司都是通过内部扩张的方式来发展自身。欧美市场的并购浪潮从19世纪下开始兴起,全球并购发展的历程共历经5次大的并购浪潮。如表11所示 :
表11 全球并购发展史
并购发生
并购类型
特征
第一次
横向并购
大多数公司通过资本集中的方式形成大规模垄断
第二次
纵向并购
把生产环节统一在一个联合体内
第三次
混合并购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新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生产力飞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
第四次
杠杆并购
并购交易规模扩大,开拓到国外,金融工具的创新为其带来方便
第五次
联合并购
跨国公司相互合作
与欧美市场相较而言,我们国家的并购发展史开端是相对较晚的。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自然而然会选择以并购的方式来扩充自身的实力。我们国家开启并购热潮的标志性事件是1984年保定市纺织机械厂并购保定针织器械厂。后来,我们国家一共有3次大并购。如表12所示:
表12 我国并购发展史
并购发生
并购时间
并购特点
第一次
1984—1990
对象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受政府干扰较多
第二次
1992—2000
并购的类型从一对一变为一对多,跨行并购增加
第三次
2000—2007
企业经营、股权收购和海外收购,目的是强强联合、优化重组
1.2研究目的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并购案例的数量和并购规模存在一定的削弱影响。根据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并购案例共294起,而到2013年并购案例的数量增长319%,并购规模增长182%。从晨哨集团在上海并购金融集聚区发布《晨哨中资海外并购年报(2016年2017年)》的报告中可以得知,2016年中国投资方在海外并购中再次创造了新的记录,交易金额与之前相比较增加了一倍。20142016年间,我国投资方发起的海外并购交易在数量和金额方面都出逐年增多。2016年,中资共发起了729起海外并购交易。显而易见,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并购时代,好奇心驱使着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企业并购这个焦点上。公司并购的失败案例也层出不穷,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并不顺利。更加令人好奇的是在这如火如荼的并购浪潮中,企业选择并购的行为,能否可以给企业带来预期所估计的绩效。本篇文章选择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案例,对吉利的并购绩效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日后我国公司海外并购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1.3研究方法
本篇文章主要选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本次并购行为的效果进行评析。财务指标分析法是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估量,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评判。财务指标分析法一般运用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和评价。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指标: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营运能力等。
第二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背景分析
2.1并购双方概况
2.1.1吉利汽车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最初建立于1986年的大型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汽车及其零部件。被列入我们国家汽车行业的十强。从吉利汽车在轿车领域的各种有利作为来看,其拥有良好的经营能力和追求自主创新企业价值观。因此,吉利汽车在这些年里得以飞速发展。
吉利汽车在并购前一直都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属于潜力股企业。并购前三年的财务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 20072009年吉利汽车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亿元人民币)
2007
2008
2009
营业收入
13.7
42.89
140.69
EBIT
3.07
9.18
15.50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背景分析 3
2.1并购双方概况 3
2.2并购动因 5
2.3并购过程 6
第三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绩效分析 8
3.1偿债能力分析 8
3.2营运能力分析 11
3.3盈利能力分析 13
第四章 总结及启示 18
4.1案例分析结论 18
4.2案例分析启示 18
结束语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从整个美国大型企业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得出来,采用并购战略措施扩大自身规模的美国大公司都发展的很好。大部分的美国大公司都是通过内部扩张的方式来发展自身。欧美市场的并购浪潮从19世纪下开始兴起,全球并购发展的历程共历经5次大的并购浪潮。如表11所示 :
表11 全球并购发展史
并购发生
并购类型
特征
第一次
横向并购
大多数公司通过资本集中的方式形成大规模垄断
第二次
纵向并购
把生产环节统一在一个联合体内
第三次
混合并购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新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生产力飞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
第四次
杠杆并购
并购交易规模扩大,开拓到国外,金融工具的创新为其带来方便
第五次
联合并购
跨国公司相互合作
与欧美市场相较而言,我们国家的并购发展史开端是相对较晚的。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自然而然会选择以并购的方式来扩充自身的实力。我们国家开启并购热潮的标志性事件是1984年保定市纺织机械厂并购保定针织器械厂。后来,我们国家一共有3次大并购。如表12所示:
表12 我国并购发展史
并购发生
并购时间
并购特点
第一次
1984—1990
对象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受政府干扰较多
第二次
1992—2000
并购的类型从一对一变为一对多,跨行并购增加
第三次
2000—2007
企业经营、股权收购和海外收购,目的是强强联合、优化重组
1.2研究目的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并购案例的数量和并购规模存在一定的削弱影响。根据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并购案例共294起,而到2013年并购案例的数量增长319%,并购规模增长182%。从晨哨集团在上海并购金融集聚区发布《晨哨中资海外并购年报(2016年2017年)》的报告中可以得知,2016年中国投资方在海外并购中再次创造了新的记录,交易金额与之前相比较增加了一倍。20142016年间,我国投资方发起的海外并购交易在数量和金额方面都出逐年增多。2016年,中资共发起了729起海外并购交易。显而易见,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并购时代,好奇心驱使着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企业并购这个焦点上。公司并购的失败案例也层出不穷,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并不顺利。更加令人好奇的是在这如火如荼的并购浪潮中,企业选择并购的行为,能否可以给企业带来预期所估计的绩效。本篇文章选择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案例,对吉利的并购绩效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日后我国公司海外并购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1.3研究方法
本篇文章主要选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本次并购行为的效果进行评析。财务指标分析法是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估量,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评判。财务指标分析法一般运用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和评价。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指标: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营运能力等。
第二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背景分析
2.1并购双方概况
2.1.1吉利汽车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最初建立于1986年的大型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汽车及其零部件。被列入我们国家汽车行业的十强。从吉利汽车在轿车领域的各种有利作为来看,其拥有良好的经营能力和追求自主创新企业价值观。因此,吉利汽车在这些年里得以飞速发展。
吉利汽车在并购前一直都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属于潜力股企业。并购前三年的财务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 20072009年吉利汽车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亿元人民币)
2007
2008
2009
营业收入
13.7
42.89
140.69
EBIT
3.07
9.18
15.5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059.html